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聯合督查組組
字數:5148 加入書籤
青坪區區政府大樓,王一帆的辦公室飄著龍井茶的清香。
她坐在紫檀木辦公桌後,手中捏著績效目標責任書,眉頭緊鎖。
"楊主任,年底的績效督查,最好提前搞。"王一帆突然開口,政府辦主任楊明遠正低頭記錄,筆尖在紙上遊走如飛。
"提前到什麽時候?"楊明遠抬頭,眼鏡後目光銳利。
"下周一啟動,十月底前完成。"王一帆將責任書往桌上一拍,"要給各部門敲敲警鍾,別等年底才臨時抱佛腳。"
楊明遠翻開台賬本:"區長,這涉及42個部門,300多個項目……"
"我知道。"王一帆起身踱步,高跟鞋敲在地磚上發出清脆聲響,"所以要聯合督查,形成合力。"
"我建議由督查室牽頭。"楊明遠合上本子,"聯合發改局、財政局、人社局、組織部、紀委,成立專項小組。"
"組長人選呢?"王一帆停在窗邊,俯瞰著區政府廣場。
"金霖爀。"楊明遠脫口而出,"三小事故處理得當,和各部門協調能力也比較強。"
王一帆沉默片刻,轉身時陽光正好灑在她肩頭:"就他吧。讓督查室擬個方案,下午三點開會討論。"
下午三點,區政府會議室座無虛席。金霖爀坐在楊明遠旁邊,麵前攤開督查方案初稿。
"這次督查重點是什麽?"財政局李局長發問。
"資金使用效率。"王一帆豎起一根手指,"每筆錢都要查到項目落地。"
"人社局負責幹部考核。"楊明遠接話,"特別是窗口單位的服務滿意度。"
"紀委全程監督。"王一帆掃視全場,"誰要是敢搞形式主義,直接問責。"
金霖爀舉手:"建議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確保結果公正。"
"可以。"王一帆點頭,"方案細化後報我審批。"
會後,金霖爀回到督查室,周穎和葉馨蘭已經等著了。
督查室的白板上,金霖爀用紅色馬克筆寫下四個大字:“精準督查”。周穎和葉馨蘭站在兩側,麵前攤開各部門績效目標清單。
“民生組負責教育、醫療、社保。”金霖爀將文件分給周穎,“重點查資金落實和政策執行。”
“城建組跟我去查工程質量和進度。”葉馨蘭拿起安全帽,“特別是老舊小區改造和汙水處理廠。”
“經濟組由發改局牽頭。”金霖爀轉向李局長,“重點查招商引資和稅收完成情況。”
“文旅組……”他頓了頓,“讓文旅局的張科長帶隊,查旅遊項目開發和文化遺產保護。”
周穎舉手:“鄭衛的外甥陳建軍,在汙水處理廠項目……”
“暫時不碰。”金霖爀合上文件,“但要讓鄭主任知道,我們盯著呢。”
幾人又忙碌了一周。
十二月二十二日,督查結束,金霖爀帶著材料,跟著區政府辦主任和督查室主任向王區長匯報:“42個部門,發現31個問題,整改28個,3個移交司法。”
王一帆點頭:“不錯。”
“但……但鄭衛那邊……”金霖爀猶豫。
“鄭衛?”王一帆冷笑,“他外甥的事,我知道。”
“那……”
“督查室隻管查。”王一帆敲著桌子,“其他的,我來處理。”
除了這個任務,見督查室兵強馬壯的王區長,還另外交代了活兒。
區政府督查室,金霖爀站在白板前,手中紅筆在“招商引資暗訪計劃”上勾畫。
周穎坐在電腦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企業名單。
“周穎留守,處理緊急文件。”金霖爀轉頭對葉馨蘭和兩個年輕人說,“馨蘭帶小張、小李,我們出差。”
葉馨蘭點頭:“目標企業名單整理好了?”
