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選擇站隊
字數:3185 加入書籤
張未平心髒咯噔一下,賢王做事沒什麽謀算,想一出是一出,偏偏又很固執。一旦做了決定,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賢王態度堅決:“你別再拿方才那一套說詞勸我。我給你兩個選擇,要麽你想法子湊齊銀子,要麽我換人去拿銀子。”
張未平拗不過賢王,無奈地拿著賢王擬定的名單和私印去借銀子。
賢王去封地之前掌管吏部和刑部,雖然這兩個部門明麵上不再歸賢王管,但是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暗地裏擁護賢王。
刑部和吏部都是肥差,兩位尚書不差銀子。
張未平率先去了吏部尚書府,把拜帖匣子遞給門房小廝。
小廝拿著拜帖匣子去府裏通傳,不過一會功夫便回來了,恭敬地說道:“大人,老太爺在書房等著您,小人給您帶路。”
“有勞了。”
張未平從東側小門進府,跟著小廝去了書房。
書房內,吏部尚書穿著一身灰色夾軟紗道袍,端坐在太師椅上,手裏捧著一本史記在翻閱。
雖然他年方七十,但是精神矍鑠,氣色紅潤。
張未平給吏部尚書行半跪禮:“屬下給大人請安。”
吏部尚書指著對麵的一張椅子,示意張未平入坐:“殿下派你來傳話?”
張未平就坐,說明來意:“廣陵王平定了永慶郡的暴亂,但是永慶郡還在鬧饑荒。”
“陛下今日召殿下進宮,商議賑災的具體事宜。”
“殿下為了給陛下分憂,準備湊些銀子捐給永慶郡的百姓,一來行善積德,二來在百姓那兒博一個好名聲。”
“隻不過,殿下心裏記著您的好,有什麽好事都念著您。特地派屬下過來問問您,可要捐一些銀子,掙一點功勞?”
吏部尚書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早已是成了精的老狐狸。哪裏會被張未平幾句話糊弄?
個中內情,他早就打探清楚了。
賢王要把貪來的銀子,全都吐出去。他掏不出這麽多銀子,隻得來勒索他們。
吏部尚書看得明白,但是銀子不給也得給。
誰讓他支持賢王。
“北齊百姓有難,老夫身為朝廷命官,自然得出一份力。”吏部尚書取出一個匣子推到張未平麵前:“隻要殿下順心,百姓安定,我就滿足了,也算給子孫積福了。”
他雖然位居高位,但是北齊帝有意打壓,府裏的兒孫在清水衙門混吃混喝,一眼便能看到頭,壓根沒法光耀門楣,將這份富貴延續下去。
再過幾年,他就要致仕,在這之前,總得為兒孫鋪好路。
他特地告假回了一趟祖籍,和宗族族老商量了一夜,最後決定扶持賢王。等賢王登基,他們便有從龍之功,到時候撈幾個實權缺位,今日給出去的銀子,不算是白給。
吏部尚書給銀子給的痛快,倒是省了張未平的事兒,說了幾句場麵話便告辭了。
張未平前腳離開,老太太後腳進了書房。
她摒退了左右伺候的人,在軟榻上坐下,拍一拍身邊的軟墊,示意吏部尚書坐過來。
吏部尚書坐在發妻身旁:“你怎得來了?”
老太太不答反問:“賢王遣人來問你要銀子?”
“你的消息倒是靈通。”吏部尚書打趣了一句,這才說起正事:“賢王湊不齊銀子,陛下也不會為難他。既然他問到咱們頭上,倒不如舍點銀子,讓他記咱們的恩情。”
“廣陵王認祖歸宗之前,陛下隻有齊王和賢王兩個兒子,他們之間沒有特別出挑的,我們隻能矮子裏拔將軍,選中了賢王。”老太太歎了一口氣:“廣陵王不過稍稍出手,便讓賢王焦頭爛額。我總覺得,這天要變了。”
賢王無勇無謀,做人做事都沒譜兒,顧頭不顧尾。
勝在好拿捏。
他做皇帝對他們這些世家而言有利無害。
隻不過隨著趙頤的到來,打破了賢王和齊王爭奪皇儲之位的平衡。
吏部尚書低聲說道:“廣陵王再如何有勇有謀,單憑他的出身,便與皇位無緣。”
“但願是我多想了。”老太太沉默了幾息:“希望賢王長了良心,他會庇護忠心擁護他的人。”
吏部尚書若是知道會有趙頤這麽一個變數,哪怕是保持中立,也不會扶持賢王。
可事情已經成了定局,他們進退兩難,隻能樂觀一些。
吏部尚書伸手扶正老太太額頭上佩戴的牡丹花紋抹額,板著臉說道:“你盡說些喪氣話,也不盼點好。”
“這人啊,歲數到了,腦袋就是不如年輕人的好使,糊塗。”老夫人點了點自己的頭,笑了笑:“你就當我說的是些糊塗話。”
吏部尚書怎麽會把發妻的話當做糊塗話?
全都往心裏去了。
他害怕站錯隊,別說前程,怕是連命都保不住。
接下來的兩日,京都無事發生。
吏部尚書卻吃不好,睡不安,總覺得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果然,第三日晌午,寧靜被打破。
喜歡上錯花轎嫁病弱權臣,被寵冠京城請大家收藏:()上錯花轎嫁病弱權臣,被寵冠京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