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啟程陶唐氏

字數:4683   加入書籤

A+A-


    有夏氏的眾人離開了,原本禹想讓姒姓族長姒無傷陪同豎亥前往,豎亥拒絕了。
    豎亥身邊已經有來自中亞的安和喬作為向導,還有擅於追蹤和潛伏的苗人蟻,人數雖不多卻各個身懷長處。
    何況還有豎亥這個擊敗虐鬼的戰神坐鎮。
    在正式出發之前,共工難得離開了自己的院落,來到河水邊和豎亥一同商討重建的堤壩事宜。
    “共工,你確定要讓族人們遷走嗎?”豎亥感歎於共工的大手筆。
    共工說道:“我們找有窮氏和有鬲氏借了糧食,可以度過一陣,禹將你創造的堆肥法和曲轅犁傳授給了我們,說是這樣可以讓糧食增產。”
    “共工確實是個魄力十足的首領,如此大手筆,說幹就幹。”豎亥雖然更欣賞禹這樣的首領,但共工能在大多數人反對的情況下繼續推行計劃,確實十分有手段。
    共工指著河水南岸的一座孤山,說道:“我們打算遷居到那座山後。”
    孤山並不高,但十分險峻,如同一柄巨大的斷劍直插地麵,在河水兩岸一片坦途的平原上分外顯眼。
    共工捧起一把河沙,在地上堆積出一座山的模樣:“我打算借著山勢來修築堤壩,保護族人。”
    “至於河道內的豎壩,就交給你了豎亥。”
    豎亥很讚同共工的方案,借著山勢築堤,更加節省人力和材料。
    唯一的缺憾就是山後沒有足夠的水流灌溉農田,但是豎亥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來到河水的拐彎處,豎亥拿出懷中的獸皮,在共工麵前展開,上方畫著堤壩的三視圖。
    “這裏是河水的拐彎處,我們要在這裏築一座豎壩,附近的幾條支流的拐彎處也要築造。”
    “堤壩豎著立在河水中,河岸向河道凸出的一側為凸岸,對麵為凹岸。”
    “凸岸一側為外江,凹岸一側為內江。”
    “外江深且寬,內江窄且淺,堤壩迎水處做成魚嘴狀,讓內江外江四六分水。當然,枯水期和汛期內江外江得到的水流是相反的。”
    “你們遷居的地方在內江,從內江前引一條水渠通向田地間。”
    共工望著三視圖許久,隨後飛奔到岸邊,高呼:“我懂了,我懂了。”
    “利用堤壩兩側的內外江,在枯水期儲水,豐水期散水,這樣一來水渠的水流就會四季穩定。”
    豎亥不由得讚歎:“不愧是華夏水正。”
    隨後又說道:“內江外江的妙處不止於此,河水中含沙量高,將內江設置在凹岸處,可以分走泥沙。”
    “原本在堤壩後還要修一堵輔壩,不過考慮到目前的水量稀少,以及未來的大洪水,輔壩阻水的作用就不大了。”
    豎亥細致的講解著三視圖的原理,以及這座堤壩的各類用處,聽的共工又開始瘋瘋癲癲。
    共工就像捧著寶貝一樣離開了,豎亥無奈的搖搖頭。
    “都江堰,那可是讓盆地成為天府之國的工程。”
    “我這個簡化版自然是比不了,不過也夠用了。”
    四嶽也見到了如孩童般奔跑呼號的共工,一臉無奈的走了過來:
    “豎亥,見笑了,共工他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豎亥擺擺手:“人皆有生老病死,我老了也不見得會好到哪裏去。”
    四嶽先前已經看過豎亥的設計圖了,如今過來是還有一些工程上的問題要詳細討論。
    二人分別前,豎亥問四嶽道“這座山叫什麽?”
    四嶽搖頭“它立在這不知多少年了,我們都喊它那座山,要不你幫忙起個名字吧。”
    豎亥拒絕了“這是你們共工氏的地盤,我不好僭越。”
    說罷便離開了。
    四嶽搖搖頭,看著這座孤零零的山,低聲說道“你這山模樣怪異,那就叫不周山吧。”