“重點查近三年落地的外資企業。”金霖爀將文件遞給小張,“特別是稅收優惠和土地政策兌現情況。”
小李舉手:“如果遇到阻撓怎麽辦?”
“隨機應變。”金霖爀合上筆記本,“但要有底線,不能違規。”
十二月的最後一周,金霖爀一天要跑五六家企業。
有的是重在關心,替他們解決問題。
有的是已經收到線索,虛假列支和套取政府補貼資金。
對這幾個公司,金霖爀放在最後一天,作為收尾,也可以用前麵的幾天來迷惑這幾家問題公司。
第一站,青坪電子科技產業園。金霖爀一行人走進氣派的大廳,前台小姐笑容可掬:“請問有預約嗎?”
“我們是區政府督查室。”葉馨蘭亮出證件,“找王總。”
王總聞訊趕來,西裝革履,滿臉堆笑:“金主任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王總的德方合作夥伴,聽說技術很先進?”金霖爀環顧展廳,“能帶我們看看生產線嗎?”
生產線上一塵不染,機器人手臂精準焊接。小張突然蹲下,撿起一塊電路板:“王總,這生產日期是去年的?”
王總臉色微變:“這是……這是樣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樣品需要打生產日期?”葉馨蘭掏出手機拍照,“我們會核實。”
第二站,綠野生態農業園。大棚裏,番茄長勢喜人,但金霖爀發現土壤板結嚴重。
“李總,這土壤檢測過嗎?”他捏起一撮土。
“檢測過,符合有機標準。”李總遞上報告。
“那為什麽用化肥?”小張在角落發現化肥袋。
“這是……這是給隔壁農戶的。”李總擦汗。
“隔壁農戶的地界在哪?”葉馨蘭打開衛星地圖,“這大棚外三米都是你的地吧?”
李總無言以對。
第三站,宏達汽車零部件廠。廠房裏,機器轟鳴,但工人們個個愁眉苦臉。
“張廠長,聽說有勞資糾紛?”金霖爀攔住一個工人。
“工資拖欠三個月了。”工人壓低聲音。
“金主任,這是誤會。”張廠長賠笑,“最近資金周轉……”
“誤會需要證據。”葉馨蘭亮出財務報表,“你賬戶上昨天剛進賬200萬。”
張廠長臉色煞白:“這……這是預付款。”
“預付款為什麽不發工資?”小李突然指著角落,“那堆退貨單怎麽回事?”
對於金霖爀幾人發難,在本地成立的、還依賴某些領導的關係來吃飯的公司,對區政府的人自然不敢得罪,畢竟還有不少款項被區財政卡著在。
出差最後一天,金霖爀在賓館整理報告。
葉馨蘭敲門進來,手裏拿著一遝文件。
“三家企業,兩家有問題。”她語氣沉重。
“還有一家呢?”
“光明製藥,真金白銀投了生產線。”葉馨蘭遞上照片,“他們還在研發新藥。”
金霖爀翻看照片,車間裏,科研人員聚精會神:“這才是真正的投資。”
“但另外兩家……”
“證據確鑿,準備移交。”金霖爀合上文件,“特別是綠野,涉及食品安全。”
十二月二十九日,區政府會議室,王一帆聽罷匯報,臉色鐵青。
“查得好!”她敲著桌子,“這些假投資、假合作,該曝光的曝光,該追責的追責。”
“但……但會影響招商形象。”政府辦主任楊明遠猶豫。
“我們要的是真投資,不是泡沫。”王一帆起身,“金霖爀,你擬個通報,全區警示。”
“另外,對於直接責任人,移交給紀委監委調查吧。”
金霖爀上任不到一個月,辦的兩個調查任務,已經整倒了兩撥人,四五個正處,七八個副處級,科級的就更多了。
在坊間名聲不太好,好聽的是政府的小紀委,難聽的就是王區長的走狗了。
金霖爀聽到了,隻覺得立威、殺威還不夠,還沒有徹底堵上那些人的嘴。
喜歡官道之摸魚王係統請大家收藏:()官道之摸魚王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