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苗寨銀韻鑄詞心
字數:4022 加入書籤
第七十八章:苗寨銀韻鑄詞心
青岩古道的晨霧還未散盡,煜明的青驄馬已踏著斑駁苔痕踏入了苗嶺深處。山嵐如紗,將錯落有致的吊腳樓籠在一片淡青水墨之中,簷角銀鈴隨山風輕晃,叮咚聲裏仿佛藏著千年未改的韻律。他抬手撫過腰間的《雲麓詞稿》,指尖觸到扉頁上淺刻的“詞心”二字,忽然想起三日前在水巷畔遇見的老匠人——那雙手在木雕上遊走時,竟與他填詞時筆落驚鴻的姿態別無二致。
轉過三道彎,眼前豁然開朗。青石板鋪就的市肆沿著山勢蜿蜒,木樓上垂下的靛藍染布在風裏舒展,像一片流動的天空。最醒目的是街角那爿銀飾鋪,簷下懸著的銀鈴串足有一人高,陽光穿過鏤空的牡丹紋銀片,在地麵投下細碎的光斑,恍若星河落了人間。煜明駐足時,正見一位少女坐在門檻上,膝頭擱著半成的銀冠,手中鏨子在月光般的銀片上起落,叮叮當當的聲響竟暗合著某種韻律。
“公子可是來尋銀飾?”少女忽然抬眼,腕間銀鐲相撞發出清越之聲。她頭戴藍巾,邊緣繡著細碎的銀線,在陽光下流轉著微光,正應了那句“藍巾覆首韻悠長”。煜明這才注意到她素白的衣袂上繡著銀線勾勒的蝴蝶,展翅欲飛的姿態與案頭未完工的銀飾紋樣別無二致。
“在下路過此地,見姑娘手藝精妙,冒昧駐足。”煜明抱拳,目光落在她案頭的銀冠上,剔透的琉璃嵌在鏨刻的雲海之間,銀片邊緣鏨著細密的回紋,細看竟是苗族古歌裏的傳說。少女指尖輕輕劃過銀冠上的鳳凰尾羽:“這是阿娘臨終前教我的‘百鳥朝鳳冠’,每片羽毛要敲足九九八十一下,方能顯出水波流轉之態。”
說話間,她取過一旁的銀簪,簪頭是朵半開的木槿花,花瓣上鏨著極細的雨絲紋:“苗家銀飾,紋裏藏著故事,鏨刀下刻著光陰。就像這‘雨打木槿’,講的是祖先遷徙時,木槿花在暴雨中護佑族人的傳說。”煜明忽然想起昨夜在驛館讀到的詩句:“素手輕調銀器巧,朱唇微抿匠心彰”,此刻見少女專注的模樣,方知這匠心二字,原是藏在每一道細微的鏨痕裏。
市肆漸漸熱鬧起來,苗家婦人挎著竹籃走過,銀飾相撞聲如珠落玉盤。少女起身時,衣擺上的銀鈴串發出清響,腰間垂著的銀腰鏈刻著連綿的山紋,正是苗嶺的輪廓。“我叫阿銀,這鋪子是阿爹留下的。”她指著樓上的木牌,“‘銀月坊’三個字,還是阿爹用鏨刀刻在木板上的。”
煜明隨她上樓,見滿牆掛著的銀飾在陽光裏閃爍,竟似將星辰摘了來,細細綴在銀片之上。最顯眼的是中央那幅銀製屏風,鏨刻著苗族古歌裏的十二道遷徙曆程,人物衣袂上的銀穗隨著風擺動,仿佛能聽見遠古的歌謠。阿銀輕輕觸碰屏風上的某個紋樣:“這道‘渡清江’,阿爹說當年爺爺為了刻好浪花紋,在江邊看了三天三夜的水勢。”
說話間,樓下傳來喧鬧聲。幾個外鄉商人模樣的人走進鋪子,其中一人拿起案頭的銀鐲,大聲道:“這花樣太舊,不如刻些西洋來的玫瑰,保管好賣!”阿銀的手在屏風上頓住,眼底掠過一絲黯然:“這些紋樣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每一道都連著山那邊的故事。”
煜明看著她指尖撫過屏風上被歲月磨得發亮的銀紋,忽然想起自己在詞稿上反複推敲的平仄——所謂傳承,不正是這樣在時光裏千錘百煉的堅守?他取出隨身攜帶的狼毫,在窗邊的木桌上鋪展開宣紙,墨香混著銀飾的清冽氣息,在空氣中流轉。筆落時,腦海中浮現的正是阿銀鏨刻銀冠的模樣:“素手輕調銀器巧,朱唇微抿匠心彰。”
“公子這是……為我寫詩?”阿銀湊過來,眼尾的銀飾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煜明點頭:“見姑娘鏨銀如作詞,每一道紋樣都是平仄,每一次錘打都是韻腳,倒像是把千年的光陰都熔進了銀裏。”阿銀的臉忽然紅了,低頭看著自己粗糙的手掌:“阿爹說,手越糙,銀器越亮。可如今……”
她的聲音漸漸低下去,望向樓下那幾個外鄉商人正在討價還價,要將傳統的魚紋銀鎖改成西洋花紋。煜明忽然想起水巷畔的老木雕匠,臨終前握著他的手說:“年輕人,老手藝就像河裏的水,得有人接著往前流啊。”此刻看著阿銀眼中的迷茫,他忽然明白,自己的詞心與這苗寨的銀藝,原是同出一源——都是用時光熬出來的執念。
