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土法防空:聽聲辯位與‘衝天炮’
字數:3545 加入書籤
黑風寨的“土味防空體係”,就這麽磕磕絆絆地運轉起來了。
山頂上,特意挑選出來的幾個“順風耳”日夜輪班,窩在簡陋的聽音哨裏,耳朵支棱著,恨不得把腦袋擰下來三百六十度旋轉,捕捉著天際傳來的任何可疑引擎噪音。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一點點嗡鳴,就能讓他們神經緊繃,全神貫注地側耳傾聽,辨別方向和遠近。
“來了!西南方向!動靜不小!”聽音哨的漢子扯著嗓子,對著山下猛敲銅鑼。
“鐺!鐺!鐺!”急促刺耳的鑼聲劃破山穀的寧靜,如同催命符。
警報一響,整個根據地瞬間炸了鍋。
“快!進洞!小鬼子的鐵鳥又來了!”
“二娃!牽著你娘!快!”
“糧食!糧食先搬進去!”
人們拖家帶口,扛著包裹,抱著孩子,如同受驚的螞蟻群,拚命往早就挖好的防空洞、加固的地窖、甚至天然的山洞裏鑽。
場麵亂糟糟的,卻透著一股經曆過數次轟炸後磨練出的秩序。
與此同時,分布在各處的“衝天炮”陣地也立刻行動起來。
“快!裝藥!都給老子麻利點!”王大彪赤膊著上身,古銅色的肌肉虯結,揮舞著蒲扇般的大手,親自督戰。
幾個膀大腰圓的漢子,嘿咻嘿咻地抬著沉重的“炮彈”,塞滿了鐵砂、碎石甚至風幹土豆塊的麻袋,粗暴地塞進那些奇形怪狀的炮管裏。
另一個漢子用粗大的木杵,使出吃奶的勁,咣咣地往下夯實。
“點火!”王大彪吼道。
引線嗤嗤燃燒,火星瞬間鑽入炮膛。
“轟隆~!”
“咚!”
“砰!”
震耳欲聾的巨響接連不斷,大地都在顫抖。
那些鏽跡斑斑的鍋爐筒、加固的鋼管、甚至捆紮結實的毛竹筒,噴吐出濃烈刺鼻的黑煙,夾雜著火星,將裏麵的“填充物”胡亂地射向天空。
場麵極其壯觀,硝煙滾滾,聲勢駭人。
然而,這“衝天炮”的準頭,實在是慘不忍睹。
射出的鐵砂石塊土豆塊,歪歪扭扭地飛上幾百米高空,劃出一道道雜亂無章的拋物線,然後稀裏嘩啦地掉下來,別說打中高速飛行的飛機,連飛機的毛都摸不著。
天空中,幾架東島軍九二式轟炸機內的飛行員,看著地麵上升騰起的滾滾黑煙和那些零星飛濺的“不明飛行物”,先是嚇了一跳,隨即忍不住哄笑起來。
“哈哈哈!看呐!土匪的防空武器!是在放煙花嗎?”
“用石頭打飛機?帝國的勇士們,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麽叫空中力量!”
一個膽大的東島軍飛行員甚至降低了高度,囂張地在“衝天炮”陣地上空盤旋了一圈,機翼下的機槍噴吐出火舌,將地麵打得塵土飛揚,然後才慢悠悠地投下炸彈,像是在嘲笑這地麵上徒勞的“表演”。
炸彈偏離了目標,在不遠處炸開,掀起一片泥土。
“狗日的!有種下來!”王大彪氣得跳腳大罵,抓起一塊石頭就想往天上扔,但飛機早已拉高遠去。
盡管打不中,但這“衝天炮”並非全無用處。
那驚天動地的響動和彌漫的濃煙,確實給東島軍飛行員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和視覺幹擾。
他們不敢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地低空飛行,投彈的精度也明顯下降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這隆隆炮聲,如同給根據地的軍民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躲在防空洞裏的人們,聽著外麵傳來的巨大聲響,雖然依舊害怕,但心裏踏實了不少。
“聽見沒?咱們的炮在響呢!”
“大帥說了,這叫衝天炮!嚇死那幫小鬼子!”
“對!咱們不是光挨打!咱們也在還手!”
這種“我們也在反擊”的感覺,驅散了部分恐懼,凝聚了人心。
這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勝利法”,但在殘酷的戰爭年代,精神上的支撐,有時候比物質更重要。
為了進一步提高預警的準確性,林好又突發奇想,讓陳博文組織人手,搞了個“土味氣象隊”。
幾根木杆頂著布條做的風向標,掛著浸濕的麻繩測濕度,甚至還有人觀察螞蟻搬家……用盡各種土辦法,試圖分析風向、濕度對聲音傳播的影響,以便更準確地預測飛機來襲的方向和時間。
這番操作,自然又落入了李墨涵的眼中。
這位“黑風寨首席理論家”頓時文思泉湧,激動得胡子直抖。
他連夜奮筆疾書,一篇《論聽聲辯位與衝天炮之內外戰略意義》橫空出世。
文中,他將“聽音哨”拔高到“師法自然,天人感應”的東方智慧層麵,聲稱大帥此舉暗合“風後握奇經”之妙。
至於“衝天炮”,則被譽為“以土克洋,以弱勝強”的典範,是“不畏強權,敢於亮劍”的黑風寨精神象征,其聲勢可以“震懾敵膽,揚我軍威”,其硝煙可以“迷敵望眼,亂敵陣腳”。
洋洋灑灑,引經據典雖然很多是他自己瞎編的),將林好這無奈之下的土辦法,吹捧成了神機妙算。
一時間,根據地內又掀起了學習“衝天炮精神”的熱潮。
“土味防空”體係,就在這種充滿著無奈、荒誕、卻又異常頑強的氛圍中,艱難地運行著。
它打不下飛機,卻打出了黑風寨軍民的血性與智慧。
它簡陋得可笑,卻象征著在絕境中永不熄滅的求生欲和抗爭精神。
這種精神,或許才是黑風寨麵對強敵,最強大的武器。
喜歡攤牌了我真是土匪不過地盤有點大請大家收藏:()攤牌了我真是土匪不過地盤有點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