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冊封王妃
字數:5225 加入書籤
車馬徑直入了大梁王府。
直至四門內才停下。
林知夏迫不及待從父親懷裏溜走。
睜著圓溜溜的眼睛,好奇打量這座比京師魏王府龐大了不知多少的府邸。
飛簷重重,樓閣錯落,遠處甚至能看到蒼翠的山脊和漣漪重重的山湖。
“爹,這裏好大!”
小丫頭驚歎,又拉起了父親的衣角,“比京裏的家還大!”
林淵笑了笑,牽起女兒的手,又扶著宸寧,“是啊,這才是咱們林家真正的根基所在,京師王府是陛下賜的,是榮耀;這大梁王府,是曆代先祖一磚一瓦,靠著戰功與威望壘起來的,是家底。”
韓寧、柳絮、煙蘿、雲露、筠娘等人也下了車,帶著些許拘謹和好奇環顧四周。
其餘府中人則忙著將一箱箱行李卸下,並沒有得空四處觀察,動作雖忙不亂,井井有條,事事妥帖。
“都別愣著了,先進屋,暖和暖和。”林淵發話,領著眾人往正院走去。
又穿過數重回廊,廊廡深遠,青石板路被打掃得幹幹淨淨,兩側的古鬆矗立,更顯肅穆。
比起京師王府的精致典雅,大梁王府處處透著一股恢弘厚重的氣勢,屋宇更高、庭院更闊。
連梁柱上的雕飾都多是兵戈之形,而非瑞獸,少了些風花雪月,多了些沙場鐵血。
宸寧慢慢走著,輕聲對林淵道:“確是不同,京裏府上一步一景,精巧得如同畫卷,這裏開闊、大氣,看著心裏都敞亮些。”
林淵點點頭,“你喜歡就好,魏武寧王以軍功封王,鎮守北境,偏愛這種格局。”
“這府邸依齊秀山而建,囊括了整座山,占地兩千五百餘畝;後院有跑馬場、演武場,還有一片不小的山林,裏麵甚至有溫泉,冬日賞雪,夏日避暑,都是極好的。”
他指了指遠處隱約可見的一片建築,“那邊是藏書樓,正是北境第一樓——玉京,史法典籍、風物誌傳、妖族雜記之類無所不包,宸寧應該會喜歡的。”
“等你生下了第二個孩兒,我們就在這兒繼續著書。”
宸寧眸中一抹笑意含蓄綻放。
丈夫記得她的喜好,又有什麽比這更貼心的。
林知夏聽得似懂非懂,隻抓住了一個詞:“溫泉?是可以玩水的地方嗎?”
“對,等安頓好了,讓人帶你去。”林淵摸摸女兒的頭。
來到主院,屋內早已燒起了靈礦地龍,暖意融融,驅散了眾人一身寒氣。
王府內有兩座主院,仿造皇宮中的乾清與坤寧二宮。
分別由王爺和王妃居住。
說是院子,實則大如宮殿。
這座主院已經許久不曾住人,不過在林淵安排下,重新變得像模像樣。
家具多是精致的檀木所製,樣式精致古樸,與京師一樣精巧,
跟林淵所居主院不同,少了粗狂和厚重,更適合女子所居。
眾人落座,侍女奉上熱茶點心。
林淵這才得了空,對幾位妾室道:“京師王府是太祖皇帝敕造,規製雖高,但終究是在城內所造,許多地方施展不開,這裏不同,一應俱全,想觀山覽湖、看竹賞花都可在府內做到,近來還是少些出府。”
“你們住的院子也已收拾出來,宸寧還住主院,改名為‘棲鸞苑’,韓寧住旁邊的‘靜姝苑’,柳絮、煙蘿分別住東西側的‘聽雨閣’和‘望月軒’,都離得不遠,時常來往,莫要讓宸寧感到寂寞。”
他頓了頓,看向宸寧:“你如今身子重,府中事務多讓韓寧分擔些,若有拿不定主意的直接來問我。北境不同京師,季節不分,你剛來,慢慢適應,切勿逞強。”
宸寧溫順點頭:“王爺放心,我省得的。”
韓寧也忙起身道:“王妃但有吩咐,妾身定當盡力。”
柳絮和煙蘿也連忙附和。
林知夏早已坐不住,自顧自在寬敞的廳堂裏探索,對厚重的牆壁上和地毯懸掛北境的書畫、屏風充滿了好奇。
