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墨香染歲月,文韻伴征途
字數:2421 加入書籤
雲麓詞心錄·第五十四章:墨香染歲月,文韻伴征途
深秋的雨絲斜斜掠過圖書館的玻璃幕牆,煜明握著剛借閱的《茅盾文集》在窗邊落座。雨水將窗外的梧桐樹洗得發亮,葉片上滾動的水珠讓他想起詩中“雨打芭蕉葉帶愁”的意境,隻是此刻他心中滿是求知的暢快,並無半分愁緒。翻開書頁,油墨香混著潮濕的空氣撲麵而來,扉頁上“生活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大書”的批注,不知是哪位讀者留下的,卻與他的心境不謀而合。
正當他沉浸在《林家鋪子》細膩的社會描寫中時,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從鄰座傳來。轉頭望去,一位鬢角斑白的老者正小心翼翼地將泛黃的筆記本放入帆布包,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蠅頭小楷,邊緣還夾著幾片幹枯的銀杏葉。煜明注意到老人桌上擺著的《魯迅全集》,書頁間夾著不同顏色的便簽,好奇心驅使他輕聲問道:“老先生,您也喜歡魯迅的作品?”
老人推了推老花鏡,眼中閃過一抹光亮:“何止是喜歡,這些文字讀了一輩子,每次翻開都像在和老友對話。”說著,他翻開《野草》,指著“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一段,感慨道,“年輕時讀覺得晦澀,經曆過人生起伏才明白,這字字句句都是對生命的叩問。”
兩人的交談從魯迅延伸到整個現代文學,老人自稱退休教師老陳,退休後幾乎每天泡在圖書館。“我常和孩子們說,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要在文字裏照見自己。”老陳翻開隨身筆記本,上麵工整記錄著不同時期的讀書筆記,其中一段寫道:“文字如舟,渡人渡己。”煜明被這份堅持深深觸動,主動提出希望能向老人請教讀書方法。
此後的周末,圖書館三樓靠窗的角落成了兩人的“固定據點”。老陳帶著煜明精讀《子夜》,分析茅盾如何用經濟視角解剖社會;教他品味巴金《隨想錄》中直麵自我的勇氣。“讀書要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剖開表象,才能觸及內核。”老陳說著,將自己批注的《朝花夕拾》遞給煜明,扉頁上“溫故知新,常讀常新”八個字蒼勁有力。
一個寒潮突襲的傍晚,煜明在借閱區尋找高爾基的《在人間》時,意外發現書架間蜷縮著個年輕女孩。她穿著快遞員製服,正就著手機電筒的光閱讀《平凡的世界》,凍得發紅的手指在書頁間輕輕摩挲。煜明想起自己初入職場時,在地鐵上捧著kinde讀書的日子,便主動將手中的暖手寶遞給她:“這裏光線不好,去那邊的閱讀區吧。”
女孩名叫小夏,白天送快遞,晚上來圖書館學習。“孫少安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我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煜明想起老陳教他的讀書方法,將自己整理的讀書筆記分享給小夏,兩人約定每周互相推薦一本書。
圖書館的冬夜總是格外靜謐。某個加班後的夜晚,煜明帶著疲憊的身軀來到圖書館,意外撞見澤宇正在角落翻譯泰戈爾的詩集。“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澤宇輕聲念著詩句,轉頭笑道,“白天做程序員敲代碼,晚上翻譯詩歌,這種反差感讓我覺得生活特別有意思。”兩人聊起現代社會中精神追求的意義,澤宇指著窗外霓虹閃爍的寫字樓:“我們就像在鋼鐵森林裏尋找螢火蟲的人,而文字就是那點點微光。”
元旦前夕,圖書館舉辦“經典與現代”讀書分享會。煜明帶著精心準備的《茅盾作品中的時代烙印》走上講台,老陳坐在第一排頻頻點頭;小夏分享《平凡的世界》如何激勵她堅持學習,台下不少聽眾紅了眼眶;澤宇則別出心裁地用代碼解讀詩歌韻律,引發陣陣驚歎。
分享會結束後,眾人圍坐在暖爐旁。老陳翻開嶄新的筆記本寫下:“文字無界,書香長存。”小夏將自己寫的小詩《快遞車與圖書館》貼在留言牆上:“車輪碾過街巷,書頁翻過星辰兩個世界,同一片月光。”煜明望著窗外飄起的初雪,突然想起老陳說過的“文字如舟”,此刻他終於明白,這葉輕舟不僅載著知識,更承載著不同人生在書海中相遇的溫暖。
新的一年,煜明的書單又添了許多新書。他開始嚐試創作散文,將工作中的感悟、讀書的體會化作文字。在一篇題為《圖書館的四季》的文章中,他寫道:“春看柳絮飄進書頁,夏聽蟬鳴伴讀,秋拾落葉夾入筆記,冬賞初雪映照著文字的溫度。這裏不是逃避現實的港灣,而是讓我們積蓄力量、重新出發的起點。”
某個深夜加班後,煜明再次走進圖書館。空蕩的大廳裏,值班館員正在整理書架,頂燈灑下柔和的光暈。他取下一本未讀完的《魯迅雜文集》,扉頁上不知何時被人寫了句:“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這句話像一記重錘敲在心頭,他忽然意識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讀書不僅是個人的修行,更是一種對抗浮躁的力量。
窗外的城市燈火依舊璀璨,煜明翻開書頁,在泛黃的紙頁間繼續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光。他知道,這條與書相伴的道路沒有終點,而每一次閱讀、每一場交流,都在為生命增添新的色彩。在雲麓詞心的指引下,他將帶著這份對文字的熱愛,在人生的征途上繼續前行,讓墨香染透歲月,讓文韻陪伴一生。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