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婁家的答謝
字數:5431 加入書籤
轉過天去,這姑侄三個,又好的像一個人似的了。得到了李援朝的幫助,李悅李灼這兩個當姑姑的,在學校裏,那成績是突飛猛進。
而當別人問起她們成績好起來的原因的時候,她們兩個還十分自豪的跟別人說,她們兩個有一個好侄子。
就這樣,李援朝的大名就在李悅李灼她們學校被傳揚開了。
這樣,李援朝的大名就從那些大院子弟紮堆的學校,向著普通學校極速的傳播著。隨著李援朝的聲名遠揚,北平城優秀中學生的榮譽也是落到了他的頭上。
可隨著李援朝的名聲越來越大,李博對他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每天他除了看書和練習摔跤之外,還增加了李博對他的考教。
同樣的李悅李灼兩姐妹,也是沒能逃離李博的魔爪。在考教李援朝之餘,順帶著就把她們兩個給考教了。
怨聲載道,但又無處申冤。因為如果是其他事,李玉虎夫妻可能還會出頭說一說。但對於李博考教她們兩人功課這事,那是要多支持就有多支持。
時間不會隨著人的意誌而停下它的腳步,就在李博嚴厲的考教家人的時候,災害也在一點點的加重著,
時間很快就到了秋收的時節了,這賊老天也好似在為難華國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北方在秋收的前一刻,爆發了蝗災,
鋪天蓋地的蝗蟲吃光了所有出現在它們視野裏,所有可以食用的東西,北方廣袤的良田直接顆粒無收。
而南方也是在同一時間,受到了強台風的影響,大範圍的出現了暴雨天氣,兩種極端天氣涇渭分明的分別出現在了南北兩地。
而就在這時候,李博的家中來了客人。婁振華一家,就是來李博家做客的客人。
帶著滿滿誠意來的婁振華,給李博送來了銀耳燕窩魚翅熊掌海參等高檔食材,
這些玩意兒別說在這個年代,就是在過去,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家都不一定能備得這麽齊。
大災之年,什麽最珍貴,當然就是食物啦,更何況還是這些珍貴的食材。
婁振華見李博有些遲疑,就以為李博認為太過珍貴,這才有了這種反應。他哪裏知道,李博想的是這些個玩意兒,他收過來該如何處理。
婁振華沒有跟李博周旋的意思,麵對著自己的救命恩公,在扯商場上的那些勾當,就徒惹人笑話了。
婁振華對著李博就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而這個躬李博並沒有躲,隻是伸手扶起了婁振華。
這禮他李博受得起,現在的他無論哪方麵都高於婁振華,對婁振華也是無欲無求的,救命之恩,受他一禮又如何。
“哎,婁先生,禮有點大了,心意到了即可。”
婁振華連李博沒有拒絕他的行禮,就知道李博暫時是認可他這個人了。
這段時間,婁振華也是找了不少人打聽了李博的,當他在花費了巨資才得知李博就是那個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李大將軍時,他也是吃了一驚。
“首長,救命之恩,無以為報,振華感歎遇見恩人太晚,實在慚愧,慚愧。”
“哎,婁先生不必客氣,當年也是順手為之,不必過於介懷。來,請坐。”
李博一邊與婁振華說話,一邊向隔壁喊了聲,
“雪茹,過來一下,幫我接待一下客人。”
這時婁振華才反應過來,他不是一個人來的。連忙給李博介紹了一下家人,
“首長,這是我太太,是譚家菜的繼承人之一,這是小女小娥。”
這種介紹方式完全就是對著家裏人的方式,這讓李博也是無奈了,這婁振華可是真會順杆爬。
在一一見禮後,陳雪茹也是剛剛出來,李博也是給婁家人介紹了一下。
然後陳雪茹就將婁家的女眷給領去了會客室,而李博直接將婁振華帶入了他的書房。
李博可不相信婁振華這次登門,僅是為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而來。
兩人剛剛落座,婁振華就迫不及待的將他此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首長,振華此次前來,是有一樁大功勞奉上,不知首長可否為振華接洽一二。”
李博一聽直接就氣笑了,看起來這婁振華的功課做的不到位啊,還以為他李博是需要功勞往自己臉上貼金呐。
實則李博還真是誤會婁振華了,上次李博召見了他們六家人,他們還以為李博要找他們辦什麽事,他們這些人還為此而擔心了好久。
可誰知,李博說是認識他們一下,就真的是認識他們一下,然後就無聲無息沒有下文了。
於是這才有了婁振華的調查,實際上如果不是某些人刻意泄露給他,他也是調查不出來的。
“婁先生,有事盡管明言。咱們組織講究說真話,辦實事,從不做那些虛頭巴腦的事情。”
“首長,那我就直說了。事情是這樣的,現在國家大災當前,振華謹記家訓,位卑不敢忘憂國,
所以牽頭與那五家一起,發動所有的關係,從美洲訂購了20萬噸玉米,第一批五萬噸已經啟航,不日將抵達天津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懇請首長與相關單位協商一下,允許這些玉米到港裝卸。”
李博一聽這是大好事啊,不過他還是很冷靜的,雖然知道這是大好事,但如何操作,卻需要商榷一下。
“這是好事,婁先生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出來,李某人雖說沒有多大的能力,但隻要是力所能及的事,能辦自然會辦。”
一聽李博這麽說了,婁振華就知道李博明白他們的心意了。
這也就是婁振華調查過李博,知道李博那是一言九鼎的人物。這要是換個人,婁振華非得以為那人是在敷衍他。
“不瞞首長,現在我們這些人過得那叫一個戰戰兢兢,平時就是謹言慎行,那也活得如履薄冰。
聽說國家出台了一個免除成分限製的條令,不知我們有沒有可能應用那個條令?”
