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黃巾起義的爆發與朝廷應對

字數:5435   加入書籤

A+A-


    馬元義仰天大笑,聲音中透著一絲悲涼:“狗官軍,我馬元義一生光明磊落,豈是那種苟且偷生之輩!”
    他話音未落,舉起手中雪亮的環首刀,徑直朝袁紹殺了過去。
    大吼道:“兄弟們,為大賢良師盡忠的時候到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殺呀!”
    他身旁的心腹們也是心存死誌,呐喊著揮舞手中的兵刃,跟隨他的腳步衝了上去。
    袁紹見狀,英俊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冥頑不靈,給本將上,要活的!”
    他大手一揮,無數的羽林軍甲士呐喊著迎了上來。
    漢軍實在太強大了,兩方人馬一接觸,高下立判。
    片刻之後,馬元義和他的一眾心腹就被全部解除了武裝,捆綁了起來。
    何進端坐馬上,居高臨下,無比傲嬌地看向馬元義。
    馬元義恨恨地看向何進,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袁紹笑眯眯地打馬上前,對馬元義說道:“知道為什麽我等會對你如此了如指掌嗎?”
    馬元義麵如死灰,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都這樣了,那些?重要嗎?
    袁紹拍了拍手,一騎緩緩走了出來。
    借著周圍的火光,馬元義一見此人,頓時睚眥欲裂。
    他像一頭發狂的野獸劇烈掙紮了起來,幾個甲士連忙死死將他按住了。
    馬元義撕心裂肺地狂吼道:“啊!唐周!竟然是你……”
    冀州巨鹿郡,鄴城。
    “什麽?唐周向朝廷告密?封諝、徐奉被誅,朝廷正在大肆捕殺我太平道教眾?”
    張角一臉震驚,看向一名從京師洛陽飛馬過來報信的太平道教眾。
    數日來不眠不休的信使臉色蒼白,他點了點頭,隨即暈了過去。
    張角如遭雷擊,渾身大汗淋漓,呆愣愣地杵在原地不動。
    張梁、張寶震驚之餘,也有些茫然失措。
    張角不愧是太平道魁首,片刻之後,便從信使傳遞的驚天消息中清醒了過來。
    他連忙吩咐道:“來人,將這位兄弟帶下去,好生照料。另外,速速請諸位頭領來議事!”
    侍奉一旁的幾名心腹之人連忙領命,匆匆地出去了。
    張角隻覺得胸中怒火中燒,雙目赤紅一片。
    唐周在太平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他張角的親信弟子之一,負責太平道在洛陽的聯絡工作。
    他不僅與中常侍封諝、徐奉等朝中之人保持著緊密聯係,更是深度地參與了太平道起義的密謀之中。
    他作為張角麾下的得力助手,承擔著傳達命令與協調各地起義的重任,對太平道的運作了如指掌。
    他不僅知曉起義的精確時刻、起義地點,乃至三十六方渠帥的名單,更是對太平道的一切知根知底。
    簡而言之,唐周對太平道的所有秘密了如指掌。
    他的背叛,無疑意味著太平道在朝廷中的所有籌劃都將暴露無遺,再無隱秘可言。
    如果不當機立斷,隻怕數日之後,他張角三兄弟及天下八州的渠帥都要被人押赴到洛陽斬首示眾。
    張角汗如雨下,朦朧中他看到無數熟悉的臉被人一刀斬下。
    那紛紛墜地的萬千人頭中,他張角的人頭赫然在列!
    就在張角舉事前的兩天,洛陽渠帥馬元義被車裂而死,上千名教眾被押赴洛陽街頭斬首。
    幾天之後,也就是二月四日,鄴城忽然爆發了民亂。
    大批頭裹黃巾的太平道教眾手持利器湧向街頭,口中狂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將猝不及防的一眾官吏砍翻在地。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兩位弟弟張梁為“地公將軍”、張寶為“人公將軍”。
    他們曆數大漢皇帝劉宏數十條罪過,宣布要進軍打破洛陽,活捉劉宏。
    一時間,天下震動!
    天下八州之地,以冀州為首,青州、徐州、幽州、荊州、揚州、兗州、豫州的太平道教眾紛紛發動了起義。
    他們在得到張角的傳信之後,迅速展開了行動。
