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正道

字數:1854   加入書籤

A+A-


    西南邊陲,群山環抱,碧波無數,人傑地靈,其中以會龍山尤為更甚。
    相傳明朝皇帝朱元璋之孫朱允炆兵敗至此,看見會龍山一山崖上刻有“晚朝”二字,心灰意冷,便在會龍山的一座寺廟削發為僧,隱姓埋名,後將這座寺廟改名為“棲霞”。
    在會龍山的東南方向有一支脈,喚名清正山,清正山上有一座道觀因山得名“清正觀”。創觀人便是朱允炆身邊的一位文武雙全的大將於淵。
    於淵本是靈山派知音道長的大弟子,因朋友相求才讓於淵去朱允炆身邊做了一位護城大將軍。
    知音道長本意想讓於淵有個好前程,不想風雲突變,不到一年朱允炆便兵敗至此,於淵雖有通天本領但終難挽回敗局,便使用瞞天過海之計將朱允炆偷偷送出城逃到了會龍山,本想坐船逃到海外,但“晚朝”二字終將命數定在了此地。
    此後,於淵為了不拖累師傅,改名換姓在清正山創立了清正道,道號“無憂”。從此於淵一心修道,反而大成,雖最終也未能羽化飛升,但已達人仙境,離神仙境也隻有一步之遙。
    至此清正道便將“淵”字定為法名的第一個字,往下依次為 仁,德,和,太,禮,鼎。。。傳到今天已是第六十二代,也就是現在的長須真人。
    清正道大體上是傳承了靈山派的一些主要功法,包括禮法,手印,符籙,內功和奇門遁甲。隨著時代的變遷又添加了些新的功法進去,傳到長須真人手裏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
    現如今,由於長須真人不屑於將道觀進行旅遊開發,也是想為現在唯一的弟子安澤提供一個安靜的修煉環境。所以現在的清正道早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一個還看的過去的正殿,兩個不大的偏殿,一個漆麵斑駁的門樓和倒了一半的圍牆,這就是現在清正道全部的家底。
    雖說現在的清正道不如一些主流門派發展的壯大,名頭響亮。但清正道也有一個其他門派無法比擬的地方,那就是清正道六百多年來從未斷了傳承,這樣一些真正正統的功法典籍才得以保存下來。
    而現在清正道的觀主長須真人,年幼時也是個苦命之人。在那個易子而食的年代流落到了會龍山一帶,後被上一代觀主無為真人下山修行時相中,帶回清正山修行,成為無為真人的唯一弟子。
    二十五歲時被無為真人送去道教研修班學習,也就是後來的上清道家學院。畢業後沒多久,長須真人便煉精化氣進入到“初關”境也就是山居境。
    進入山居境後,由於各種原因,長須真人的境界一直沒有精進,直到五十歲時才練氣化神,進入“中關”境,也被稱為幽逸境。
    五十五歲時,無為真人羽化,長須真人紫袍加身接管清正道。
    當了觀主後長須真人陸陸續續收了幾個弟子,但可惜都未能堅持到最後,直到六十五歲時撿到了被人丟棄在道觀門口的安澤。
    此後長須真人將所有精力都放在培養安澤的身上,這也是長須真人為何不願意將道觀作為旅遊景點的重要原因。
    現如今安澤已經十歲,長須真人依然沒有到達化神為虛的“上關”境,也就是人仙境。
    雖說在境界上沒有大的提升,但已經七十多歲的長須真人看上去依然身強體健,精神矍鑠,非一般人可比。
    翌日,隨著一聲嘹亮的雞鳴聲,師徒兩人又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早課。
    喜歡道門,封神之戰!請大家收藏:()道門,封神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