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初識四合院眾人

字數:6259   加入書籤

A+A-


    推門進來的有四個人,三個中年人和一個老婦人。
    看到這種毫無禮貌的行為,屋裏的人都是十分不悅,都沒用李博開口。坐在他身邊的劉大爺,就開口了。
    “都給我出去,哪裏來的混賬東西?進到別人家裏不知道敲門麽?你們爹媽是怎麽教育你們的。”
    進來的四個人,見到是劉大爺開口說話了,也就訕訕的退了出去。
    看他們出去了,劉大爺也就跟李博說起了這四個人的來曆。
    原來那三個中年人是這個大院的管事,那個老婦人是這個大院的原主人。
    他們分別是紅星軋鋼廠的大師傅易中海和劉海忠以及紅星小學的老師閆富貴,那個老婦人具體叫啥都不太清楚,他也是隻知道叫洪龍氏。
    因為喜歡倚老賣老,裝聾作啞,所以大家都管她叫聾老太太。
    在劉大爺跟李博解說那幾個人的時候,被劉大爺趕出去的這四個人也在商議。
    “這個老家夥怎麽在這裏,看起來今天我們來的不是時候。”
    說話的這人正是易中海,他是這個大院的管事之一,模樣長得也是很合這個年代的審美,四方大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還正氣凜然的。
    不過因為是三名管事中年齡最大的,所以被大院裏的人稱為一大爺。
    “那咱們就先回去,等老劉頭走了,咱們再來。”
    說這話的是一個身體非常強壯的漢子,這人就是劉海忠,一雙小眼睛配上他那健壯的體魄,看著十分的有喜感。
    “那不行啊,咱們來的時候,大院裏的人都看著呐,就這麽回去,讓他們怎麽看咱們啊。”
    說話的人是閆富貴,這次他們過到跨院來,就是他張羅的。在門口丟了那麽大臉,他回去越想越不甘心,於是就在門口等到易中海和劉海忠後,就說了跨院住戶的事。
    他就張羅著一起去跨院,不過他沒有說他在門口丟臉的事。為了防止陳雪茹不給這些人麵子,他還張羅讓易中海請動聾老太太出麵。
    他的話一說完,這三個管事就都看向了聾老太太。這聾老太太也是有些鬱悶,別人她可以倚老賣老一下,可遇到這個劉大爺,她也是麻爪。
    論哪方麵她都遠遠不如,論身份,那老劉頭原來曾是各家豪門的座上賓,而她隻是被夫家拋棄了的小妾。
    論地位,現在的老劉頭那是政府宣傳部門的顧問,而她隻是一個享受國家補助的孤寡老人。
    論年齡,這老劉頭已經有七十多歲了,可比她大了不少。
    不過她也是不想就這麽回去,看這三人都看向了她,她就開口說道,
    “是不能就這麽回去,怎麽也得先混個臉熟,中海去敲門吧。”
    而這時有了這個插曲,屋裏人的酒興被打消了不少,後聽到門被敲響了,也就不再喝了。
    於是陳雪茹就起身去開門了,看到還是這四個人。陳雪茹已是知道了這幾人的身份,陳雪茹也就沒多說什麽,就給他們讓了進來。
    而這時,李博他們已經離開了酒桌,來到了客廳裏,開始了喝茶。
    見這四人進來後,劉大爺也是當仁不讓,直接就請他們四人坐下。而李博也是沒有在意劉大爺的喧賓奪主,看著劉大爺在那裏指手畫腳。
    “老幾位,我這徒弟家今天剛剛搬來,你們過來是有什麽事嗎?”
    這劉大爺的話一出口,四合院這四個人就有些懵圈了。
    這裏麵尤其是閆富貴那就更懵了,他可是清晰的記得,下午在胡同裏麵,這劉大爺可是一聲聲的支持他來著,怎麽就這麽一會的工夫,這裏就變成他徒弟家了。
    還是聾老太太人老成精,腦筋一轉,漂亮話那是張嘴就來。
    “哦,劉大師,是這樣的,這不是有新鄰居來到大院了麽,咱們幾個人就核計過來看看,一來呐,是相互之間認識認識,二來呐,就是慶祝一下喬遷之喜。”
    這劉大爺也是嗬嗬了兩聲,臉上露出略帶譏諷的表情,就開口說道,
    “哦,咱們北平城現在改講究了麽?我老頭子第一次聽說,去主家慶祝喬遷之喜,還空兩隻手登門的。
    是我老頭子孤陋寡聞了,還是你們大院的風氣就這樣啊。還用不用主家在請你們好好大吃一頓,表示一下對你們的感謝啊。”
    說完,劉大爺就又嗬嗬了兩聲。這冷笑的動靜,直接把這四人給嗆在了當場。
    這時那閆富貴就把話茬給接了過去,
    “劉老爺子,現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我們就是來表達一下心意,對,就是表達一下心意。
    心意到了不就好了麽,總是走各類禮往,不是給主家增加負擔不是嗎?嗬嗬……至於飯那就不用了,咱們大家是吃完了飯來的。”
    閆富貴自認為自己把話圓的很圓滿,可劉大爺哪裏會吃他那套。
    “嗬,難怪人說你閆老師摳門兒那,這麽能算計,肯定家趁人值啊,聽說你的成分是小業主,那可真是家學淵源啊。”
    被劉大爺一頓夾槍帶棒,這閆富貴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他是誰啊,骨子裏的那種節儉,不提錢怎麽都好說,隻要是一提跟錢有關的事情,那就是別人愛說啥說啥,他一概免疫。
    見到劉大爺這麽說了,這四個人也是不好意思了。尤其是除了閆富貴外的那三個人,多少還是要點臉的人。被人當麵這麽嘲諷,早就掛不住了,於是就又是聾老太太開口道,
