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竹徑幽思覓詩魂
字數:2252 加入書籤
雲麓詞心錄·第四十二章:竹徑幽思覓詩魂
夏雨初歇,雲麓山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中。煜明踏著濕潤的青石板路,往山間深處走去。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與草木的清香,蟬鳴在雨後的寂靜裏顯得格外清亮。轉過一道彎,一片蒼翠的竹林豁然出現在眼前,竹枝被雨水洗得發亮,竹葉上的水珠不時滴落,在地上濺起小小的水花。
望著這片清幽的竹林,煜明想起古人常以竹喻君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詩意。正思索間,忽聽得竹林深處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那聲音婉轉空靈,仿佛帶著竹林的清氣,絲絲縷縷鑽進耳中。煜明好奇心起,循著笛聲往竹林深處走去。
竹林間的小徑蜿蜒曲折,煜明踩著滿地的竹葉,小心翼翼地前行。穿過一片茂密的竹叢,他看見一個身著青衫的年輕人正倚著一棵老竹,手持竹笛吹奏。年輕人神情專注,笛聲與竹林的風聲、蟲鳴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美妙的自然樂章。
一曲終了,年輕人這才發現煜明,微微一愣後,微笑著起身行禮:“不知兄台到來,失禮了。”煜明連忙回禮:“是我冒昧打擾,方才聽到笛聲,實在美妙,忍不住循聲而來。”年輕人笑道:“能得兄台欣賞,也算這笛聲有幸。我名子墨,常來這竹林吹笛,今日得遇知音,實在難得。”
兩人在竹林間尋了塊幹淨的大石坐下,煜明望著四周的竹林,感慨道:“這竹林清幽雅致,子墨兄在此吹笛,倒讓我想起一句‘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隻是今日是笛聲代替了琴聲。”子墨眼睛一亮:“兄台好文采!這竹林確實是個靜心的好地方,每次來此,都能讓我忘卻塵世煩惱。我也有一首拙作,還望兄台指教。”說罷,輕輕吟道:“翠影搖風竹韻長,幽篁深處隱清商。笛聲散入雲霄去,不惹人間半點忙。”
煜明聽後,擊掌讚歎:“好詩!好一個‘不惹人間半點忙’,將這竹林的閑適與超脫展現得淋漓盡致。我也來湊個熱鬧。”他略一思索,吟道:“雨過修篁韻更清,笛聲嫋嫋伴雲行。心隨竹影隨風遠,拋卻浮名自在生。”
子墨拊掌大笑:“妙哉!妙哉!兄台此詩,與我所想竟不謀而合。看來我們今日相遇,真是詩詞有緣。”兩人相視而笑,隻覺相見恨晚。
正談得興起,天空又飄起了細雨。細密的雨絲穿過竹葉,灑在兩人身上。子墨笑道:“這雨來得正巧,我們何不就在這雨竹之下,再賦詩幾首?”煜明欣然應允。
子墨望著雨中的竹林,吟道:“細雨絲絲入竹叢,青竿滴露韻無窮。風搖玉葉添詩趣,墨染雲箋寫雅衷。”煜明聽後,沉思片刻,也吟道:“雨叩幽篁曲韻揚,竹搖清影舞霓裳。閑情付與詩和雨,一任心舟泛墨香。”
兩人在雨中吟詩,渾然忘卻了時間。雨漸漸停了,陽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竹林裏的空氣愈發清新,泥土與竹子混合的清香讓人沉醉。
子墨起身,從隨身的布袋中取出一壺茶,又拿出兩個陶製茶杯,說道:“這是我自己采製的竹露茶,用竹露泡製,別有一番風味,兄台嚐嚐。”他將竹壺中的熱水注入茶杯,茶葉在水中舒展,嫋嫋茶香飄散開來。
煜明接過茶杯,輕抿一口,隻覺茶水清冽甘甜,還帶著淡淡的竹香,不禁讚道:“好茶!好茶!這竹露茶,竟比那瓊漿玉液還要美妙。”子墨笑道:“能得兄台喜歡就好。我常想,這茶與詩詞一般,都需要用心去品味,才能體會其中真味。”
兩人一邊品茶,一邊暢談詩詞。從李杜的豪放飄逸,到柳永的婉約細膩;從蘇軾的豁達灑脫,到李清照的清麗婉轉,無所不談。說到興起處,兩人或撫掌大笑,或搖頭歎息,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詩詞與彼此。
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暗。夕陽的餘暉透過竹林,灑下一片金黃。煜明望著天邊的晚霞,心中湧起一絲不舍,說道:“今日與子墨兄相聚,實在是暢快淋漓。隻是天色已晚,我也該下山了。”
子墨也有些不舍,但他知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說道:“今日得遇兄台,實乃我之大幸。日後若有機會,還望能與兄台再次相聚,共賞這竹林美景,同賦詩詞雅韻。”說罷,他拿起竹笛,吹奏了一曲送別之調。悠揚的笛聲在竹林間回蕩,為這短暫的相聚畫上了一個詩意的句點。
煜明踏著夕陽的餘暉,緩緩走出竹林。身後,子墨的笛聲漸漸遠去,但那清脆的竹韻、香醇的茶味、美妙的詩詞,還有這份君子之交的情誼,卻永遠留在了他的心中。他知道,在這雲麓山中,因為詩詞,他又收獲了一段珍貴的回憶,而未來,也必將還有更多的詩意邂逅在等待著他。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