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枇杷庭深鎖舊詞
字數:2689 加入書籤
雲麓詞心錄·第十四章·枇杷庭深鎖舊詞
霜降前三日,煜明在西窗下整理舊稿,硯台裏的鬆煙墨凝著薄霜,筆尖剛觸到宣紙,忽有秋風掠過庭院,將簷角銅鈴撞出細碎的清響。他抬眼望去,那株枇杷樹的葉子已褪成蒼青色,枝椏間掛著幾串幹癟的果實,在暮色裏搖晃,像極了那年她鬢邊垂落的流蘇。
一、鷓鴣天·庭深夢淺
記得初至雲麓別業時,她總愛站在枇杷樹下讀書。春末夏初,新葉尚未完全舒展,陽光透過葉隙落在她月白的衣襟上,碎成點點金箔。煜明常於廊下研墨,看她踮腳采擷青果,裙裾拂過石階,驚起幾隻粉蝶。
“你瞧這樹,”她舉著半串枇杷轉身,唇角沾著未拭的墨漬,“歸有光寫庭中枇杷,道盡十年相思,咱們這株日後怕也要成了催淚的引子。”那時他隻當是戲言,未曾想七年後的霜降夜,真就對著空庭寫下“庭院枇杷映晚晴,相思無盡夢魂縈”。
此刻舊稿中飄落一片泛黃的箋紙,正是她手抄的《鷓鴣天》。字跡清瘦如竹枝,末句“枝下徘徊念舊情”旁,畫著小小的枇杷果。煜明指尖撫過紙麵,忽然聽見身後傳來細碎的腳步聲,轉頭卻隻看見竹簾被風掀起一角,露出滿庭月光。
二、阮郎歸·風搖葉底聲
那年深秋,她病中初愈,執意要與他共植花盟。庭院東隅的月季剛栽下,她便倚著石案填詞,硯台裏的墨汁被秋風吹得微瀾。“庭前老樹憶曾經,風搖葉底聲。”她忽然擱筆,望向那株已亭亭如蓋的枇杷樹,“待來年花開,咱們在樹下置個石幾,你作畫我題詩,可好?”
煜明記得自己笑著應下,卻不想這“來年”竟成永訣。此刻他站在當年植花的東隅,月季早已枯萎,石案上布滿青苔。秋風掠過枇杷葉,發出沙沙的聲響,恍若那年她填詞時的低語。“當年攜手共花盟,如今剩獨煢。”他喃喃自語,忽有一片枯葉落在石案,像極了她當年飄落的發絲。
暮色漸濃,煜明點燃石幾上的茶燈。茶湯在瓷盞中起伏,映著搖曳的燈影,恍惚看見她執盞淺笑:“這茶湯像不像那年在小旗亭喝的?你醉眼朦朧說要填詞,結果把‘薄醉’寫成‘薄翠’,倒也別致。”話音未落,茶煙已散,石案上隻剩他一人對影成單。
三、臨江仙·月冷舊階明
中元夜,煜明在庭中擺下兩副杯盞。月光如水,漫過石階,在枇杷樹幹上投下斑駁的影。他斟酒時手微微發顫,酒液濺在青磚上,洇出小小的圓斑,像極了她落淚時的模樣。
“念卿顏宛在,無語淚先傾。”他舉杯對月,忽然想起那年中秋,她倚著他的肩數星星,說自己最愛“一壺薄醉小旗亭”這句,“醉了便能在夢裏相見,多好。”那時他笑她癡,如今卻日日盼著醉裏相逢。
酒過三巡,忽有微風卷起落葉,在階前堆成小小的山。煜明恍惚看見她從月門走來,裙角掠過石階,帶起幾片枯葉。她停在枇杷樹下,指尖輕輕劃過樹皮,抬頭對他笑:“這樹又長高了呢。”他正要起身相迎,卻見月光忽然暗了幾分,再睜眼時,隻有幾片落葉飄在杯盞裏。
四、喝火令·望斷雁歸程
立冬那日,煜明在庭中徘徊至深夜。曉風殘月,寒意侵人,他望著南歸的雁陣,忽然想起她臨終前的叮囑:“莫要難過,我隻是先去小旗亭等你,待你填完新詞,咱們便在夢裏相聚。”
“猶記別時叮囑,言在耳邊縈。”他摸出懷中的銀哨,那是她親手所製,吹起來有清越的聲響。當年她總說:“聽見這哨聲,便知我在想你。”此刻他輕輕吹響,卻隻有風聲和著哨音,在空庭中回蕩。
“一壺薄醉小旗亭。望斷天涯,望斷雁歸程。”煜明望著天際,忽然看見遠處有燈火閃爍,像極了當年小旗亭的暖光。他踉蹌著走向月門,衣擺拂過枇杷枝椏,幾片枯葉落在肩頭,恍若她當年輕輕的一拍。
尾聲·詞骨裏的月光
五更天,煜明在書齋昏昏睡去。夢中,他又回到那年的小旗亭。她穿著鵝黃的裙衫,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擺著兩杯淡酒。“你看,”她笑著指窗外,“枇杷樹的影子映在牆上,像不像你畫的那幅《庭中夢影圖》?”
他正要開口,忽然聽見窗外傳來清越的哨聲。起身望去,隻見月光下的枇杷樹隨風搖曳,樹影在粉牆上晃動,竟真如他畫中那般,枝椏間藏著幾個小小的光斑,像極了她眼中的星光。
“煜明,”她忽然握住他的手,指尖帶著暖意,“莫要總在回憶裏徘徊,咱們的詞,該像這枇杷樹一樣,在時光裏紮根。”話音未落,夢已醒,書齋裏晨光初透,案頭的《鷓鴣天》稿紙上,不知何時落了片新鮮的枇杷葉,葉脈清晰,仿佛帶著故人的體溫。
煜明望著窗外的枇杷樹,忽然提筆蘸墨。筆尖懸在宣紙上方許久,終於落下:“庭深夢淺舊詞溫,枇杷影裏認啼痕。一壺薄醉終須醒,留得清光照月門。”墨跡未幹,忽有秋風穿簾,將案頭的舊稿翻到那頁《喝火令》,末句“怎解此離情”在晨光中微微發亮,像極了她離去那日,眼角未幹的淚痕。
從此,雲麓別業的枇杷樹下,多了一方石幾。每逢月夜,煜明便在此處填詞,案頭總擺著兩杯淡酒。一杯敬過往,一杯敬詞骨裏的月光。而那株枇杷樹,依舊在春秋更替中舒展枝椏,將年年的花開花落,都釀成了詞裏的清愁與慰藉。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