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楚地山行覓雅韻,靈犀詩語訴幽情

字數:3596   加入書籤

A+A-


    雲麓詞心錄·第二十六章:楚地山行覓雅韻,靈犀詩語訴幽情
    煜明自滬上歸來後,心間還縈繞著那片霧影裏的詩意,久久未能忘懷。閑暇時,他總愛翻出在上海記錄的詩詞筆記,那些或靈動或深沉的詞句,成了他回憶的珍寶。然而,他內心深處對遠方的探尋從未停止,對詩詞與自然交融之美的追求愈發強烈。
    一次偶然的機會,煜明在整理書架時,一本關於張家界天門山的畫冊滑落。畫冊中天門山那奇險峻秀的景色瞬間抓住了他的目光,雲霧繚繞的山峰、深不見底的峽穀、神秘莊嚴的天門山寺,還有那宛如通往仙界大門的天門洞,每一幅畫麵都仿佛在召喚著他。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句詩:“奇峰拔地入雲霄,霧繞仙山意韻飄。”這不正是天門山給他的第一印象嗎?當下,他便決定收拾行囊,奔赴天門山,去探尋那藏在山水間的詩詞雅韻。
    煜明獨自踏上了前往張家界的旅程。一路上,他望著車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心中滿是期待。當車子逐漸靠近天門山時,遠處那雄偉的山體映入眼簾,和畫冊中一模一樣卻又更加震撼。山峰高聳入雲,仿佛要衝破天際,山頂的雲霧如輕紗般繚繞,如夢如幻。他情不自禁地輕聲吟道:“遙望天門入九霄,白雲深處隱仙嶠。此身欲赴靈霄境,共與青山話寂寥。”
    到達天門山景區後,煜明買好票,乘坐纜車緩緩上山。纜車上升的過程中,他看到腳下茂密的森林像一塊巨大的綠色絨毯,陡峭的懸崖如斧劈刀削般直立,蜿蜒的山路在山林間若隱若現,這一切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煜明透過纜車窗戶,目不轉睛地欣賞著,心中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讚歎不已。此時,一陣微風吹過,帶著山林間特有的清新氣息,他靈感突發,掏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寫下:“纜車徐上入雲巔,翠影懸崖映眼前。風撫山林添韻致,詩心已醉畫中篇。”
    終於到達山頂,煜明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頓感神清氣爽。山頂上奇峰羅列,形態各異,有的像利劍直插雲霄,有的似老人靜坐沉思,還有的如仙女翩翩起舞。煜明漫步在山頂步道上,沉浸在這美景之中。走著走著,他來到了玻璃棧道。玻璃棧道建在懸崖邊緣,透過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深不見底的山穀,讓人膽戰心驚。煜明小心翼翼地踏上玻璃棧道,起初腳步還有些虛浮,但當他望向遠處的山巒,感受著山風拂麵,心中的恐懼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這壯麗景色的陶醉。他站在棧道上,極目遠眺,大聲吟誦道:“玻璃棧道半空懸,俯瞰深淵膽亦寒。但見青山延萬裏,豪情頓起賦詩篇。”
    離開玻璃棧道後,煜明朝著天門山寺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看到不少遊客拿著相機拍照,臉上洋溢著興奮與驚歎。當他來到天門山寺前,這座曆史悠久的寺廟散發著獨特的韻味。寺廟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寺內香煙嫋嫋,悠揚的鍾聲回蕩在山間,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煜明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寺廟,寺內的佛像莊嚴肅穆,每一尊都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他在寺廟裏緩緩踱步,欣賞著寺內的文物,感受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處偏殿的牆壁上,他看到一首前人留下的題詩:“古寺深山靜,禪音繞碧空。心中塵念淨,方覺佛緣濃。”煜明看後,心中若有所悟,自己不正是在這山水詩詞間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嗎?他默默記下這首詩,繼續在寺內參觀。
    從天門山寺出來,煜明朝著天門洞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的心情愈發激動,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關於天門洞的各種想象。當那巨大的天門洞終於出現在眼前時,煜明被深深震撼了。天門洞高懸於千尋素壁之上,南北對穿,拔地依天,宛如一道通天的門戶。洞壁陡峭,如斧削刀劈一般,仿佛是大自然用它的巨手特意打造而成。煜明望著天門洞,久久無法言語,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許久,他才緩緩吟出:“天門洞開天地驚,千尋峭壁映空明。仙門若許通幽境,願化清風伴月行。”
