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國朝弊政

字數:5350   加入書籤

A+A-


    林淵目光看向她,問:“這樣的球隻有一個?”
    殷溪蘭搖搖頭,“倒不是……”
    林淵將球收回,不再看她,往外走去。
    殷溪蘭愣了愣,忙又跟上去,聽到接下來傳來的話語。
    “咱們的事還沒完,你兩次刺殺我,第一次出手的人情我已還你,現在咱們還是少套近乎的好。”
    殷溪蘭忍俊不禁,輕輕笑出聲:“有必要這麽記仇麽?雖說是有這麽回事,但兩次你都沒吃虧,反而是我受傷還丟了劍……對了,我青鸞劍還在你那兒,什麽時候還我?”
    林淵腳下移步幻影,縮地成寸下樓,眨眼功夫就下了這百米的京師第一高樓。
    女子殷溪蘭居然同樣不慢,依然能綴在身後,身上好似裹上一層風。
    “還你?落我手裏就是我的了。”
    殷溪蘭瞪了瞪,那可是上品玄器。
    她腳步微頓,忽然饒有興趣的說:“皇祖能給出那件玉寶,說明他已經認可了你。”
    “但你知道,皇祖對付敵人是什麽態度麽?”
    “你該不會以為我兩次刺殺你是閑得慌?”
    林淵停步,轉頭看向她,無聲看去。
    殷溪蘭麵色淡淡。
    “你以為皇祖一開始就對你很滿意麽,皇祖的確和皇帝陛下在和好,但他們的理念從來就沒相同過;如果那兩次不是我去殺你,便是他老人家親自動手。”
    “皇祖要想殺一個人,沒有人能阻止,他的強大遠超所有人想象。”
    殷溪蘭臉色冷淡,目光平靜至極。
    “秦中已那麽得皇祖喜愛,但一朝失去皇眷,秦家頃刻土崩瓦解,屍體連進墳墓的資格也沒有。”
    “皇祖心思從來難測;如果我未盡全力出手,讓他老人家覺得我在包庇你,到時任你有再厚的身份也沒用。”
    她用一種輕視至極的語氣道:“皇祖的重擔鍾府牧扛不動,寧掌教也扛不動,就算加起來也沒用。”
    “大景的敵人從來就不止……”
    她話語倏頓,歪頭看了看麵前凝眉凝視她的年輕人,收了聲音。
    轉身就走。
    “既然你那麽想要那把劍,就先留給你,以後我自己取回來;京師水深,但願你能早日遠離,這是好事。”
    殷溪蘭身形裹上風,轉身間消散在原地,隻剩下一團颯然散開的鳳絮。
    林淵被她的冷麵冷語止住腳步,說到一半她自己卻又走了。
    但前半段話,仍讓林淵陷入沉思。
    皇祖曾經真的動過殺心?
    是因為不把鍾會與寧清秋放在眼裏,
    卻因為他的出現給這份表麵平衡的天平,帶來了不穩定?
    但後來因為看到了他的價值以及與皇帝講和,所以又反過來栽培他?
    的確好一個君心難測。
    裏麵竟還有宸寧的事,宸寧替他講過情不成。
    好一句京師水深啊。
    林淵深刻反省,將因為太順利而放鬆的警惕重新提起,往皇帝的大殿邁去。
    ……
    皇帝還是在禦書房見他。
    不過距離上一次進宮已經過去許久。
    藏書極為豐富的禦書房印證了那句浩如煙海的程度,每次邁入都給人極為深刻之感。
    引林淵前來的紅袍太監退去,一襲明黃色袍服出現在眼前。
    當今皇帝。
    林淵經曆方才的事,不由暗暗打量起麵前的中年人。
    皇帝的麵相並非很堅硬,沒有皇祖那種好像要壓下所有人的莊肅氣質,反而有絲絲柔和,容易給人親切感。
    前幾次見麵,林淵便覺得這個皇帝陛下不差,討厭不起來。
    “陛下召見臣,是?”
    鍾會給了他一道黃布帛,上麵隻有幾個字,‘親來見朕,有事相詢。’
    這種旨意本來傳個口諭就可以,沒必要明旨,所以讓林淵很意外。
    但皇帝陛下這樣的正式,卻也讓他感覺很有種被尊重之感。
    也或許是事情很重要,林淵心裏猜測。
    上方的皇帝擱下了禦筆,走下書房禦階,走到兩邊的座位。
    他伸手示意,“林卿,坐。”
