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魏王林硯

字數:4044   加入書籤

A+A-


    大景的附屬國與成契的藩屬國有著不小差異的。
    最大一個差別便是具有高、中、低等級之分,依據地理重要性、國力予以劃分地位、待遇。
    來朝進貢京師的時候將會有所體現。
    最高等附屬國,賜性質藩屏之國;意為大景國境守護者,享有極高待遇,不僅有使館常年入駐京師、重要節日得到獎賞,國王使者來朝時還能得到禮部尚書之類大官接待,甚至有時候還能被大景皇帝接見。
    中等一些的,名為納貢之國,意思便是有資格向大景納貢的國度,這些國度常常離大景本土有些距離,國力稍弱一些,使者來朝時沒有那般高的規格,接待的官員是鴻臚寺卿、禮部侍郎一類小九卿。
    最低一等,是賓服之國,國力弱、距離遠,沒什麽存在感,十年八年也難以遣使來朝,更給大景皇帝進貢不了什麽稀奇寶貝,因此見不到朝廷裏的大人物,也沒有專門的使館區,更沒有種種優待,來京師隻能住客棧或驛館。
    雍夏國,甚至連最低一等都達不到,因為距離太遠、失聯幾十年、通信不暢,大景本來都以為它亡國了,沒想到在成契爪牙國包圍封鎖的木兮平原上,它屹立堅守,還守的有聲有色。
    維持二十座城池不被蠶食的國土麵積,一直對外宣稱是大景屬國,絕不臣服投降,幾次斬殺鴻基國、樂川國前來的招降特使明誌,可謂骨氣十足。
    常年戰爭,一打就是三十多年。
    林淵覺得,對於標新立異的附屬邦國,隻給予一個賓服之邦的稱號,未免有些太傷人家。
    怎麽也得給一個‘藩屏之國’,慰勞幾十年的心口如一,不畏壓迫的艱難。
    不止如此,還該大力扶持,宣揚,以樹立榜樣教導其他附屬國。
    最好將其將領招入大景,予以表彰,彰顯大景之氣量、雅量。
    心念至此,林淵起筆給父王林硯寫封回信,傾述他的想法。
    京師王府與大梁王府之間有專門路徑通道,快的話幾個時辰就能把重要信件擺在兩邊書房的案上,林淵自信他的回複不敢有人耽擱,應該趕得上作出決策,提高位格、表彰樹榜這類事情他不適合幹,該由老爹林硯來做。
    不過他可以出謀劃策,留下參與痕跡,充實資曆。
    封信,烙印火漆。
    一氣嗬成做到這一步。
    信件被女官煙蘿送出書房,就如同長了翅膀,搭上順風鳥,快速飛向近萬裏之外的大梁城。
    大梁此時可熱鬧。
    相當數量避難的西域豪富先頭部隊,穿過了層層關隘,來到了舉世聞名的大梁城。
    這些人是原本還沒回到木兮平原的商人,聽聞故鄉大變,鼻子聞到不對的味兒,立刻潤逃,躲去早已置辦了產業的蘭溟陪都、趙國王都、詩州城、大梁城這些異國繁榮大都會。
    西域太大了,整體人口並不少,因此有錢人並不會少。
    洛清婂本來托請了一位早年遊曆有過友誼的好友,聯係魏王府總管,沒有第一時間拿出寧清秋的舉薦信是想著沒必要搞得大張旗鼓。
    結果一連半個月,都是毫無聲息。
    到此,她才不得已拿出元清觀掌教信件,直接登門。
    若是大梁城有元清觀分觀的話,本來也不必至此,能再有些緩衝,但可惜大梁城不可能有,因為這裏是天師道的分觀的‘領地’。
    早已在各道宗裏聲名狼藉的元清道,怎麽也不可能拿下大景三巨城之一。
    洛清婂來到了名揚遠播的大梁魏王府,那占據了整座北城,南北東西長度足有數裏的恐怖府邸。
    大梁王府坐北朝南,規模建製遠邁當世其他王府,已經不能說是一座王府,而是一座宮城,王宮。
    據說曾有一位京師來公幹的言官看到如此居所,心裏大驚,趕忙仔細一數,發現大梁王府端禮門上的金黃門釘比京師皇宮午門,足足少上三顆。
    頓時大鬆了口氣。
    因為可以不用硬著頭皮彈劾魏王了。
    仕途和名聲都保住了。
    這些流傳於大梁市井鬧肆的笑談,卻都可以佐證大梁王府的規模規製,簡直令人望之生駭。
    洛清婂也是第一次來到麵見這座雄偉居所,從剛進城門起到半個月來看到林家是權勢如何滔天,心裏不由得再度對掌教真人此前眼光獨到的拉攏決策,再次感到信服。
    大梁城崇道尊佛,見著有道人靠近端禮門,守門衛士並沒有立即驅逐,不過目光早已落在洛清婂身上,武夫氣機內斂,單手拄握腰間鋼刀。
    洛清婂沒來由生出一絲緊張,一絲早已被閱曆充實內心,許久不曾出現,哪怕入宮麵聖之時也不會有的壓力,或許是巨嶽宮城臨麵,住在裏麵的人更威勢滔天,她捧著一本薦折,走到端禮門旁一處專門設立的門房,遞了上去。
    聲音盡量保持圓潤平穩的道:“貧道來自京師,師叔乃元清觀掌教寧真人,奉師叔之命前來拜見魏王爺。”
    守城衛隊統領目光如同鷹隼,久經戰陣的煞氣早已做到不動如山,聞言雙手接過拜帖,“道長稍等,在下去通稟長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然不可能聽到名頭便領進去,甚至這拜帖都不會一下就送到長史司,不過北境愛才,製度嚴苛,不容許怠慢了任何一位前來投靠的有才之人,因此雖然不能進府,洛清婂還是得到了一杯熱茶以及座位。
    大概等了半刻鍾,一位身著四品藍緞文官服的文官忽然急匆匆而來,見到來人立刻便道:“恕罪恕罪,怠慢了道長,你等這些粗胚也不給道長打傘。”他轉頭嗬斥了一聲,洛清婂看到隻比自己低上一個境界的武夫呐呐不敢言,那文官又燦爛笑道:“道長請跟下官進府,王爺正在尚典籍廳等您。”
    洛清婂心中很驚訝,敏銳捕捉到這王府文官口中的語氣不對,好像帶著一絲在意料之中的意味,似乎早已知道她會來。
    難不成之前的托請其實已經遞到魏王案前?
    伴著狐疑,洛清婂還是趕忙起身,跟著這名堪比一州長官的屬官迅速穿過不亞於景京皇宮多少的大梁王府,在一處她覺得跟皇帝禦書房差不多的地方,見到了書山牘海裏的中年男子。
    一位身穿著並無太多花哨繁複靛青色常服,見麵第一眼就令人十分側目身上意氣的人。
    英氣勃發,氣質氣息卻完全不同於道家修士、佛家僧修,武道武夫修為氣息的男子。
    她立刻就猜到是誰,因為這份氣質,實在是和見過的林淵太像了,甚至是更盛。
    或許隻有極致意氣風發,胸懷大激蕩,自身實力與世俗權力都抵達了頂峰的人,才能擁有。
    大景權力第二人,儒教排名第二修士。
    魏王,林硯。
    …………
    ps:本來都打好算盤今天還了,結果居然不在狀態,可能是明早很早離開成都去南京采風,要跟夢中情城麵對麵了,大佬們,欠一章,一直記得,我先睡了
    喜歡一人持槍,萬世名請大家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