關於那個條令,李博也是聽說了,但至於細節怎樣,李博也是不清楚。
“那這樣,關於這批糧食的相關材料,你帶來了麽?”
“我帶來了。”
說著婁振華就從他隨身攜帶的皮包裏,將一摞文件拿了出來,雙手呈給了李博。
“好,那你把你家的電話留給我,你們明天就聽我的消息吧。”
於是婁振華就把他家裏的電話給李博留了下來,隨即就叫上妻女告辭離開了。
李博在送婁家人離開後,就翻看了一下這些文件,發現都是英文的,他也是有些苦笑。日文德文甚至說俄文,他都能看懂,可這英文他實在是一言難盡。
這時陳雪茹走了進來,看著李博對著一摞文件皺眉,她也就調笑道,
“呦,什麽難事啊,能讓咱們的李大將軍犯愁。”
李博聽著陳雪茹的調笑,就跟陳雪茹將事情講出來。這也是夫妻之間的信任,一般有事他從不瞞著陳雪茹。
陳雪茹順手拿過文件,就與李博翻譯了起來。李博一看心中也是大喜,他怎麽不知道陳雪茹還有這兩下子呐。
“雪茹,你會英文?”
“這不是廢話麽?你忘了我是在什麽學校念的書了吧。”
“你不是在女子學校讀的書麽?”
李博也是不解的問道。
“我就讀的那所女子學校,是一所教會學校,是一個來自德國教會的嬤嬤開辦的,所以我不但會英文,還會法文和德文。”
聽著陳雪茹那驕傲的語氣說出來的話,李博也是大喜,這可真是天選賢內助。
“博哥,這是一份合同,是一份20萬噸玉米的采購合同。”
李博知道婁振華沒有騙他,這就可以了。隻要是婁振華沒有說謊,這筆糧食到港之日,那就是給婁振華他們六家摘帽之時。
現在是有那個條令在,隻要糧食沒有問題,就是沒有那個條令,李博也會給他們創造一個出來。
隔天一大早,李博就與陳雪茹一起出門了,渾然沒有了前一段時間的頹喪。這可真是兜裏有糧,心裏不慌。雖說有些詞不達意,但大差不差就是了。
一到中樞,李博就把婁振華昨晚給他的那份合同給遞了上去,同時還有一份陳雪茹的翻譯件。
中樞的長老們看到後,也是大喜。這些長老們也有好幾位是有著旅歐經曆的,看一份合同的能力還是有的,不過有現成的翻譯件在,誰還費心費力的看原件。
看過了這份合同後,長老們就谘詢了李博的意見。
李博當然不會貪墨婁振華他們的功勞,在介紹了婁振華他們的努力後,就講述了他們的訴求。
一聽就隻有這個,長老們當然不會反對了,這個時候能把糧食給弄回來,隻要不是造反,其他的那都不算事。
得到了長老們準確答複的李博,回到家就給婁家去了電話,電話裏就告訴了婁振華,隻要合同裏約定的這批糧食順利到港,他們的那點事,長老們應允了。
就在李博說完這番話以後,李博就聽到電話那頭,傳過來了一片歡呼聲,李博就知道婁家現在肯定是一屋子的人。
喜歡從戰場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請大家收藏:()從戰場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