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玻璃大棚

字數:4436   加入書籤

A+A-


    在王大丫服侍下,在休息室睡了個午覺。
    神清氣爽起床後,已經快三點了。
    剛走出辦公室,李長順就喜滋滋走上來,興奮說道,“東家,剛才伊蓮娜小姐來電話了。
    她們四點多能趕回來,按照你說的價格,直接簽合同!”
    一旁的胡科長也很高興,握著他的手使勁搖了搖,“老弟,你可是給我們開了個好頭啊!
    下麵再談價格,我們心裏就有底了呀!”
    “嗨,大鵝人都是紙老虎,怕什麽嘛!”
    陳佑勾起嘴角,笑著說,“對了,長順,找養殖專家去看看那批黑豬,從中挑出最優秀的母豬,留下來給大黑配種。
    嗯.....白皮豬裏也挑一些吧!”
    欸,大黑應該是最舒服的契約獸啦,後宮佳麗那麽多,還有洋母豬,真是便宜它啦!
    正好它也能彌補這一片防禦力量不足的缺點,真是一舉兩得。
    就是不知道大黑那麽聰明,會不會保護自己的幼崽呢?
    嗨,到時候再說吧,多想無益.....
    “好嘞東家!”
    李長順答應一聲,轉身就要去忙。
    陳佑又說道,“對了,打了電話讓製衣廠把李貴送來,順便告訴雪茹我今兒不回去吃飯了!”
    目送對方離開,他心裏又琢磨起來。
    黑豬肉雖然好吃,但也不至於賣那麽貴,還是得來些別的招兒。
    上輩子看了那麽多廣告,他自然知道營銷的重要性。
    倒是可以找個拍電影的來錄像,記錄大黑的生活,到時候什麽貴就給它吃什麽。
    用偽紀錄片製作成廣告,拿到國外電視台去播放,黑豬肉價格應該還能漲。
    嗯,就這麽辦!
    ......
    隨後陳佑和胡科長閑著無事,晃悠著到了大王村。
    烈日下,村口十幾個孩子正在嬉戲打鬧。
    在四九城周邊,大王村已經是最富裕村子了,可放眼望去,孩子們穿的衣服補丁摞補丁,光著腳丫子站在滾燙黃土地上。
    陳佑不由想起了上輩子一些往事,有些心酸。
    “以後會好的!至少現在能吃上飽飯了!”
    胡科長敏銳察覺了他的心情變化,勸說了一句。
    陳佑笑著點點頭,沒有說話。
    走著走著,兩人便到了村委大院外,這裏是村裏的曬穀場。
    放映員已經到了,正指揮著村民做準備工作,搭銀幕、架設放映機、連接擴音喇叭等等。
    現在農村沒有通電,還要攜帶小型發電機。
    陳佑還沒看過露天電影呢,頓時來了幾分興趣,往前走了兩步。
    仔細一看。
    嘿!
    那吆五喝六的放映員不就是許有德嘛!
    許大茂衣衫整潔,得意洋洋坐在板凳上,抱著個雞腿啃的正香。
    現在娛樂活動不多,放場電影都跟過節似的,放映員自然要照顧到位。
    他們雖然不能決定去哪個村子放電影,但確實能決定放幾部電影。
    招待不到位的村子,他們放一場就走,村裏也說不出來什麽。
    要不許大茂以後怎麽能隔三岔五拿些土特產回去呢,有點小權利,足以拿捏這些莊稼漢啦。
    陳佑皺了皺眉,最煩這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人了,不過這樣的太多了,他也沒太好的辦法。
    更何況這位還是小玲她爹呢,平時對自己尊敬有加,打罵不合適。
    “老許,大茂!”
    父子倆轉過頭,見著他也是一愣,忙迎上來陪著笑招呼,“陳爺\陳叔!”
    陳佑點點頭,皮笑肉不笑說,“你們軋鋼廠還跑這來放電影呢?”
    許有德臉上堆滿了笑容,“嗨,市裏人電影隊手不夠,為了農民兄弟的文化生活,咱們工人階級自然要獻上一份力!”
    “老許啊,這周圍幾個村子,基本都在我家廠裏打工,沒事照顧照顧!”
    許有德趕忙應承,“您吩咐了,咱肯定照辦,走大茂,一起搭把手,早點兒把場地布置好!”
    大茂張了張嘴,沒敢說啥,苦著臉上前幹活。
    王福生就在不遠處,叼著旱煙袋走了過來,語氣很是意外,“你和許放映認識啊?還是你有麵子呀!
    這位除了收拾放映機,就沒見他動過手。”
    陳佑笑著搖頭,“老街坊了,我敲打過他了。不過估計用處不大,這人雞賊的很,總能想到辦法拿捏人。”
    “哼,他要是敢過分,村裏多的是愣頭青!”
    王福生眼中寒光一閃即逝,又恢複了那老農模樣,“你今兒這麽閑?待會留下喝兩盅!”
    “您老的酒我可不敢喝!”陳佑挑著眉調侃一句,“晚上一起到罐頭廠吃吧,整好要招待大鵝考察團,您老來坐鎮一下!”
    大丫是王福生侄女,兩人啥情況他可是一清二楚。
    聞言他瞪著眼,沒好氣說,“得了便宜還賣乖!你們廠廚子也不行啊,還不如老八手藝好呢!”
    陳佑撇撇嘴,上次在大王村吃飯,主要是食材好,老八廚藝也不咋地。
    “拉倒吧!我特意調了個大廚來,魯菜大拿,待會讓老八去後廚瞧瞧去,整好也偷學兩手!”
    閑扯兩句,陳佑打發了胡科長,將王福生拽到了一邊。
    之前他就想搞大棚蔬菜了,在國外問了一圈,才知道現在塑料薄膜還做不到這種程度。
    不過玻璃大棚技術早已經成熟了,國內的玻璃不行,於是他上次在國外定了一批,最近應該就能到港口。
    他準備在大王村、秦家村和梁家村都建一些,讓村民們增加些收入,自家冬天吃新鮮蔬菜也方便。
    北方天冷,四九城每年冬季好幾個月都沒有新鮮蔬菜上市。
    每年十一月,居民都要采購冬儲菜,保證冬季食用。
    大白菜不僅便宜,放在地窖中幾個月都不會壞,自然是首選。
    一個冬天都吃白菜,可想而知有多麽痛苦。
    陳佑遞過去一本小冊子,“玻璃暖棚好處不少,但是也挺麻煩,這裏是注意事項,你要覺得沒問題,我讓人把東西送來。”
    小冊子上記載了玻璃注意事項,是他在國外找專家,根據四九城情況寫的。
    比如遇到寒潮同樣需要生火加溫,夜間還要在玻璃房上加蓋草簾保溫等等。
    反季節蔬菜古已有之,漢代就有了明確記載。
    夯土搭建暖房,日夜生火加溫,冬季種植蔥、韭菜、黃瓜等,專供皇室。
    大王村也有這樣的暖房,限於技術,產量很低。
    這些蔬菜不會流入市場,價格太高,一般人也吃不起。
    去年冬天還給陳家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