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攻打大周能有幾成勝算?

字數:2940   加入書籤

A+A-


    “殿下,微臣知道您受製於廣陵王,做什麽事都有顧忌,不救他們也是情有可原。隻是您拿這幾位大人做筏子,過於……”吏部尚書把“薄情”二字咽進肚子裏,奉勸一句:“您莫要寒了眾臣的心。”
    賢王並沒有把吏部尚書的話當一回事,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隻要不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壓根不會在意旁人的死活。
    隻會在意擁護他榮登大寶之後,他們的家族能夠獲得多少利益。
    更何況,扶持他的眾臣,在他身上投入太多,豈是說抽身,便能抽身?
    “殷大人,人各有命,他們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其所。”賢王不認為吏部尚書會因為他不救那幾個人,而跟他對著幹:“你待我最為忠心,事事為我著想。這些年幫扶我的恩情,我全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等我坐上了那個位置,定會給你加官進爵。”
    吏部尚書謝了恩,從密道離開賢王府。
    方才坐進轎子,他的雙肩塌下來,一股濃濃的疲倦感席卷而來,渾濁的眼底流露出對殷家未來的迷茫和擔憂。
    雖然說富貴險中求,但是也得有命搏得這一份富貴。
    倘若隻有他這一條老命,倒也無所謂。
    可他不得不為府上一百多條人命著想。
    來見賢王之前,他始終相信,賢王會成為北齊的帝王。
    見過賢王之後,他聽說趙頤避開北齊帝的刺殺,並且反將一軍,順勢削弱賢王的勢力,便不再這麽認為了。
    北齊帝能夠將北齊治理得這般好,其中離不開帝師的輔佐。
    而賢王像極了北齊帝,不僅逞強好勝,還自命不凡。
    他們如何鬥得過趙頤?
    而北齊帝在得知趙頤把朝廷重臣給抓了之後,頓時怒不可遏,當即吩咐劉公公:“你親自去請帝師進宮,再派人去傳廣陵王進宮。廣陵王來了之後,不必進殿通報,讓他在殿外候著。”
    北齊帝前前後後想明白了,趙頤讓他徹查刺殺的案子,不過是在為賢王的案子做鋪墊,為的就是除掉賢王的左膀右臂。
    偏偏北齊帝挑不出半點錯。
    因此,他將趙頤晾在殿外,也算是一種懲處。
    北齊帝雙手背在身後,臉色陰鬱的在殿內來回踱步。
    不知過了多久,他聽見殿外傳來內侍向帝師請安的聲音。
    北齊帝抬頭望去。
    殿門開了。
    帝師緩緩地踏進殿內,隻穿著一件銀絲繡祥雲暗紋的青色衣衫,卻盡顯他清雅高曠的氣度,與這金碧輝煌,雕欄玉砌的皇宮格格不入。
    他記不清是聽誰評說過帝師,大抵是那句評語將帝師形容得很貼切,所以至今還記得。
    【滿身清輝了如雪,不著人間一點塵。】
    哪怕帝師在官場沉浮多年,依舊沒有被世俗浸淫。
    不過短短半個月沒有見到帝師,北齊帝卻覺得有半年之久。
    “帝師,朕聽說你這段時間在國寺禮佛。”北齊帝微微皺眉,帝師往年隻是在國寺小住幾日,今年似乎去國寺去得頻繁了一些:“二十多年前,你遇見虛清大師,與佛門結緣。如果不是朕還未坐穩皇位,又有心想要攻打大周,恐怕你早就皈依佛門了。”
    “咳咳……”帝師低咳幾聲:“陛下,微臣近來身體抱恙,方才去國寺清修。這兩日稍稍好轉了一些,便回府調養。”
    北齊帝仔細打量帝師,這才發現他的嘴唇毫無血色,整個人清減了不少。
    “你身子不適,為何不派人告訴朕?你在寺裏吃些素菜淡飯,如何能養好身子?朕待會派一位太醫去帝師府,好好給你調養身子骨。”北齊帝關心了幾句,方才步入正題:“你應該聽說過今日都城發生的大事,朕喚你進宮,便是想聽聽你的意見,該如何處置廣陵王。”
    他本來打算等趙頤結了馮之煥的案子,再殺了趙頤。
    可他終究是忌憚大周,所以請帝師進宮拿主意。
    如何名正言順治趙頤的罪,堵住大周的嘴。
    “廣陵王犯了事?”帝師不解,詢問道:“陛下是指廣陵王擅自殺了監察禦史?還是他繞過您,繞過三法司,抓走幾位大臣,犯了僭越之罪?”
    北齊帝被問住,心下遲疑,究竟要不要將賢王犯的事告訴帝師。
    “按照律令,凡是犯下僭越之罪,輕則充軍,重則斬立決。即使廣陵王身為皇嗣,也該按照律令處置。”帝師正言厲色:“否則,一旦開了這道口子,其他皇子皇孫也學著廣陵王,今日抓一個,明日殺一個,豈不是亂了朝綱?”
    北齊帝聽了帝師鐵麵無私的話,把賢王犯事的話頭,又藏進肚子裏。
    他擔心帝師知道了,也會要求他按照律令處置賢王。
    “朕查明那幾個人犯的事,便下旨讓廣陵王抓人。”北齊帝一句話帶過,轉移了話題:“帝師,以北齊的國力攻打大周,能有幾成勝算?”
    喜歡上錯花轎嫁病弱權臣,被寵冠京城請大家收藏:()上錯花轎嫁病弱權臣,被寵冠京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