林淵看著女兒活潑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柔和,隨即又染上些許凝重。
他將宸寧略顯冰涼的手握在掌心,“大戰將啟,大梁成了風暴中心。”
“將你們接來,一是為安北境軍民之心;二也是將你們放在我眼前,才能稍許安心,不要怪我。”
宸寧反握住他的手,力道不大,卻異常堅定:“王爺在哪,家就在哪,你在哪,我們就在哪;不必憂心我們,一切以大局為重。”
她目光掃過韓寧等人,幾人也都紛紛點頭,神色雖有些緊張,卻無懼色。
既入了林家之門,享了王府尊榮,自然也要擔起這份責任與風險。
林淵心頭一暖,滿足感溢漾。
稍事休息後,他起身離開,約好晚膳再見。
讓宸寧等人繼續熟悉一番院落。
宸寧與有些迫不及待的韓寧再次穿行在王府中,體會與京師王府,乃至與衛國公府的差異。
這裏回廊更寬,竟足以容數匹馬並行。
庭院中、牆角上,此次地域獨有的風格,無聲訴說著這座王府與北境防線共呼吸的過往。
領路之人是新回府的郡主林隱。
小姑娘替兄長低聲對幾位嫂子說著,哪些是初代魏王最初所建,哪些後來擴建,哪些又是老王爺時後來改建的。
一草一木,似乎都沉澱著林氏一族鎮守北境的百年滄桑。
宸寧安靜聽著,感受著耳邊吹來的風絮,心中那份因陌生環境而產生的不安漸漸沉澱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深沉的情感。
這裏,將是她的新家,是丈夫將要守護,也是她願與之共同守護的基業。
安置妥當,夜色已悄然降臨。
用罷晚膳,林淵告知她們,明日就舉行冊封典禮。
冊封她們為大梁王府的王眷。
不過大戰將啟,隻追求精簡而莊嚴。
宸寧等人自是全部答應,沒有絲毫怨言。
丈夫能在此緊張時刻,擠出時間為她們冊封。
雖有一部分是安撫人心之舉,可也體現了他的重視。
……
……
翌日。
大梁魏王府,承天正殿。
辰時正,鍾鳴九響,北境三品以上文武大員分列兩側,官袍肅穆如鐵。
這座規格隻比京師皇宮正殿奉天稍小些的大殿內,鴉雀無聲,唯有旗杆上的獵獵作響。
林淵身著杏黃五爪袞龍袍,坐於上首檀木大椅,目光沉靜,掃過殿下。
陳玄策、嶽江、高梟、趙長纓、劉煜、柳晟元等核心官員皆在,經統府各司主官、各州刺史垂首恭立。
“宣旨。”林淵開口,聲音不高,清晰傳入每人耳中。
一旁侍立的經統府禮製司郎中上前一步,展開明黃絹帛,朗聲誦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北境世子妃趙氏姝秀,溫婉賢德,克嫻內則,著冊封為魏王妃,欽此!”
“側妃韓氏寧,恪守婦道,柔嘉維則,著冊封為親王側妃。”
“選侍柳氏、煙蘿,勤勉柔順,晉為夫人;”
侍婢雲露、筠娘,賜奉儀位。”
旨意宣畢,堂內眾臣齊齊躬身:“臣等恭賀王爺,恭賀王妃娘娘!”
林淵微微頷首,走下台,親自將金冊金印的托盤交代宸寧手中。
宸寧穿著寬大的大紅色禮服,珠冠將她的容貌遮掩大半,隻看得見容顏肅穆。
儀式完畢。
林淵並未讓眾人沉溺於喜慶,語氣轉為肅凝:
“冊封已畢,名位既定,大戰將啟,望諸臣各安其職,謹守其分。
北境榮辱,係於你我之身,望諸君同心,共禦外侮。”
“謹遵王命!”
眾臣轟然應諾,聲震梁宇。
齊秀山的風吹過湖麵,帶來深秋的寒意,卻也吹散了連日來的陰霾。
更遠處,北境長風呼嘯而過,帶著金戈鐵馬的氣息。
大戰將至,將這份得之不易的團聚與寧靜顯得格外珍貴,也預示著更多的風雨與考驗,已然等候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