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皇室兩兄弟

字數:4428   加入書籤

A+A-


    數艘龐大如山嶽的懸空飛舟疾行,排開層層氣浪,奔著原路返回。
    這支往西追擊元趙殘軍的遠征軍,人數在七八萬,與往東出海的使團艦隊,倒也是相差無幾。
    兩支景朝艦隊方向相反,然而所行駛的裏程卻是都差不多。
    隴王趙雨鐮已經追擊數月,此時帶著戰利品,返鄉心切起來。
    元趙國主的首級已經被割下,大薩滿被活捉,可惜就是趙國王祖那個老殘廢跑了,不過不太緊要了。
    先是一年前被林淵重創半邊身子骨碎,後又被李祭酒打出的儒術封印堵塞經脈,拖著殘軀疾行數十萬裏得不到救治,哪怕原先是八境的大修士,如今頂多也就是中三境。
    對於西北經都府已經構不成太大威脅。
    趙雨鐮更著急在意的是自己封地,以及帶著元趙國主的首級前去定鼎戰場,而後回京獻首。
    斬殺敵酋,斬除數萬精銳騎兵,重傷元趙國,這是他趙雨鐮的大功勞。
    也是西北經都府成立以來,最大的功績。
    胡國當中最強的一國,快被他給滅掉了。
    怎能不讓趙雨鐮神氣活現!
    回!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他要風風光光的回京,當著父皇與眾臣的麵,證明他就是魏武寧王第二。
    如此偉大的功績,他認為自己也有資格和自己那妹夫的先祖並列了。。。
    想到妹夫,趙雨鐮就不由得想起妹妹宸寧。
    她大婚,自己這個做大哥的居然沒能到場,太過遺憾了。
    此次回京,定要去看看她,看她過得怎樣。
    趙雨鐮因為事情功成而心情澎湃,忽然心念一動,環顧左右道:“不去龜茲了,直接前往西北疆戰場,帶著趙胡國主的首級,協助李光鬢將軍震懾西線的胡將元唐卓。”
    “西線雖未有東線兵力多,然西線之軍皆是元趙精銳,並非與後燕的聯軍,隻要擊潰,胡國內部聯盟必然不穩。”
    行軍司馬,第一幕僚陳白象快速拿出地圖,攤開於懸空樓船作戰廳內,他拿著一根長長的木枝,試圖尋出一條行軍路來。
    “王爺的構想很有可行之處。”
    陳白象先是附和讚揚了一句,作為幕僚,他深諳其道,對於主上的話不能反駁,哪怕有相左的建議也當委婉。
    “月前,王爺令龜茲代都護劉破奴整軍,令支援諸部搜羅元趙散兵遊勇之後返回駐守,如今我西北經都府其餘各部應該是穩固的,王爺這支飛軍是攻滅元趙王後多出,挪動十分便宜。”
    趙雨鐮負著手看著地圖,臉色滿意,“那就如此辦吧!此次定要將元趙國徹底釘死,不予其頂點翻身的希望。”
    處於一位王者地位設想,心狠手辣是在所難免,對待親人他會展露些許溫情,但麵對百年世仇就沒必要了。
    不僅要滅掉趙胡的國,他還會將其整座國都變成龜茲這般,打造成為戰爭前塞,掠奪元趙所積累的資源彌補損失,殺死他們的男丁,奪取他們的女人,用他們的陣法,運送兵馬。
    一解自己這幾個月的追擊,所受風沙之苦。
    ……
    趙雨鐮躊躇滿誌之時。
    趙家另一個兄弟,太子趙雨岸也啟程離開了京師。
    應北境經統府所請,巡視北境吏治。
    全國都在浩浩蕩蕩改製、革新,各處州郡都出現了新氣象,支持的聲音漸漸大過反抗的力量,眼看整個大景便要煥發新春,在此關頭,幾乎可以眼見,權力即將重組,誰落在後麵,便將失去機會。
    北境雖說結構不同,但終究是大景的土地,北境經統府自由度再大,也終歸要服從中央朝廷。
    哪怕北境吏治很清明,裝個樣子,至少是要的。
    趙雨岸知道自己那個妹夫曾經邀請都察院的右都禦史謝韞玉前去北境,可惜,那個恩科狀元郎猶猶豫豫。
    在趙雨岸看來,他也還不夠格,哪怕他是父皇的寵臣。
    於是後麵有了魏王親自赴京。
    也有了他作為太子,第一次前往北境。
    趙雨鐮抵達大梁城時,第一眼所見,也被這座巨城給驚住。
    大梁大梁,大景脊梁,天下屋梁;這流傳於京師市井的順口溜沒有叫錯。
    哪怕以他堂堂太子的眼光,而不是沒見過世麵的市井小民的標準,這座高過百米,城長延綿上百裏的‘巨城’,也是宛如睹見了人造山脈一般。
    趙雨岸走向了出城迎接的魏王,以及經統府諸文武。
    “侄兒見過王叔!”趙雨鐮快走兩步,先行一拜,以拜見長輩之禮。
    魏王既是他的長輩,也是儒教大修士,哪怕他是太子,破除些規矩也不會被人詬病,但是他如果爭取得到這位魏王王叔支持,那麽就能大大彌補在軍方的力量。
    單論血脈來說,本該是親叔叔寧王與他更親,但是論崇拜之情,趙雨岸對於魏王更有親近之心。
    上了車駕,在大梁百姓熱熱鬧鬧的新奇氣氛中,太子趙雨岸與魏王林硯對坐王駕車輦。
    想了想,他還是以公事開頭,“王叔,中道的重新奪回,昭示著朝廷的強大與擁有迅速彌補過錯的力量,父皇與諸公商議,對於中道府城守城之戰中犧牲戰死的士卒一切撫恤從優,以彰顯朝廷厚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長興侯的諡號,父皇欲詢問魏王叔您的意見,是武貞,還是武剛,由您來決定。”
    趙雨岸謹慎的輕聲問道。
    之於成漢中道戰死的士卒來說,他們是有過錯的,哪怕是被偷襲,丟了城池也是事實。
    哪怕戰死,可以得到撫恤,但是將官作為領袖,便有些值得詬病了。
    但是這世上的事情,總不都是直來直去。
    既可以從丟地解讀,可也能從元趙卑鄙偷襲,府城守軍英勇奮戰,死節報國來解讀。
    更重要的是,因為中道遇襲,北境介入,彈壓西北東線戰場,勢如破竹,斬敵十萬,元趙與後燕的東線聯軍岌岌可危。
    在不用中央朝廷調度動手的情況下,便將這世上排名前十的兩大國度打的抱頭鼠竄,朝廷的文稿怎麽發,都是有麵子的。
    林硯接過元朔帝親手所提兩項諡號,目光落在上麵。
    無論武貞還是武剛,都是武將美諡,不是最上等的,但對於林淵的叔叔長興侯林恪來說,是破格了的。
    尋常情況下,並非每個武將死後都有諡號,諡號作為一種表彰存在。
    而有這張紙,林硯對於弟弟林恪一家有了交代,對於前往交戰的北境諸軍,也有說法。
    同時,之於巡視吏治來說,也可以作為一個補償作用。
    這是一門交換的藝術。
    北境是多贏的。
    “多謝陛下體諒,微臣感激不盡。”
    趙雨岸趕忙躲開魏王的一拜,這拜的可不是他。
    一行人入了城,徑直往竹山上的竹館而去。
    竹館內歌舞笙簫,北境特有的英姿美人,早已等候。
    喜歡一人持槍,萬世名請大家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