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互演

字數:2722   加入書籤

A+A-


    北齊帝詫異地看向趙頤,他竟然讓賢王去查案?
    不說賢王和趙頤的關係緊張,賢王不會用心給趙頤辦事。
    單論暗衛是他的人,賢王便不可能把真凶給揪出來,隻會找個替罪羊草草的把案子給結了。
    趙頤不會不知道這一點。
    既然如此,趙頤又何苦逼著他追查案子呢?
    突然間,北齊帝腦海裏冒出一個念頭——趙頤要殺賢王。
    永慶郡被趙頤的勢力掌控,賢王恐怕有去無回。
    畢竟他的子嗣不多,膝下隻有三個兒子,而且齊王又退出了奪嫡之爭,隻剩下趙頤和賢王兩個兒子在爭鬥。賢王死了,皇位將會落在趙頤的頭上。
    隻不過以趙頤的心機和城府,要殺賢王也不會擺在明麵上。
    難道……這裏頭還有他不知道的陰謀?
    一時間,北齊帝腦海裏閃過幾個念頭,倒有些琢磨不透趙頤的心思。
    北齊帝目光晦暗:“你說,你要派賢王去查案?”
    趙頤回道:“沒有人比賢王更合適。”
    “賢王剛剛從封地回來,你就在回京都的路上遇刺,這也就罷了,你還親口讓賢王去查案子。”
    北齊帝雖然猜不透趙頤的心思,但是內心的想法更傾向於趙頤要鏟除賢王,便直接開口敲打。
    “如今北齊正是多事之秋,刺殺你的凶手還不知道是誰。若是賢王在查案的過程中有個三長兩短,恐怕朝堂的大臣會懷疑你自導自演了一場刺殺,為的就是將賢王引到永慶郡殺了他。”
    “陛下向來看重血脈親情,這才會在得知我的身世時,派人去大周將我接回來團聚。上一回齊王出事,您的身子骨便大不如從前了。若是賢王再出事,您恐怕會承受不住打擊。”
    趙頤仿佛聽不懂北齊帝話裏的意思,拿起身邊的一個小布包遞給劉公公,話裏話外都在為北齊帝和賢王著想:“馮之煥與淑妃是表親,他剝削百姓得來的銀錢,多半孝敬了賢王。”
    “如果派其他的大臣去查我遇刺的案子,恐怕會查到馮之煥頭上。畢竟馮之煥是最有動機,最有嫌疑的人。他靠著淑妃的關係,有能力偽造皇家暗衛的令牌。殺了我,銷毀了證據,說不定能夠減輕他的罪行,以免牽連到他的親人。”
    “而賢王與馮之煥糾葛頗深,一旦查到馮之煥的頭上,勢必會帶出賢王,把這些官司都給扯出來。等到那個時候,即便您保下賢王,也會讓賢王失了民心。”
    北齊帝佯裝不知道刺殺趙頤的凶手是誰。
    趙頤也裝作不知道。
    即便他揭穿凶手是北齊帝也無濟於事,反而使得兩個人明麵上撕破臉,對他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倒不如給北齊帝一個台階,順水推舟的把這一口黑鍋甩到馮之煥的頭上。
    北齊帝陡然明白過來了,前頭種種都是鋪墊,趙頤的最終目的是賢王。
    這時,劉公公拆開小布包,取出幾本冊子遞給他:“陛下,您過目。”
    北齊帝快速翻看了冊子,裏頭詳細記載了馮之煥與賢王的賬目往來,以及兩人共謀的一些案子,樁樁件件都足夠將他們處以極刑。
    如果趙頤把賢王犯的事捅出去,他就算保下了賢王,也難以冊立賢王為太子,否則會引起百姓的不滿。
    前朝若是借著這個機會大造聲勢,推動各地百姓起義,恐怕他的江山也會不穩了。
    趙頤盯著龍案上鋪開的聖旨,繼續說道:“微臣自小學的是為臣之道,上奉天子,為陛下分憂。下安黎庶,讓百姓衣食無憂。我為官做事沒有辜負您,沒有愧對百姓。哪怕我的所作所為會讓百官詬病,也並不重要。”
    他的一番話說得大義凜然,倒顯得北齊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偏偏北齊帝挑不出錯,還得重懲賢王,堵住趙頤的嘴。
    “這個孽障,竟然敢貪贓枉法,倒持仁義,殃害百姓。”北齊帝勃然大怒,吩咐劉公公:“你去把賢王帶進宮。”
    劉公公領命出宮去賢王府請賢王進宮。
    賢王見劉公公麵色凝重,有心想探一探口風。
    但是劉公公瞧不上他,往常無論他如何旁敲側擊,都不會透露半點口風。
    突然間,賢王記起他回京都那一日,北齊帝隱約透露要冊立他為太子。
    莫非今日父皇派人請他進宮,是為了商量冊立太子的事宜?
    想到這裏,賢王特地換上蟒袍,滿麵春風地進宮。
    喜歡上錯花轎嫁病弱權臣,被寵冠京城請大家收藏:()上錯花轎嫁病弱權臣,被寵冠京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