    攻打城池,奪取郡縣,焚燒官府。
    他們還打開官倉、糧倉,將府庫內的物資、糧食分給窮苦百姓。
    一時間,獲得了無數底層民眾的支持。
    那些走投無路的人,紛紛加入了黃巾軍中。
    黃巾軍迅速發展壯大,從數十萬人迅速膨脹到了上百萬。
    潁川郡,波才率領數萬人輕鬆地占領了治所陽翟。
    麾下黃巾軍多達十餘萬,一時風頭無兩!
    南陽郡,張曼城率領黃巾軍迅速攻占了郡治所宛城,斬殺了太守褚貢
    ……
    大漢十三州,有八州同時烽煙驟起,陷入了一片戰火之中。
    盤踞深宮的漢帝劉宏,立即任命在剿滅洛陽太平道中立有大功的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
    由他率領左右羽林軍和五營士駐紮在都亭,負責拱衛帝都洛陽。
    同時,劉宏加強了洛陽周圍的函穀關、太穀關、廣成關、伊闕關、軒轅關、旋門關、孟津關、小平津關的防禦,防止黃巾軍進攻帝都洛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任命北地太守皇甫嵩為左中郎將,諫議大夫朱儁為右中郎將,率領中央的五校騎兵和三河地區的精銳,共計四萬餘人前往潁川郡平叛。
    任命尚書盧植為北中郎將,帶領剩下的北軍五校將士前往冀州平叛。
    北軍五校,是指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和射聲,五營共計四千多精銳。
    加上臨時募集而來的人,共計一萬三千多。
    同時,劉宏還下令讓護烏桓校尉宗員作為盧植的副將,率領麾下五千多人加入盧植的平叛大軍。
    皇甫嵩趁機上疏,請求漢帝劉宏下詔大赦黨人,釋放被流放的士人。
    中常侍呂強也建議劉宏采納皇甫嵩的上疏,畢竟那些黨人之中,也有不少的人才。
    此刻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別把這些人才推給了那些叛賊。
    皇甫嵩還建議用皇宮中的大量錢財,和西園中的大批良馬來充實軍需,賞賜士卒,激勵士氣。
    同時,請皇帝下令各州積極籌集錢糧和物資,支持朝廷大軍平叛。
    劉宏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不得不捏著鼻子都依了他們所求。
    數天之後,皇甫嵩與朱儁兩人率領四萬多人南下潁川,去撲滅盤踞潁川郡的波才去了。
    而盧植呢,則率領一萬三千多人往冀州開拔而去。
    為什麽皇甫嵩與朱儁兩人帶的兵馬遠遠多於盧植?道理其實很簡單。
    漢帝劉宏怕死,而且還是極度的怕死!
    潁川離洛陽實在太近了,波才聚集了十萬人馬,直接威脅著洛陽京畿的安全。
    而且,還有南陽張曼城部三十多萬的黃巾軍在旁虎視眈眈,要是不多帶點人的話?
    不說劉宏不放心,就連皇甫嵩、朱儁這兩條老狐狸都不會安心。
    而冀州張角雖然號稱十多萬,畢竟山高路遠,一時半刻也不會打到洛陽來。
    而且,巨鹿郡太守郭典善於用兵。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手下兵馬也不少,有效地牽製住了張角。
    況且,退一萬步來說,還有黃河天險呢!
    孟津關位於黃河孟津渡口,北瀕黃河,南依邙嶺。
    地勢極其險要,妥妥的易守難攻之地。
    大將軍何進早早就在這裏加強了防禦,牢牢固守著洛陽的北大門。
    而小平津關則與孟津關形成了犄角之勢,以黃河河道為天然屏障,同樣的易守難攻。
    隻要牢牢控製住了孟津關和小平津關,就算張角在冀州有雄兵百萬,又能奈他何?
    至於冀州因朝廷救援不力,會不會喪失?
    比起近在咫尺的潁川黃巾軍的威脅,那就不足為道了。
    所以,盧植這一路人馬就有點少得可憐。
    不但劉宏這樣認為,就連滿朝文武都認為,盧植這路人馬隻是一招閑棋罷了。
    皇甫嵩、朱儁的那一路官軍,才是他們眾望所期。
    然而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卻恰恰給了眾人一記重重的耳光!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