午後的陽光斜照進鋪子,阿銀取出一套銀製茶具,壺身鏨著“雲海飛歌”的紋樣,倒茶時,銀壺與瓷杯相碰,發出清越的聲響。“這是阿爹打的‘高山流水壺’,每一道波紋都照著雷公山的形狀。”她說話時,指尖輕輕摩挲著壺柄上的銀紋,仿佛在撫摸時光的紋路。煜明忽然想起《雲麓詞稿》裏那闕《鷓鴣天》,寫的正是匠人之心:“鏨刀落處見真章,銀光流轉韻悠長。”
兩人正說著話,忽聞街角傳來一陣喧嘩。幾個穿著校服的苗族少年跑過,其中一人抱著個筆記本,上麵畫著改良版的銀飾設計圖:“阿銀姐,我們老師說可以把苗繡紋樣和現代首飾結合,你看這樣好不好?”阿銀接過本子,眼睛一亮:“這個銀蝶發夾用了古歌裏的蝴蝶媽媽紋樣,卻做成了展翅的模樣,倒像是老故事長出了新翅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少年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學校裏的手工課,說他們如何用3d打印技術製作銀飾模型,卻又堅持在關鍵處保留手工鏨刻的痕跡。阿銀忽然笑了,眼尾的銀飾跟著泛起光:“阿爹臨終前說,銀飾就像苗家的歌,調子是老的,可唱的人得帶著新的心思。”她轉頭對煜明說:“公子你看,原來傳承不是守著舊物不放,而是讓老手藝在新人手裏活過來。”
暮色漸起時,市肆的燈籠次第亮起,銀飾鋪的簷角掛著的銀鈴串在晚風中叮咚作響,恍若千年未改的節拍。阿銀站在櫃台後,正在給一個少女試戴新打的銀項圈,項圈上鏨著半開的木槿花,花蕊處嵌著一顆細小的琉璃,在燈火下流轉著彩虹般的光。煜明忽然想起午後看見的場景:阿銀教少年們鏨刻紋樣,自己的手覆在少年們的小手上,帶著他們感受鏨刀落下的力度——那姿勢,多像詞人口授平仄時,握著初學者的手在紙上畫著韻腳。
夜市漸漸熱鬧,賣酸湯魚的攤子飄來鮮香,蘆笙的聲音在遠處響起。煜明坐在銀月坊的二樓,看著樓下阿銀與少年們笑鬧的場景,忽然覺得這苗寨的銀飾與自己的詞章,原都是時光裏的星子,需要有人用真心去擦亮。他取出筆,在新的宣紙上落下字跡,這次寫的是《青玉案·苗寨銀藝》:
“藍巾素手銀輝度,鏨刀落、光陰駐。百鳥朝鳳雲路阻,雨絲木槿,山紋江渡,都在銀花處。
少年笑指新圖賦,老藝新芽共春暮。夜市燈紅笙管訴,銀鈴輕晃,詞心暗許,同赴時光旅。”
寫完後,他將詞稿折好,遞給正在上樓的阿銀。少女借著燭光讀著,忽然抬頭:“原來公子的詞心,和我們的銀藝一樣,都是要讓老故事在新日子裏開花的。”煜明點頭,望向窗外,見山腳下的吊腳樓裏,星星點點的燈火次第亮起,像散落的銀飾綴在夜幕上——這千年未改的苗嶺,終究會在新一代的手中,綻放出新的光華。
夜深時,阿銀取出父親留下的銀製煙杆,煙杆上鏨著“傳承”二字,邊角已被磨得發亮。她輕輕擦拭著煙杆,對煜明說:“阿爹走的時候,說這銀飾鋪就像苗家的歌,隻要還有人願意聽,願意唱,就不會斷。如今有這些孩子,還有像公子這樣懂的人,我便不怕了。”
煜明望著案頭那盞銀燈,燈芯跳動的光映在阿銀的藍巾上,映出細碎的銀線光芒。他忽然明白,所謂傳承,從來不是孤獨的堅守,而是像這銀燈的光,一盞點亮一盞,一代傳給一代。就像他的詞,在千年後仍有人吟誦,而苗寨的銀藝,也會在新的時代裏,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華。
次日清晨,煜明啟程時,阿銀送給他一隻銀製的蝴蝶書簽,翅膀上鏨著“雲麓詞心”四個字。“這是用新學的3d打印技術打的模型,卻手工鏨了紋樣。”她笑著說,“就像公子的詞,平仄是老的,情意卻是新的。”
青驄馬踏碎晨露,煜明回頭望時,銀月坊的銀鈴還在風中輕響,阿銀的身影與滿牆的銀飾在晨光中漸漸模糊,卻又格外清晰。他知道,這一趟苗寨之行,他不僅遇見了銀藝佳人,更遇見了傳承的真意——原來詞心與匠心,從來都是相通的,都是要用時光去打磨,用真心去守護,讓古老的韻律在新的歲月裏,繼續流淌出動人的篇章。
山風掠過,帶來遠處蘆笙的曲調,煜明摸著懷中的銀蝶書簽,忽然覺得,這一路的詞心之旅,原是一場與時光的對話,而每一次相遇,都是時光饋贈的韻腳,讓《雲麓詞心錄》在歲月的長卷上,寫下更加動人的章節。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