    林淵十分驚訝,還是依言坐下,但隻半坐。
    皇帝輩分長於他,地位高於他,要談事直接說就行,沒有必要這樣。
    林卿這稱呼,皇帝稱呼當代魏王,或者皇子公主稱呼他,才是合適的。
    “林卿入司隸府觀政也有數月了,可有什麽建議心得?”
    皇帝笑問。
    林淵雙手接過一旁紅袍大太監遞來的茶水,沉吟一番,道:“建議不敢說,心得卻有一些,陛下若覺得臣說的不對,還請一笑置之。”
    皇帝笑著點頭。
    林淵於是道:“司隸府是一座監察衙門,陛下讓臣進入,應該也是讓我看看大景如今官場,尤其是京師官場;幾月下來,京師官場給臣之感,總體頗為良好,不過事無絕對,畢竟人也無完人。”
    “在一些關鍵的職位上,很容易便出問題,問題有大有小,例如吏部的兩位侍郎,為了錢財私下通妖,還有軍衙裏的幾位頭目人物雖不至於如此嚴重,但卻也因為收受賄賂間接與這些叛徒勾連,例如掌管城防的城防軍、禁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甚至是百官之首丞相,其子弟竟也因為錢財不夠使而做出叛國叛家的事……”
    林淵看了眼麵前的中年男子。
    發現他在認真傾聽。
    不由將話語尺度放大一些:“臣認為,或許該改革一下俸祿製度,太祖皇帝因為前朝文官糜爛導致亡國的教訓,優待軍方而苛待士人,後代皇帝並未改變此開國之策,至今已有數百年,或該稍微動一動,就如……”
    “就如北境一樣?”皇帝笑著接話。
    林淵默不作聲,默認了。
    北境因為幾代魏王親文的緣故,在很多方麵做出改變,如今文武的待遇趨於平衡。
    但大景其他地方卻沒有改變,這其中或許有基本盤太大,也有皇祖是武人,且每年需要大量錢財的緣故,所以一直沒動。
    導致如今文武對立。
    勳貴武將的待遇十分優厚,個個家大業大,而文官俸祿卻不算高,相比武人來說不算高,畢竟文官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老了便要退下,俸祿自然也沒了,而勳貴爵位長存卻可以一代又一代的領。
    如此這般,貪腐也就不奇怪了。
    林淵在這時候提,一是因為皇祖有和皇帝和好的趨勢;二則是,皇帝現在手裏攥著一大筆錢,已經有資本做這件事。
    提高俸祿,或許能很大程度避免貪腐,甚至通敵。
    皇帝一副思索的麵色,“朕手裏這筆銀兩是你抄來的,你的建議朕該聽,不過如今要做的事情相當不少。”
    “海外仙宗現世,海防要建;巫蠱擁有越過邊疆的手段,所以哨所製度也得建起來;江南百姓遭受此次大戰要賑災;西北戰爭與日到來,也該增軍餉……”
    林淵聽著皇帝的念叨,不禁為他感到同情。
    這個位置不好坐,顧此就失彼,給了這邊那邊就要叫喚;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
    而且手裏的銀兩看起來多,實際上國家也大,一百幾十個州,數以十億的人口,分攤下來也沒剩什麽。
    皇祖手裏倒也還有六億兩,但皇祖會給皇帝麽?林淵覺得不太可能。
    而且陳朝商貿發達,文官的俸祿極高,是大景文官的十倍不止,這是一開國就固定的,皇帝手裏這些錢怕是做不到給每個官員都漲,更別說恢複陳朝水平。
    皇帝搖頭,又看向林淵,“愛卿有什麽好辦法?你是局外之人,心思敏銳,或有奇法。”
    林淵趕忙謙虛擺手,正要推辭。
    朝廷諸公都沒想出來的事,他一個政治新人哪能想到。
    但隻一刹,他卻是頓住了。
    他有自知之明,皇帝何嚐又不知。
    所以,事情沒有表麵這麽簡單。
    林淵慢慢沉思而下。
    ps:先更一章大的,還有一章小的
    喜歡一人持槍,萬世名請大家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