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強勢崛起的種花部落
字數:5508 加入書籤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到了光和六年九月。
種花部落在短短兩年內迅速崛起,成為了並州最大的勢力。
前套平原和後套平原作為最早開發的區域,發展勢頭最為迅猛,已經初步展現出了秦始皇時期的繁榮景象。
西套平原被南部戰區徐榮和黃敘成功攻占,整個河南地也被納入了種花部落的版圖。
劉昆將總部設在九原城,勢力範圍覆蓋了整個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指的就是黃河巨大“幾”字上方的“一”字及兩個角前套平原即今天的土默川平原,後套平原即今天的巴彥淖爾平原),以及“丿”字的中下部西套平原即今天的銀川平原)。
再加上河南地鄂爾多斯高原和毛烏素沙漠,此時的毛烏素沙漠還不是沙漠,而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大草原)等黃河兩岸平原的統稱。
河套平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秦始皇曾派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精銳秦軍駐守此地。
黃河雖然常常帶來災害,因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這個“套”,指的就是河套平原。
清代學者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寫道:“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也就是說,隻要河套平原在中原王朝手中,遊牧民族便難以南下。
此外,河套平原還是著名的產馬地,占領此地便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戰馬供應。
縱觀中國五千年曆史,中原王朝凡是占據河套平原的時期,無一不是軍事力量最為強盛的階段。
九原縣已成為種花部落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理所當然地成為首府。
而九原縣正位於前套平原,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為種花部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種花部落的不斷壯大,劉昆開始著手鞏固對河套平原的控製。
他下令在前套平原和後套平原修建更多的水利工程,以促進農業生產,確保糧食供應。
同時,河南地鄂爾多斯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也被開發為重要的牧馬基地,為部落的騎兵部隊提供優質戰馬。
劉昆命令西部戰區的程普把防區搬到了西套平原的廉縣,負責西部防線,堵住了賀蘭山胡人南下的道路。
賀蘭山是什麽地方?相信諸位讀者大大一定不陌生嶽飛的《滿江紅》吧?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令昆哥不解的是,此時的賀蘭山在西夏人的控製下,西夏首府興慶府就在西套平原。
從這首震撼心靈的詞中,相信您就能理解賀蘭山了。
同時,徐榮則駐守離石,牢牢釘在並州最南端,震懾著並州的張懿。
為了加強邊防,劉昆還在河套平原的各個戰略要地修築了堅固的堡壘和了望塔,確保一旦有外敵入侵,能夠迅速反應。
關羽率領北方戰區三萬人駐紮在雲中縣,這可是昔日西漢名將李廣的駐防區。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雖然李廣至死沒有封侯時運不濟,大軍迷路,錯失良機),但不可否認的是,李廣擔任雲中太守期間,前套平原確實穩如泰山。
也就是唐朝詩人王昌齡著名的《出塞》詩中提到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陰山下。
同時,這裏也是塔塔拉的塔塔族原先的祖地——刺勒川。他跟隨主將關羽終於如願以償地打到了他的老家。
那首斛律金的《敕勒歌》,說的就是這裏: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東方戰區的高順和他三萬人馬的防區則遷移到了雁門郡的強陰,負責整個種花部落東部的防線。
中部戰區的張遼也逐漸成長了起來,他是五個戰區中最年輕的主將。
雖然才十九歲,但他展現出來的地方治理才能和軍事才能,已經無愧於當代名將了。
中部戰區的美稷城,已經成為了種花部落的大後方中心地帶。
張遼雖然不直接麵對胡人,但身上的擔子同樣不輕。
畢竟他身處種花部落的腹心之地,隨時準備支援四方戰區的戰事。
張遼出身最底層士卒,深諳練兵治軍之道。
九原士官學校在美稷城辦了分校,有現成的師資力量和培訓教材,張遼兼任分校校長。
對於劉昆如此破格提拔他做了中部戰區主將,張遼也是感恩戴德。
關羽、高順、徐榮、程普無一不是跟隨劉昆的元老級主將,隻有他是劉昆從雁門關一個小小軍侯提拔上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也知道自己年輕,資曆和閱曆與其他四位主將相差太遠。
所以,他遠比其他四方的主將更拚命。
劉昆則率領直屬戰區駐守在九原縣,重建了石門障要塞,這也是胡人南下的一個重要通道。
後套平原他老丈人吉裏徹駐守的臨戎,就派兵進駐高闕塞和雞鹿塞,牢牢掐住了胡人南下的咽喉。
同時,他也能隨時支援前套平原的關羽北方戰區和後套平原的吉裏徹。
在文化方麵,九原縣不僅成為政治中心,也逐漸發展為一個文化繁榮的城市。
劉昆鼓勵學者和文人前來定居,設立了書院和圖書館,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和文化的交流。
九原縣的商業也日益繁榮,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商人,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光和六年的秋天,整個河套平原迎來了一場豐收。
種花部落的糧倉堆滿了糧食,戰馬在草原上奔騰,九原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劉昆在九原城的城樓上,眺望著這片富饒的土地,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
他知道,種花部落的崛起隻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前方。
入夜,九原城的城主府內燈火通明,劉昆設下盛宴,款待戲誌才、賈詡、典韋等一眾心腹。
酒香四溢,笑語盈盈,府中氣氛熱烈而歡快。
賽罕身姿婀娜,容顏如畫,宛若天仙下凡。
她不僅武道修為高深,更兼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舉手投足間盡顯溫婉與謙和。
戲誌才、賈詡等種花部落的高層深知她是劉昆的愛妾,對她也是格外敬重。
而賽罕在治軍方麵也展現了非凡的才能,成為劉昆身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相比之下,黃蝶舞和茹雅雖各有千秋,但在賽罕麵前卻稍顯遜色。
黃蝶舞性格豪爽潑辣,統領一萬女營,治軍有方,頗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
茹雅則出身勾頭羌,是吉裏徹的掌上明珠,武道修為已達煉髒境初期。
此女容貌美豔動人,尤其擅長歌舞。
此刻,她正帶領城主府的一群歌姬為眾人獻舞,舞姿翩躚,宛若仙子臨凡。
然而,就在眾人沉醉於歌舞之際,劉昆忽然站起身來,抬手示意歌姬停下。
眾人一時愕然,唯有賽罕臉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警惕。
劉昆雙目炯炯有神,望向大廳外,朗聲道:“何方高人,這風寒露重的,不如進來喝杯酒,暖暖身子?”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紛紛望向廳外。
典韋見狀,哪裏還有不明白的道理。
他一把抽出從不離身的一對大鐵戟,瞪著一對牛眼,警惕地看著四周,全身戒備著。
然而,除了呼嘯的寒風,似乎並無異樣。
但在劉昆的示意下,賽罕已悄然移至戲誌才、賈詡身旁。
她神色平靜,但玉手卻已緊握腰間那把精致腰刀,青筋隱現,顯然已做好了隨時出手的準備。
戲誌才與賈詡皆是心思縝密之人,雖未察覺異樣,但從劉昆和賽罕的舉動中已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了然。
有賽罕這樣的高手貼身保護,他們自然無所畏懼。
但對劉昆的這份維護之情,卻是深感溫暖與感激。
廳內氣氛驟然緊張,寒風似乎也變得更加刺骨。
劉昆負手而立,目光如電,仿佛在等待著什麽。
賽罕則如一隻蓄勢待發的雌豹,隨時準備迎接未知的敵人。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