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分頭行動

字數:5255   加入書籤

A+A-


    “候人兮,猗!”
    “候人兮,猗!”
    “原來禹的妻族如此顯赫,這二人的婚姻在愛情之外,隻怕也摻雜了不少政治因素。”
    “怎麽了,豎亥,塗山氏那裏有什麽問題嗎?”苡中見豎亥有些走神,出聲提醒道。
    “沒什麽。”豎亥不再想入非非,問道苡中:
    “你們和塗山氏關係如何?”
    苡中回答:“我們依山,他們傍水,來往的不多。”
    “如此看來我們確實可以和塗山氏交往一番。”
    豎亥點頭,隨後對噎鳴說道:“這些事情,讓鯀自己把握,你把我的建議告訴他即可。”
    噎鳴鄭重其事的說道:“你說的我都記下了,我會辦好這些事情的。”
    “不過豎亥,你怎麽斷定三苗會北上入侵。”
    苡中也好奇的看著豎亥。
    丹朱現在是三苗部的首領,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未來的華夏共主都有可能會是丹朱,怎麽會打起來呢?
    “我總不能說可能是因為舜篡位吧,也許丹朱根本控製不住三苗也說不定。”
    “畢竟他風評不太好。”
    “假如丹朱在三苗能夠說一不二。”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我能阻止舜成為帝舜,讓丹朱順利交接呢?”
    “這樣一來,不但能阻止戰爭,還能讓東夷華夏苗蠻緊密相連,提前統一黃淮流域。”
    豎亥又開始想入非非。
    “算了,舜現在起碼有九種辦法可以弄死我。”
    “再看看局勢吧。”
    踩雪的聲音傳來,商均抱著一個罐子走來,裏麵是弇茲氏玄女親自配置的傷藥。
    豎亥、噎鳴、苡中和蟻對視一眼,默契的不再談論之前的事情。
    罐子裏的傷藥是褐色糊狀膏體,裏麵混著品類眾多的草藥碎,同時散發著難以言喻的衝鼻味道。
    豎亥不想糾結這罐傷藥的原材料和製作工藝,隻知道這裏的獵人都用它來治療外傷,這就夠了。
    豎亥和噎鳴忍著怪味重新上藥,把戲做足。
    “商均,後麵的路你還要走下去嗎?”豎亥一邊讓蟻幫忙處理傷口一邊問道。
    “都已經走到這了,難道半途而廢?”商均看來是在取藥時想明白了,又恢複出發時的那種豪情萬丈。
    “沒有巫覡,我們找西王母國借一個,或者我們自己上,心誠則靈。”
    “豎亥,難道你要退卻嗎?”商均反問道。
    豎亥搖頭,同時給噎鳴使了個眼色。
    噎鳴連忙開口說道:“商均,接下來的路,我恐怕不能陪同了。”
    商均有些歉疚的看著噎鳴的斷臂:“是我不好。”
    這話也讓豎亥有些愧疚,自己答應四嶽和鼓俊要照顧好他們的兄弟。
    現在卻因為自己心中的使命感,讓他們跟著出生入死,如今噎鳴斷臂,豎亥不知道回去後他還有沒有臉麵對四嶽。
    噎鳴看出些豎亥的心思,笑道:“這是我為共工氏出生入死的標誌,日後若是重新推舉共工,我憑著這個也能爭上一爭。”
    噎鳴隨後放聲大笑起來,衝淡了原本有些沉重的氛圍。
    商均鼓了鼓自己的二頭肌,說道:“噎鳴,見到禹和我大哥,告訴他們我過的很好。”
    “我不但在石峁城擊退了戎狄,還在葷粥部殺了個三進三出。”
    “哦?我怎麽看到你被兩個人摁在地上打。”噎鳴調笑道。
    “你是怎麽看到的......”
    眾人一陣歡聲笑語。
    談笑後,豎亥正色安排接下來的旅途:“噎鳴,你在這裏先把傷口養好,之後我會拜托弇茲氏的人送你去狄道城。”
    “那裏氣候宜人,也能避開戎狄的活動範圍,你走他們和華夏交易的道路回去。”
    “雖然他們現在和石峁城不太對付,但好歹也是自稱華夏的,應當不會為難你。”
    “我們帶來的玉石還沒花出去,你拿走一半備著。”
