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八元八愷

字數:4549   加入書籤

A+A-


    “這是要出現成體係的法律了嗎?”豎亥望著下方的皋陶,此時他的四周已經圍滿了來自各地的文人。
    剛剛被撞到的姬益也興衝衝的擠進人群,不過益衣著寒酸,體型瘦弱,很快被擠出了中心。
    “法律體係的出現,是原始社會走向文明的體現,如果說生產力是物質基礎,法律便是文化基礎。”
    “不過這個法律並不是後世意義上的法律,而是更偏向於禮法。”
    豎亥一邊想著,一邊在幾個隨從的幫助下往前擠。
    皋陶也不住打量了幾下“鶴立雞群”的豎亥,開始講解起自己擬定的“法律”來。
    皋陶身後的隨從將獸皮高高舉起,一共有五張,上方是豎亥還未見過的象形文字。
    “這個字是人,旁邊是一團火,好奇怪。”
    “這個字我認識,是鼻子,旁邊有一把刀。”
    “這個是腿,這個是......”噎鳴看了看自己的下麵,又看看那個字旁邊的刀,隻覺下麵涼颼颼的。
    “豎亥,這些字你認得嗎?”噎鳴拍了拍豎亥。
    豎亥搖搖頭,說道:“恐怕這是這位皋陶自創的文字。”
    “分別是死刑、刺麵、割鼻、斷腿、宮刑。”豎亥看著五個新創的文字,將下麵的注釋讀給噎鳴聽。
    噎鳴砸吧了幾下:“這些刑法是對誰用的,奴隸嗎?”
    豎亥解釋道:“是犯下過錯的族人。”
    噎鳴愣住了。
    皋陶見四周的人已經全部聚集在此,開始講解起自己立法的初心。
    從顓頊的絕地通天說到貴族和首領的天命屬性,批判了淫祀和巫教對邦國事務的幹預。
    隨後強調了邦國之內秩序的重要性,矛頭直指邦國內的家族各自為政,對於族人之間的衝突靠決鬥、以勢壓人的野蠻處理方式,
    隨後又感謝舜,對於舜向天下有才能和誌向的年輕人發出邀請,來到陶唐氏參與八元八愷的推舉。
    周圍人群一陣議論紛紛,豎亥湊過耳朵,從各地不同的方言中聽了個大概。
    “舜這幾年向華夏東夷的各大邦國發出邀請,舉薦人才來這裏接受策問,通過舜考驗的留在陶唐氏任職,參與華夏事務的製定和管理。”
    “這是好事情啊,重視人才,加強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碰撞。”
    不過陶唐氏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豎亥拉過一旁的人問道:“仁兄啊,你可知道現在陶唐氏的各個官職由誰擔任?”
    那人的口音有著明顯的安邑風味,他見到豎亥和噎鳴氣度不凡,身後還跟著奇形怪狀的奴隸,不由得肅然起敬,認真解釋道:
    “你們是外來的人吧,帝堯在幾年之前便不再管理陶唐氏的具體事務,專心修訂新的曆法。”
    “堯如今隻處理華夏東夷諸邦國之間的事務,至於陶唐氏內的事務則是全權交給了舜和他的兒子鼓俊。”
    “天象曆法交給了來自高陽氏的叔獻、季仲。”
    “我聽說司空的職務留給了共工氏的四嶽。”
    那人口若懸河的介紹著這幾年陸續進入陶唐氏上層的各個青年才俊,最後才說起了皋陶。
    “皋陶今年夏季來到安邑,隻麵見了堯舜一次,便直接被任命為司寇。”
    豎亥聽的直皺眉,眼前這位見識匪淺,大小事務和官職任命基本都知道,但這也和每次任命都會在祭壇處公布有關。
    “官職混亂,除了舜自行設立的五官之外,各種其他地方的官員名稱也還在使用,這可不是好事情。”
    豎亥又細細琢磨了一會,察覺到有些不對。
    豎亥又向那人問道:“如今你陶唐氏整個邦國的土地農耕誰在管。”
    路人回道:“你是說司徒?每個聚落都有各自的司徒,不過最大的還是舜的兒子鼓俊。”
    豎亥又問:“那軍隊呢?誰在管?”
    路人說道:“自然是舜,還會有別人嗎?”
    “軍權,土地戶口,現在又是職務任免,人才舉薦。”
    “好家夥,舜現在已經權傾朝野了。”
    “現在看來,禪讓還是奪權......”
    “禪讓,一定是禪讓,什麽堯幽囚,舜逼堯都是陰謀論。”
    “上麵這話說出來我自己都不信。”
    “這又不是古言,有十萬兵馬和一個禁軍統領好兄弟,有一個江湖最大組織和郡主情人,結果隻想要一個態度。”
    “要是正常人第一集就該登基了。”
    豎亥望著不遠處的宮闕,思緒紛雜。
    “我這個普通人能想到,堯沒有任何理由想不到,劣酒放了再久也比不過剛出窖的好酒。”
    “現在可不是封建時代,一個首領的威望是需要培養的,信任是幾十年如一日建立的。”
    “肯定不是我想象的那麽簡單。”
    豎亥回過神,繼續聽著皋陶的講解。
    皋陶逐個講解每個刑罰的具體措施,偷盜的要刺麵,殺人的要處死,死刑有焚燒、斬首、剖心。
    具體的罪責要由他司寇做出裁決,而不是經由族長或巫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皋陶一番解釋說完,四周響起不絕於耳的叫好聲。
    皋陶兩手一揮,說道:“諸位可有什麽提議?”場下眾人皆是搖頭。
    “我有異議!”一個稍顯稚嫩的聲音響起。
    眾人紛紛側目,是那個衣著寒酸,體型瘦弱的東夷少年,姬益。
    “皋陶,你可還記得八元八愷是什麽意思?”
    皋陶見提出異議者不過是個十五六的少年,穿著如同奴隸一般,一時生出輕視之心。
    “八元,乃是忠、肅、共、懿、宣、慈、惠、和。”
    “八愷,乃是齊、聖、廣、淵、明、允、篤、誠。”
    姬益點點頭,說道:“好,那我再問你,如今成功被推舉上的五六人,皆是何等出身?”
    皋陶說道:“這和我的五刑有什麽關係嗎?”
    豎亥見姬益身前人頭攢動,將姬益擋的幾不可見,歎了口氣,向前走去。
    豎亥帶著安和喬還有蟻,將姬益身前擁擠的人群拉向兩邊,並扶著姬益的肩膀,讓他靠近皋陶。
    這樣一來,原本仿若隔著鴻溝的皋陶姬益二人,如今得以麵對麵的說話。
    姬益給了豎亥一個感謝的眼神,繼續說道:
    “如今通過八元八愷推舉的六人,皆是高陽氏高辛氏的貴胄,你皋陶也是陶唐氏嬴姓的少主人。”
    “堯自被推舉為帝,從來都是以仁德教化百姓,以寬宏包容萬物。”
    “你們出生高貴,自幼衣食無憂,自然懂得這八元八愷。”
    “可是你的五刑,隻針對華夏東夷的百姓,而不針對你們這樣的貴胄。”
    此話一出,周圍的人群立刻激憤起來。
    “這個時代能參與文化活動的,自然都是身份高貴的。”豎亥對姬益好感倍增,隻是看著四周稍顯洶湧的人群,不禁捏了一把汗。
    喜歡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請大家收藏:()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