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被稱之為迷信的華國傳統文化
字數:3434 加入書籤
田丹與小童的關係並沒有因為剛鬧出的那場誤會,變得差起來,反而這場誤會好似一個催化劑,加速了她們兩個人的化學反應。現在的兩人除了工作時間以外,隻要有工夫簡直就恨不得黏在一起。
隨著距離他們結婚的日期越來越近,李博和陳雪茹忙碌了起來,守著這倆家夥,李博陳雪茹兩口子也是服了,
見過秀恩愛的,沒見過他們兩個這樣的。那可真是有情飲水飽,相互間眼睛裏隻有對方,其他的事那是啥都不管了。
“小童,你家裏還缺什麽東西嗎?”
“嘿嘿,博哥,好像啥也不缺了吧。”
“那小童,你和丹丹,你們的結婚證書去辦了沒有?”
“嘿嘿,時間趕趟,來得及。”
“小童,你特麽夢遊呐,你們兩個結婚是要打報告的,是需要組織批準的,你們兩個都是有級別的,不是一般老百姓。
趕緊給我滾蛋,去把這些事都給辦了,都特麽快三十歲的人了,怎麽能這麽肉呐,不打不動彈。”
像這樣的場麵,不但在李博跟小童之間產生,陳雪茹跟田丹之間也在發生著。
皇帝不急太監急,這兩個情種可是把李博兩口子給氣迷糊了。無奈之下,陳雪茹充分發揮了她在婦聯工作的優勢,越俎代庖,將這兩個人的事都給辦完了。
到了結婚的當天,有陳雪茹出麵,有著李辦人員的張羅,這事辦的既隆重又十分的樸素。
一套流程下來,新婚的那兩人還沒啥感覺呐,婚禮就結束了。
最讓李博陳雪茹可氣的是,這倆家夥好似忘了今天是他們新婚燕爾的日子了,還跟著去李博家去蹭了一頓晚飯,這才離去,
弄得李博陳雪茹這兩口子哭笑不得。誰見過新婚夫妻就連入個洞房,還都得被別人催促的。
“博哥,你說你身邊的人是不是都缺心眼,田丹平常看著挺伶俐的一個人,怎麽這時候犯糊塗呐。”
“誰說不是呢,那小童也是這樣的,以前沒發現這麽呆那。還有啊,今天我這麽感覺小童的名字有點不對勁兒呐。
我沒記錯的話,我當初招收他進部隊的時候,他是三個字的名,可婚禮上怎麽變成兩個字了。”
“博哥,這事丹丹跟我說過,他說小童原來叫什麽爽然,後來小童覺得這名不好聽,意思容易引起歧義,他就把中間那個字給去了,直接就叫童然了。”
“這名讓他給改的,還不如改名叫童話那,這多朗朗上口。”
“哈哈,博哥你以為他們兩個沒想到啊,他們預備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就叫童話。哈哈哈……”
李博聽陳雪茹這麽一說,也不由得跟著笑了起來,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實在是太登對了。
隨著一連串的婚禮的舉行,1958年也是進入到了尾聲。
這時的李博正在他的書房裏,看一份報告,那份報告是田丹昨天給他放桌子上的。
現在李博喜歡新鮮事這事,田丹已經了解了,所有奇奇怪怪的報告,田丹都給李博搜集過來,用來滿足李博的獵奇心理。
這是一份關於未來幾年華國天氣的預測報告,裏麵得出的演算結果是運用華國傳統的天象觀測方式,以及諸多其他手段分析出來的。
滿篇內容在田丹她們看來就是神神叨叨的,普通人除了知道推算結果外,至於演算的過程那是一點都看不懂。
而李博感興趣的點正是這裏,現在的社會雖然是公平的公正的,是華國有史以來最講究人人平等的時代。
但也正是如此,一些需要高門檻的傳統學問,也是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
像是天幹地支這些,老百姓都知道,也是在生活中經常談起,可是你一細問裏麵的內容,那知道的人是不多的。
華國人被中醫看了幾千年的病,可是因為中醫講究一人一方,同病不同方,也是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
而就在這時候,西醫的廣譜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同,認為真是方便實用。
就好像中醫動不動就提什麽經絡,就說什麽穴位,講究什麽天地五行陰陽,談什麽天人合一之類的。
華國大量的傳統文化講究個人的悟性,講究緣分,講究天資天分,不能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普及,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理解,這就顯得傳統文化是陽春白雪,高高在上。
對於這種情況,李博也是動過腦筋的,可是一些傳統文化裏條條框框的束縛,各類顯得十分陳腐的規矩,使得大範圍推廣被限製被約束。
而正因為這些,所以在現階段很多華國傳統文化就被歸於了封建迷信,甚至流傳了幾千年的中醫竟然也被有些人稱為了封建糟粕,認為是不能治病全憑忽悠的巫醫。
這種腔調竟然還獲得了大量的支持,尤其那些個西醫就更是鼓吹什麽科學,說什麽凡是科學解釋不了的,不能被大眾所理解的都是迷信,都是騙人的。
李博對於這些論調那是嗤之以鼻,不過他也不會主動站出來,去為傳統文化發聲。
李博是知道長老們都是相信傳統文化的,他在長老們身邊的時候,被長老們教育最多的就是華國的傳統文化。
對於西方的那些玩意兒,不是長老們看不上,而是抱著辯證的思想去看的,師夷之長以製夷,而不是不分好賴全盤接受。
在華國人的老祖宗已經在研究哲學的時候,西方那些人的老祖宗還在茹毛飲血過著原始人的生活。
也就是這幾百年的時間裏,華國人固步自封,沒有勇於進取,所以才被那些西方人采取走捷徑的方式反超,不過那也僅僅是所謂的科技,單論文化,浩如煙海的華國文化不知超越他們凡幾。
對於這篇預測天象的報告,李博準備向中樞推薦,雖然他自己也是看的懵懵懂懂的,不過他就是認為這篇報告是有價值的,這種直覺李博是確信不疑的。
說做就做,李博拿上這篇報告,讓人給他備車,他要進中樞,他要去麵見長老們。
喜歡從戰場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請大家收藏:()從戰場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