第90章 過江龍下江南
字數:6689 加入書籤
說完,洛清婂目光晶瑩純淨,望著麵前青年。
這話她不是客套,是真的。
林淵眨了眨眸子,目光交接,洛清婂大大方方一笑。
好像朋友間的隨意。
林淵算是第二次在同輩中,見到這樣平等相待的情緒。
幾乎無人不對他畢恭畢敬或心懷警惕。
趙雨岸和趙雨鐮想拉攏,趙柯算半個卻玩不到一塊,一眾下屬更不用說了。
隻有地位差不多,還沒有求於他的人,林淵才感受過這種無所謂的坦誠。
第一次是在宸寧那裏。
第二次是這裏。
“好,謝過洛師姐的慷慨,到時走的時候我叫上你。”
林淵真誠道謝。
曾用道靴走遍大好河山的元清宗二代第一人揮揮手,笑了一聲。
林淵轉而看向一旁,一直靜靜旁聽的趙琬。
這呆頭鵝插不進嘴。
隻能小手交疊站在一旁,默不吭聲仰頭。
“郡主進步斐然,可喜可賀,假以時日也能成為不俗的道家修士。”
“你有好身世,若在此項上再增添一抹長處,會讓旁人更不敢小瞧郡主。”
“便如你的姐姐宸寧殿下,她的出身加上學識,不是很令人刮目相看麽?”
林淵和顏悅色的鼓勵小娘。
趙琬仰著小臉才能看到林淵的麵龐,聽到這些話,一下就覺得十分有道理。
水靈圓潤的大眼睛驚喜到神采奕奕。
林淵點到為止不多說,笑著轉身離開。
回到另一邊的魏王府,果然就再次見到禦書房那位紅袍大太監。
宮中太監也分等級,各宮殿、內監衙署都有主事太監,跟在皇帝身邊的地位最高,被民間戲稱為內相。
皇帝有詔,對身份高的人都由他前去執行。
不過這次,林淵拿到的卻是一封密旨。
紅袍大太監曹忠國,輕車簡從來到王府,連正門都不讓開,悄悄就進來了。
他也不宣,屏退左右便將黃綢緞從檀木盒裏取出,遞了過去。
林淵有些意外,接過,展開一看,的確是讓他去一趟江南道。
皇帝親筆手書,沒有經過起草聖旨詔書的翰林院,用詞亦比較委婉,幾乎是請。
裏麵不僅提及了任務,還言明了獎賞。
這一般是不可能的,因為皇帝的聖旨詔書至高無上,沒有商量的餘地。
可能會從旁的地方透露,但絕不會落於紙上,這次直接在密旨上寫,事成之後允諾林淵一個不違背國律王法的事情。
讓林淵一時驚異。
就這麽直截了當的寫在密詔上,將來連否認的可能都沒有。
讓他感覺有點夢幻。
這個允諾願望,就很寬泛了,哪怕其中提到不能違背國律王法。
將來如果林淵要求,增調十萬京軍北上協助駐邊、或者請求撥調百萬糧食、百萬白銀充作軍費,它也不違反。
或者甚至是,他想提前北上,似乎同樣不違反,隻是打破了慣例和約定俗成而已。雖然他不會這麽要求,免得真的打破信任體係。
鄭重將這封密詔收入儲物玉帶。
林淵轉而看向麵前老太監,沉吟一下,“臣接旨,隻是不知陛下要求何時啟程。”
雖是密詔,但皇帝的貼身大伴應該知道內情。
曹忠國笑嗬嗬作揖,“這得殿下跟府牧大人商量,咱家可不曉得。”
“隻是,大膽的提醒殿下一句,還是盡早成行,大經筵還未結束,陛下的意思咱家估摸著是讓其措手不及。”
林淵頷首,“好,我知道了。”
說著一步上前,袖口一抖,一張五十兩麵額銀票不動聲色的握了過去。
握在曹國忠手裏。
之前不熟,遞銀票不到時間。
現在傳了幾次旨了,也算略微相熟,該到時候作作人情,他不指望對方當他的傳聲筒,隻要不背地裏使陰招就行。
與小人為善,說的就是這些大人物身邊的貼身跟班。
連他身邊的長史、女官,有時都會被人如此,但這不代表他們會背叛王府,隻是一種‘與人為善’。
曹國忠一驚,忙道;“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林淵屈指一彈,彈進了他的袖口,“天冷,你們沒有武藝修為在身,還跑這麽遠,本世子請壺熱茶,沒有別的意思,不必記掛,也不必有負擔。”
曹國忠聽到這麽說,稍稍安了安心,不過回去以後他還是會跟陛下坦白的。
陛下大概率不會管,五十兩多,也不多。
“那好吧,老奴替禁軍兄弟與那些孩子們謝過殿下了。”
林淵點頭,送他到承運殿殿門,然後讓長史與韓青代送出府。
……
真的要離開京師。
林淵一陣恍惚。
他應該是林氏數代人中,唯一進了京,中途還被允許出去的人了。
不過能再出去看看,也好。
再回天師府瞅瞅吧,以後不定還有機會了。
想了想,林淵轉身向書房,安排事宜。
密旨讓他不要大搖大擺的去,免得打草驚蛇,不過該帶的人還是要帶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首先是司隸府裏的人,包括檢驗師、器師、仵作、賬房、書吏、衛士等。
