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對技術人才的渴求
字數:4520 加入書籤
“黑風牌二八大杠”的誕生,像往河口鎮這鍋熱油裏又狠狠澆了一瓢涼水,炸得整個根據地都滋滋作響。
自行車這玩意兒太提神醒腦了!
有了它,通訊員跑得飛快,偵察兵溜得賊遠,就連後勤運送零碎物資都利索了不少。
林好趁熱打鐵,兵工廠、被服廠、甚至一個專門處理堆積如山土豆的“土豆粉條廠”都相繼掛牌開張。
一時間,河口鎮外圍的空地上,叮叮當當,機器轟鳴,人聲鼎沸,頗有幾分工業革命的糙版氣象。
然而,熱火朝天的景象沒持續幾天,新的麻煩就找上門了。
“大帥!不行啊!真不行!”
兵工廠臨時搭建的棚子裏,王大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蒲扇般的大手拍得桌子砰砰響。
“那幾台從小鬼子倉庫裏掏出來的車床、鑽床,擺在那兒好看是好看,可咱們寨子裏,攏共就老陳一個人勉強會擺弄!”
“其他人大字不識幾個,連左右都分不清,你讓他們去摸那些鐵疙瘩?那不是糟蹋東西嘛!搞不好還得把自個兒手給絞進去!”
他指著角落裏幾台蒙著油布的機器,滿臉的肉疼和無奈。
旁邊的陳博文推了推眼鏡,鏡片上沾著油汙,臉色也有些疲憊。
“大帥,彪哥說的是實情。”
“現代工業生產,對工人的技術要求很高。不是光有力氣就行。”
“我現在既要負責武器研發,又要指導生產,還要研究那些繳獲的化學試劑…實在是分身乏術。”
他指了指自己,“我一個人,掰成八瓣也不夠用啊!”
林好看著眼前這倆一個急赤白臉,一個冷靜訴苦,心裏也跟明鏡似的。
工業化不是喊口號,更不是光靠他腦子裏的【萬物皆可盤】就能憑空變出來的。
機器是骨架,能源是血液,那技術工人就是神經!
沒有合格的工人,再好的機器也是一堆廢鐵。
“缺人…缺技術人才…”林好手指敲著桌麵,眼神銳利起來,“那就自己培養!”
“培養?”王大彪愣了愣,“咋培養?找誰教?”
“咱們自己教!”林好斬釘截鐵。
“我決定,在根據地裏,立馬開辦兩個班!”
“一個叫‘掃盲班’!不管男女老少,願意學的都來!先從認識字、會算數開始!這是基礎!”
“另一個叫‘技工班’!挑些腦子靈光、肯吃苦的年輕人,係統地學技術!鉗工、車工、電工、木工,咱們缺啥就學啥!”
李墨涵眼睛一亮,撫掌道:“大帥英明!此乃教化為先,固本培元之策!《管子》有雲,‘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如今我等不僅要讓百姓倉廩實,更要讓他們知技術,掌乾坤啊!”
王大彪聽得雲裏霧裏,但大帥說幹,他就幹:“行!大帥你說咋整就咋整!俺這就去挑人!”
“等等!”林好叫住他,“老師從哪來?”
這下連李墨涵也犯難了。
陳博文算一個頂尖的,可他一個人教不過來啊。
林好環視一圈,目光落在了兵工廠角落裏正叮叮當當敲打鐵器的幾個老鐵匠,還有遠處被服廠裏忙碌的老裁縫身上。
“老師,現成的!”林好嘴角勾起一絲笑容,“咱們寨子裏那些老鐵匠、老木匠、老裁縫,手藝都是實打實的!讓他們先當老師傅,搞‘師徒製’!手把手地教!”
“老陳,你辛苦點,負責編寫一些簡單易懂的教材,定期給技工班上大課,講講原理,補充理論知識!”
陳博文點點頭,這倒是可行。
“光有人教還不行,得讓他們有動力學!”林好繼續道,“技工班,搞競爭!每個月都考試!考得好的,發獎金!優先分配好崗位!表現特別突出的,直接提拔當工段長、技術員!”
“這就叫‘鯰魚效應’!得放幾條凶猛的魚進去,才能讓整塘魚都活起來!”
李墨涵聽得連連點頭:“妙啊!大帥此言,蘊含至理!以競爭激發潛力,優勝劣汰,方能人才輩出!”
為了讓學員們盡快上手,林好直接把兵工廠、被服廠這些地方變成了實習車間。
上午學理論,下午就進車間跟著師傅幹活,直接上手操作機器,修理工具,參與實際生產。
“理論必須聯係實際!不然學出來都是書呆子,頂個屁用!”林好對手下強調。
很快,“黑風寨掃盲班”和“黑風寨技工班”就在河口鎮轟轟烈烈地辦起來了。
識字的教不識字的,會手藝的帶沒手藝的,整個根據地都掀起了一股學習熱潮。
但林好覺得還不夠。
他想起了攻打河口鎮時俘虜的那批東島軍士兵。
“老霍,”林好找到負責看管戰俘的老霍,“那批小鬼子俘虜裏,有沒有懂技術的?比如開車的、修炮的、搞工程的?”
老霍想了想:“還真有幾個!有個以前是開卡車的,還有倆據說是炮兵觀測員,還有一個好像學過土木工程。”
“好!”林好眼睛放光,“把這些人挑出來,單獨編班!好吃好喝供著,但給我看緊了!先進行思想教育,告訴他們頑抗到底死路一條,為我們幹活才有活路!然後,讓他們也參與到技術培訓裏來!當然,核心技術不能讓他們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用敵人的技術人才為我所用,這才是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為了吸引根據地外的人才,林好更是開出了在當時堪稱天價的待遇。
“傳我的命令!”林好對李墨涵說道,“凡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願意加入我黑風根據地的,工資比普通戰士高一倍!頓頓有肉吃!優先分房!生病了免費治!”
“如果是稀缺的技術人才,比如能獨立操作車床的高級技工,或者懂無線電的,待遇還可以再談!甚至可以加入‘黑風寨建設委員會’,參與咱們根據地的管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消息傳開,不少在新京府治下生活困頓、身懷手藝的人開始偷偷向河口鎮聚集。
為了進一步激發工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林好又搞起了“技術競賽”。
比誰組裝自行車快,比誰能改進工具提高效率,比誰能用最少的材料造出合格的零件。
優勝者不僅有物質獎勵,還能在全寨大會上點名表揚,掛大紅花!
他還設立了“技術創新獎”,誰要是有什麽好點子,能改進生產工藝,或者搞出什麽新玩意兒,隻要經過評估確實有用,重獎!
一時間,根據地裏鑽研技術的風氣蔚然成形。
幾個月後。
兵工廠裏,機器的轟鳴聲明顯流暢了許多。
幾個穿著嶄新工裝、臉上還帶著稚氣的年輕技工,正熟練地操作著車床,鋼花飛濺。
旁邊,一個曾經的東島軍戰俘,在老霍手下的嚴密監視下,正一絲不苟地指導著學員如何校準一台繳獲的迫擊炮瞄準鏡。
被服廠的縫紉機哢哢作響,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不止。
土豆粉條廠更是開發出了好幾種新口味的粉條,據說還用上了陳博文研究出來的某種“增味劑”。
林好站在技工班的訓練場外,看著一群學員在老鐵匠的吆喝下,揮汗如雨地學習鍛打技術,臉上露出了欣欣慰的笑容。
喜歡攤牌了我真是土匪不過地盤有點大請大家收藏:()攤牌了我真是土匪不過地盤有點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