    “不好意思啊,劉大師,這次我們來的冒昧,多少有些失禮,改日定當彌補一二,那你們忙,我們就告辭了。”
    “好的,慢走不送。”
    這劉大爺還假意要起身要送他們,這四人趕忙阻止,心裏話,這個老陰貨要是今天送了他們,明天這整條巷子的人,都得傳他們四合院的人不識禮數。
    實際上劉大爺也隻是做了一個樣子,調整了一下坐姿,挪動了一下屁股而已。
    看他們四人都離開了。劉大爺就開始教育起了李博,
    “小博子啊,以後你們家要記得出入呐,得把門都關嚴實了。
    以前有人就傳這個大院裏的人不講究,到別人家從來不敲門,都是推門就進,
    根本就不管主家人做什麽,還曾經鬧出過不少笑話,原來我以為那都是謠傳,可今日一見,原來這都是真事。
    這個院子裏的人,能選出這麽幾頭蒜當管事的,可見這風氣是真的不怎麽樣。”
    劉大爺說完,多門也把話頭接了過來,
    “這個傳言,我也是聽說過,不過今天我看到這個易中海,我想起來了解放前的一樁舊事。
    那時候還是在八一五光複之後的事那,有一次我們抓那些沒辦執照的半掩門,就抓到過這個易中海,
    記得當時他們正在吵吵,說是這個易中海包了那個女的,讓那個女人從良給他生孩子,還先付了一大筆錢,
    可那個女人收了錢後,並沒有從良還在接客,並且還被易中海給抓到了。
    後來什麽結果,我就沒有管過,不過這事在我們那就被傳成了笑話。”
    這劉大爺也是笑了笑,接茬說道,
    “現在整條巷子裏,都是傳易中海的媳婦不能生孩子,依我看那,這事多半是這易中海不能生。
    根據多門的所說,在外麵,這易中海肯定找了不止一個女人,給他生孩子,結果他一個孩子都沒有,一個女人這樣,可以賴到女人身上,如果各個女人都是如此,那肯定就是這個男人有問題。”
    有了劉大爺開的這個頭,屋裏的人借著點酒勁,就對是易中海不能生還是易中海媳婦兒不能生孩子,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
    最終當然還是劉大爺大獲全勝,他們直接就確定下來,是易中海不能生孩子。
    而就在他們展開了這場大討論的時候,四合院裏的眾多人家對李博家的到來,也是議論紛紛。
    前院閆家,閆富貴回到家就是一陣長籲短歎,下午的事情對他來說,那就是如鯁在喉,實在是太憋屈了,
    手腕腫了不說,還被迫給人道歉。這是自從他當上這個院管事大爺後,第一次遭遇這樣的事。
    他媳婦兒楊瑞華看到他那副樣子,也是感覺好笑,就出言寬慰道,
    “咱們就是好好過咱們的日子,你也別去招惹那些是非,咱家就過好咱們的日子就行了。”
    閆富貴也是知道他媳婦兒的意思,可是讓他忘掉他下午受到的屈辱可以,但讓他忘掉李博家裏的那場景,真是太難了。
    “媳婦兒,你是不知道啊,那搬到跨院那家,那屋裏擺設的,那穿的那用的,較之咱們沒被分出來之前的那個家還強了好多。”
    聽了閆富貴這麽一說,楊瑞華眼前也是一亮,可隨後就黯淡了下來。
    “老頭子,你下午才得罪完他們家,回手你晚上還去人家裏攪和了一通,想要與那家交好也是不可能了。”
    楊瑞華的話使得這個閆富貴心頭一震,是啊,與那家修補一下關係不就行了麽。興奮之下,他抱著楊瑞華就是親了一口。這把楊瑞華給嚇到了,以為閆富貴得了失心瘋。
    就在這時候,中院的易家屋裏,易中海與聾老太太正坐在桌前喝著茶水。
    “老太太,您對跨院這家怎麽看?”
    “中海啊,收一收你的性子,那家人咱們隻可交好,不能交惡。別的不說,你就看人家屋子裏那擺設,看看人家那穿戴,人家那做派,就不是你我這樣的人能夠招惹的。
    還有就是,你看過那老劉頭給過巷子裏誰的麵子,今天他竟主動為那家人出頭,這還不能說明問題麽。”
    易中海雖說表麵對聾老太太的話表示讚同,可是在他心裏,這個四合院就是他的地盤,甭管是來了什麽人,是龍得給他盤著,是虎得給他窩著。
    無知者無畏,這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小人物的心態,井底之蛙哪裏見過海闊天空。
    易中海的表情就表明了他的態度,聾老太太人老成精,哪裏會不明白他所想的,
    不過聾老太太知道,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明白,這兩年易中海太順了,順得有些忘乎所以了。所以讓他撞下南牆,對他也是好事。
    而後院的劉家,劉海忠還沒有從劉大爺的敲打中緩過來。在他心目中,那劉大師可是一等一的能耐人,曾經他還看到過有大幹部登門去拜訪這位。
    外麵的人都傳劉海忠腦袋不好使,可說劉海忠腦袋不好使的人,也不用他們的腦袋瓜子好好想想,劉海忠腦袋不好使,他是怎麽做到紅星軋鋼廠大師傅的。
    這時劉海忠就決定了,聽從這劉大師的話,跟跨院裏的人家交好。
    喜歡從戰場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請大家收藏:()從戰場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