其後便是他自己府內,韓青這個五境大高手肯定得一起,還有其他四境高手、三境高手及普通的二境府兵也得帶一批;他總不能次次都親自上場,收拾小角色吧。
另外,叫上元清觀女道洛清婂,以防止出現其他七境頂尖修士或大妖時他被纏住,手下人損失慘重。
粗略計算一番,司隸府人員加上王府人員過了百,光是王府騎兵和司隸衛都超過五十,其他人員合計五十。
兵衛一定要帶夠,保護文員時所用。
這樣的規模,出京一定會引起注意。
林淵沉思片刻後,決定分兩撥啟程。
讓府牧鍾會先派高手護送司隸府人員出城,不與他同行;而後他帶著王府人員以出城遊玩的名義後走,屆時在江南右道劍州集合。
有了決策,林淵另留手書幾封在府裏,如果趙雨岸、宸寧等朋友來尋他,便給出去。
……
次日一早,輕裝簡從的王府五十騎,出京師,往東南。
人人都有妖血馬坐騎不用換乘,耐力是普通馬的五六倍,速度可達三四倍,不消多久,便出了京師百裏,來到灃河渡口。
灃河繞京師而過,是水利充足的大運河,聯通中部、東南、北方,坐船南下隻需兩日就可抵達六千裏之外的江南兩道。
灃河渡口官員早已按照司隸府命令備好大樓船,一到便直接南下。
樓船書房裏,熟悉江南道事務的司隸府江南道監察副使,同林淵講著江南兩道事宜。
“江南兩道八州之區域劃分,不用屬下多說,大人這次要去的目的地在江南右道,也就是真正意義上所指的江南。”
“左卿大人可能有所不知,江南兩道其實不合,江南右道比左道富庶,江南左道比江南右道文教、修行昌盛,兩道互相看不起。”
“澹台氏坐落於左道與右道的交界線丹陽郡,可謂兩頭都占了,卻還不知足,竟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不論他們以前暗地裏有多少醃臢事,光論私放大妖入境偷襲京師、屠殺寧王府兩樁大罪就足夠夷全族。”
司隸府江南右道監察副使臉色有些不好看的說。
林淵聽著,微微點了點頭。
“忘恩負義之徒罷了,本官記得澹台氏能獲得劍州丹陽便宜行事之權,在此郡七縣數百萬百姓麵前稱雄稱霸,全靠陛下念及先皇後情誼,不然落個腳都名不正言不順。”
“如今居然到了聯合邊將私通敵國的地步,合該滿門抄斬。”
其中,皇帝的果斷和毫不猶豫,也讓林淵感到心驚。
當今元朔皇帝,不是個會因私廢公的人……
這句話說來容易做來難,不知多少上位者因為私情而袒護家賊,就比如那陳末帝,明知一位公主和妖國有染竟還能睜隻眼閉隻眼,最終導致亡國滅種。
一旁,監察副使連泰臉色陰沉沉,不過繼而,他又冷靜下來。
對身旁青年好言道:“此事正因牽扯甚廣、處理棘手,左卿大人才受陛下和府牧大人重托,還請大人三思而後行,江南道意義非凡呐。”
“澹台氏紮根江南百年,與其他世家來往密切,一個不慎恐將激起民亂,此次我們要去劍州,先經過江南第一州府建康,不如先從建康查起,查清周邊哪些總兵官與澹台氏有染,用陛下賜予欽差的王命棋牌扣押,免得激起混亂麻煩。”
連泰心裏極不痛快,但奈何江南右道是他監管的地方,要是出大亂身旁青年拍拍屁股就能走人,他卻第一個跑不了。
因此小心翼翼的詢問。
林淵看了眼身旁的中年武官,當今皇帝漸漸喜歡以武製文,全因文官之首被認為是皇祖爪牙。
一步步來查是沒錯,但這樣磨磨蹭蹭,難保澹台氏提前察覺,狗急跳牆。
“建康是東南第一州城,形勢怕是盤根錯節吧。”
連泰苦笑一聲,“的確如此,建康應該算是國朝排名前十的巨城了,地方家族無數。”
“他們多年聯姻互通,澹台氏雖不在建康,但同樣在聯姻體係,臣正擔心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頓了頓,他忽然嗬嗬一笑:
“殿下可能有所不知,江南官場號稱有四大家族,澹台、嚴氏、殷氏、崔氏,四大家門生故吏眾多,幾乎遍布江南,堪稱一手遮天,不如先除了這四大家。”
說罷,眼裏閃過狠厲。
林淵眉心微微一挑,不僅因為聽到某個熟悉的姓氏,更感覺這趟有點不太對勁起來。
一手遮天?
誰能一手遮了大景的天?
這監察副使,怎麽這麽積極攛掇他去建康。
按理說,他一個邊王世子,哪怕受命欽差離京,皇帝也應該讓他快去快回才對,逗留久了生變故。
獎賞卻是大方的反常,還不規定時間。
……
喜歡一人持槍,萬世名請大家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