    ......
    豎亥停留在共工氏數日,完成了所有的工程規劃和施工細節,啟程日子就要到來。
    “高辛氏不派人過去了,以高陽氏和陶唐氏的結果為準。”
    “有窮氏、有鬲氏都在忙著打戎狄,沒功夫理會這件事。”
    “有虞氏的象......算了,不管他們,誰讓當年舜那一支是被他們趕走的。”
    四嶽一條條整理著來自周邊邦國的消息,距離過於遙遠的那些東夷邦國,聚落可能還不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麽。
    豎亥料想大洪水可能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大,便隻是讓四嶽派人送了些消息。
    有窮氏、有鬲氏忙著做雇傭兵,而且和高辛氏周邊聚落聯係緊密,不願意親自派人去也正常。
    “曾經是華夏共主的高辛氏首領嚳為何也不派人去,他們如今如此不熱衷於華夏的事務了嗎?”豎亥好奇的問道四嶽。
    四嶽點點頭:“高辛氏曾經確實輝煌,隻是最後一任帝嚳生了許多兒子,皆是本領高強,心高氣傲之輩。”
    “明白了,他們內鬥了。”豎亥恍然大悟。
    “帝嚳留下來的家產被他們分走了許多,高辛氏的周邊聚落紛紛獨立建邦,其中以棄、稷、契的實力最強。”四嶽對這些曆史如數家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豎亥說道:“難怪高辛氏不摻和,原來是已經衰敗了。”
    “那那幾個什麽棄、稷、契呢?他們為何不摻和。”
    四嶽搖搖頭:“他們前些時日都已派人去了陶唐氏,也許和我一樣,是堯有新的任命。”
    在這幾天,鯀也派人來了,是曾經和豎亥並肩作戰的苡中和一隊武士,不過苡中隻是作為豎亥的侍衛。
    鯀任命豎亥為有崇氏的山魁,這是一個隻有驍勇善戰的武士能獲得的榮譽稱號。
    因此豎亥一人代表了有夏氏和有崇氏以及昆吾氏三個邦國。
    豎亥修繕了自己的鐵劍和青銅甲,一行人收拾完行李,準備向著陶唐氏出發。
    共工舉辦了盛大的宴會和祭祀,來為眾人送行。
    次日,朝陽初升。
    豎亥一行,四嶽、噎鳴一行,姬藜一行、商均一行四支隊伍共計七十多人帶著使命出發了。
    離開共工氏的地盤,穿過一段無人的原野,很快便進入了陶唐氏的範圍。
    此時距離陶唐氏的都邑安邑依然有十日路程,但是豎亥他們見到的聚落已經都附庸於陶唐氏。
    “陶唐氏的規模如此浩大,真不愧是堯。”
    一路上的聚落水草豐美,百姓安居樂業,田間布滿收獲糧食的農夫,他們身體強健,穿著體麵,生活富足且安寧。
    不過讓豎亥有些不舒服的是,越是靠近安邑,聚落中的奴隸越是眾多,這些奴隸或被烙上痕跡,或赤膊上身,盡管不見饑饉的模樣,卻是毫無尊嚴。
    “好歹是曾經抵抗三苗的姬姓薑姓族人啊。”豎亥感歎道。
    “穿過這片林子就是安邑的護城河了!”商均正向眾人介紹著安邑的繁華景象。
    但餘光一瞥,商均仿佛見到了不得了的東西,立馬閉口站定,目光注視著前方。
    豎亥順著商均的目光望去。
    兩匹高大的雄鹿在道路的一側,它們通體雪白,目光清靈,充滿了聖潔和靈氣。
    雄鹿的身上都綁著牛皮製作的繩子,是用於拉車的韁繩,不過他們身後的車架被繁茂的樹木阻擋,豎亥看不見。
    豎亥忙問道商均:“這是誰的車駕。”
    商均充滿敬畏的回道:“帝堯。”
    喜歡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請大家收藏:()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