    煜明沿著陡峭的台階向天門洞攀登,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天門洞的雄偉與壯觀。周圍的遊客們也都被這神奇的景觀所吸引,紛紛駐足拍照留念,讚歎聲不絕於耳。終於,他登上了天門洞。站在洞內,山風呼嘯而過,帶來絲絲涼意。從洞內向外望去,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雲霧繚繞,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煜明閉上眼睛,感受著這大自然的饋贈,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此時,他想起了自己曾經讀過的一句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眼前的天門洞,不正是大自然這位偉大詩人寫下的壯麗詩篇嗎?自己雖不能完全參透其中的奧秘,但能親身感受這份震撼,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天門洞停留了許久,煜明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下山途中,他回想著在天門山的點點滴滴,那些奇特的山峰、驚險的玻璃棧道、寧靜的天門山寺以及震撼人心的天門洞,都給了他無盡的創作靈感。他決定將這次天門山之行的所見所感寫成一首長詩,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天門山的美。回到家中後,煜明閉門謝客,沉浸在創作之中。經過幾天的努力,他終於完成了這首名為《天門山行吟》的長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門山行吟
    初聞天門心已馳,千裏奔赴覓清詩。
    車近仙山驚望眼,峰插霄漢霧盈姿。
    纜車扶搖入雲際,翠穀懸崖展畫奇。
    棧道懸空驚膽魄,青山作伴韻如絲。
    古寺清幽禪音繞,佛像莊嚴意自癡。
    天門洞開驚天地,峭壁千尋映碧池。
    攀登險徑心懷敬,終至洞前情更馳。
    山風拂麵思無盡,遙看巒峰意若馳。
    歸來長憶此山景,筆落詩成韻未遲。
    願將妙語傳佳景,共賞仙山絕世姿。
    這首詩在詩詞愛好者的圈子裏流傳開來,大家對煜明的這首作品讚不絕口。有人評價說:“煜明此詩,將天門山的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不僅有如畫的美景,更有深刻的情感與思考,讀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還有人說:“從這首詩中,能感受到煜明對詩詞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他真的將自己融入了山水詩詞之中。”
    煜明的名聲也因此越來越大,許多詩詞愛好者紛紛與他交流創作心得。在一次線上詩詞交流活動中,煜明結識了一位名叫詩瑤的女子。詩瑤也是一位詩詞愛好者,她的作品清新婉約,充滿了細膩的情感。兩人在交流詩詞的過程中,發現彼此對詩詞的理解和感悟竟如此相似,仿佛遇到了知音。他們經常通過網絡分享自己的新作,互相點評、互相鼓勵。
    隨著時間的推移,煜明和詩瑤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感情也逐漸升溫。他們不僅聊詩詞,還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煜明會給詩瑤分享自己旅行中的趣事,詩瑤則會給煜明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好瞬間。有一次,煜明給詩瑤分享了自己在天門山的經曆,詩瑤聽得如癡如醉,她對煜明說:“你的描述讓我仿佛也到了天門山,那些景色在我腦海中栩栩如生。我真的好想去看看,去感受你筆下的那份震撼。”煜明聽後,心中一動,他說:“等有機會,我們一起去吧,我想和你一起在天門山上尋找詩詞的靈感,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詩瑤欣然答應。
    從那以後,煜明和詩瑤都在期待著能一起踏上這段充滿詩意的旅程。他們在詩詞的世界裏攜手前行,共同追尋著心中的那份美好。而天門山,也因為他們之間的約定,變得更加令人期待,仿佛在那山水之間,正孕育著一段浪漫而美好的故事,等待著他們去書寫。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