    豎亥被蘇美爾人拖著向西北方向走,直接進入草原,和原本計劃的道路偏離。
    而狄道城和弇茲氏所在,植被茂密,氣候宜人,農耕放牧皆可,後世稱為河湟穀地,聚落眾多,道路也方便不少。
    “商均,你我很快便能恢複,等老湯安排好向導,我們出發去西王母國。”
    “好。”
    一切安排妥當,未知的旅途就要開啟。
    ......
    荊山以南,大江以北。
    堯的使者乘在一張竹筏上,正順著江流前往三苗部的都邑。
    “三苗部的都邑如今竟和安邑一般大。”
    當清晨的濃霧被陽光驅散後,一座龐大的城池出現在使者眼前。
    三丈多高的外城牆,隨處可見三苗武士行走在上方。
    牆體由夯土堆砌,截麵為梯形,底部足有十數丈寬。
    使者乘坐的竹筏順著江水進入苗都的護城河,盡管如今氣候日趨幹旱,護城河水位有所下降,但數十丈寬的護城河依然令人歎為觀止。
    整座都邑分為三層,其中心區域乃是六百年前建成,最外圍是丹朱和堯派來輔佐他的輔臣主持建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使者順著護城河進入都邑,隨後被前來迎接的苗人帶入內部。
    “你便是帝堯派來的使者?請跟我們來。”
    苗人生硬且粗鄙的華夏語讓使者有些不悅。
    “早年間我來的時候,丹朱是親自來迎接我的。”
    “丹朱現在是我們的首領,地位尊貴,不需要親自來。”
    使者回憶往昔,距他上次來三苗都邑,已有十年之久,那時外城牆才剛剛開始挖掘地基,
    這樣一想,使者倒也釋然了。
    “那丹朱的輔臣呢?”
    “最後一位在兩年前死了。”
    使者又是一陣唏噓,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三苗都邑內不同於安邑那般擁擠,各個家族的聚落分隔較開,其間是土丘和樹林,使者大部分時間隻能見到兩邊高大的樹木。
    當跨過內城之時,才見到許多寬廣高大的房屋,這裏遍布三苗部的貴族和工坊。
    使者滿意的望著路過的製陶工坊,這裏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坑洞,裏麵皆是被砸碎的陶器。
    “光是有瑕疵的陶器就如此之多。”
    哀慟之聲從附近傳來,是一個夭折的貴族孩童將要下葬。
    大人們將孩童的屍體裝入巨大的甕中,又放了十數件精致小巧的玉器。
    有來自中原地區的龍形玉器,還有來自東夷的鳳鳥玉器,以及三苗特有的虎形,鷹形,神人麵形。
    “丹朱做的不錯,三苗的喪葬風俗,陶器製作還有玉器,都在向我們華夏靠攏。”
    “堯真乃神人。”
    “如此一來,也許三代內就能讓三苗部歸心。”
    使者對丹朱所做的一切十分滿意,腳步也不由得加快了許多,想要見到這位帝堯的兒子。
    穿過占地數百方的宏大祭祀台,進入三苗內城的宮殿,使者站在原地等候。
    “丹朱來了。”苗人一邊說一邊對前來的男子行禮。
    迎著陽光,使者看清了闊別十年的丹朱的麵貌。
    如今的丹朱,臉龐如刀劈斧鑿一般棱角分明,稀碎的胡茬布滿鼻底和下巴。
    “丹朱長這麽大了......我也快老了啊。”
    使者揉了揉眼睛,繼續打量著近前來的丹朱。
    丹朱的身形不似堯一般瘦削,而是矯健精壯,他頭頂戴著潔白的鶴羽製成的頭冠,兩隻耳朵皆配著耳環,
    絲綢長袍外披一張豹皮,裸露在外的手臂上隱約可見黑色紋身。
    “丹朱怎麽做了苗蠻打扮。”使者微微皺眉。
    喜歡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請大家收藏:()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