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弄個醫學院,咋就那麽難呢

字數:5214   加入書籤

A+A-


    劉昆在劉家莊園內並未作過久停留,因為如今九月份,正是胡人南侵的絕佳時機。
    此時的種花部落可謂是強敵環伺,局勢異常嚴峻。
    稍有差池,便會釀成難以估量的惡果。
    所以,臨行前夕,劉昆與父親劉寔促膝長談了許久。
    對於將劉家莊園的產業交托給劉忠和黃忠打理一事,他自是一百個放心。
    然而,某些事情還得唯劉寔親自出馬方能妥善處理。
    特別是在招募人才方麵,不論是各種能工巧匠、身懷絕技之人、懷才不遇的儒生,亦或是頗具武藝的遊俠兒等。
    都是劉昆目前急需的人才,都可大量送往雁門郡。
    待劉昆會合華佗師徒及其家眷後,這行人馬不停蹄地火速趕回了雁門。
    抵達廣武縣城後,劉昆依約為華佗精心修築起一所規模宏大的醫學院。
    同時,還在醫學院前方開設了一座寬敞明亮的醫館,以便華佗能夠在此施展醫術,救死扶傷,造福百姓。
    醫學院的學生也能跟著實習,一舉兩得。
    想法很美滿,現實卻很骨感。
    在招收學生時,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問題。
    盡管劉昆利用郡守府的名義四處張貼招生啟事,又派人廣為宣傳。
    但前來報名學醫者,依舊寥寥無幾,以至於醫學院門前門可羅雀。
    無他,隻因這個時代的行醫之人,被劃為如木匠、鐵匠、磚瓦匠等匠人行列,地位低下。
    所以,但凡有點養家糊口能力的人,都不怎麽會選這種營生。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劉昆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借鑒了世界藍星東大的醫院開辦模式,決定將醫匠納入郡守府屬官行列。
    就像藍星東大,將醫院納入了政府體係。
    醫務人員都有了編製,人心安定,從業者就多了。
    所以,劉昆在太守府原本設置的功曹史、五官掾、督郵、督盜賊等諸多部門之外,特別增設了一個全新的機構——醫署。
    凡是境內醫術精湛的醫匠,隻要能夠獲得華佗這位神醫的認可與首肯,就可以吸納進來。
    不但有了官身,而且還有一定的俸祿可拿。
    而華佗,則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首任醫署曹,其官階待遇相當於秩比三百石。
    這在東漢末年,絕對是劃時代的壯舉。
    當然,劉昆也是做足了萬全準備。
    他讓陳端寫了份奏章,向朝廷奏明了這種做法的合理性。
    畢竟,漢文帝時期就曾經有過先例,他隻不過是推行先賢的做法而已。
    他身為漢室宗親,和“十常侍”也有些來往。
    要搞定這些事,自然並非難事。
    此時此刻,醫署內部除去華佗的得意弟子吳普之外,僅僅隻招募到了兩名來自本地的醫匠。
    如此算來,整個醫署目前總共也就僅有四人而已。
    然而,劉昆的雄心壯誌遠不止於此,他緊接著發布了一則關於招收醫學院學生的官方告示。
    在這份告示當中,他清晰明了地闡明:所有被錄取的醫學生都將會被納入太守府剛剛成立的醫署,並且每個月還能領取到一份俸祿。
    給了編製,還給俸祿,還怕招不到人嗎?
    果然,此消息一經傳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在廣武縣傳播開來。
    不論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此地的原住民,還是新近遷徙而來的外地人家。
    聽到官府這個消息後,無不踴躍響應,紛紛爭先恐後地將自家的子弟送往醫學院報名入學。
    一時間,前來報名的人數絡繹不絕。
    要知道,這個時代,平民想要吃上皇糧,是何等的艱難!
    而太守大人卻給了大家這麽一個難得的機會!這不啻於天上掉了個大餡餅啊!
    經過華佗嚴格挑選,竟然成功招收到了一百名學生。
    可是,這離劉昆的目標和要求相去甚遠。
    他可不是做慈善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培養軍中的醫卒,為日後爭霸天下做準備。
    於是,他果斷地下達指令給轄區內的四個戰區,責令他們各自挑選出一百名年紀尚輕、心思靈巧的士卒,派遣至醫學院進行深造和學習。
    戰場上廝殺,難免會有大量傷亡,自然會產生不少傷員。
    這些傷員一旦健康地活了下來,就是一名名曆經生死考驗的老卒了。
    而老卒,是每一支精銳軍隊的基礎。
    所以,軍中建立一支戰地醫卒很有必要。
    其實,醫卒自古就有了。
    薑太公就在《六韜》中,就提到軍中有“方士三人,立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
    《墨子》書中,也說過:“舉巫醫人有所長,具藥官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
    文帝時晁錯在《募民相徙以實塞下疏》中,曾建議招募百姓充塞邊境,並設置醫藥以救疾病。
    可見,華夏那些古人,早已經高瞻遠矚,重視軍中醫卒隊伍的建設。
    而這個時代,皇帝昏聵,各級官吏大肆撈取錢財,早已經將先賢們的寶貴經驗拋諸腦後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很快,四個戰區主將嚴格遵守了命令,將本戰區的醫卒如數如質地送了過來。
    如今,醫學院已然擁有了足足五百名學生,這本應是一件值得欣喜之事,但新的難題卻接踵而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學生大多都目不識丁!
    而用於教學的醫學典籍更是極度匱乏,其數量稀少得可憐。
    麵對如此棘手的狀況,華佗縱然有著神醫之名,也不禁被攪得焦頭爛額。
    苦思無果之下,他最終隻得無奈地向劉昆求助。
    當劉昆見到站在自己麵前的華佗時,心中不由一驚。
    隻見這位往日裏精神矍鑠的神醫,此刻卻是滿臉憔悴之色,仿佛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劉昆暗自擔心,華佗是否還能承受得住這般巨大的壓力,生怕他會因此累垮身體。
    不過,對於華佗所提出的眾多問題,劉昆其實早已有所準備。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多方打聽,他成功地與太原王家取得了聯係。
    他借助王家的力量,花費重金招募來了一大批閑賦在家的儒生。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儒生們大多自視甚高,心高氣傲。
    如果沒有足夠誘人的報酬,想要請到他們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隨後,劉昆又巧妙地借鑒了後世藍星東大所采用的填鴨式教育模式,精心製定出了一係列詳盡的規章製度。
    當華佗獲得了這批數量可觀的“啟蒙老師”後,頓時感到身上的壓力驟然減輕了許多。
    然而,盡管師資力量的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但另一個嚴峻的挑戰又擺在了眾人麵前。
    那便是嚴重短缺的書寫用品,像培訓用教材、學生學習用書籍。
    由於缺乏必要的書寫工具,學生們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在平坦的地麵上用木棍來練習寫字。
    雖然這種方法略顯簡陋,但好歹也算是勉強應對了當前的困境。
    劉昆下定決心,要將能夠書寫的紙給弄出來。
    一則,解決如今學生需求;
    二則,開辟新的財源。
    劉昆前世在藍星東大的時候,附近就有個小型造紙廠,他和廠裏的人非常熟絡。
    耳濡目染間,也熟悉了造紙流程。
    雖然現在沒有後世那些機械,但有時候人力畜力也能湊合著用。
    關鍵是造紙材料、工序、流程,這在後世是公開的秘密。
    他可是成竹在胸,清楚得很。
    可要是放到如今在這個時代,那絕對是頂級機密了。
    哎,弄個醫學院,咋就那麽難呢?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