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太平道教眾遷徙途中的第一場惡戰

字數:5659   加入書籤

A+A-


    在劉昆和張牛角、張寧的積極推動下,太平道百萬教眾遷徙至雁門郡的計劃有條不紊地展開了。
    早已聚集在癭陶的眾多教眾,正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各項準備工作。
    他們頻繁活動,安排人手,籌備物資……
    然而,這一係列的異動,終究還是瞞不過癭陶地方官府的眼睛。
    巨鹿郡太守郭典很快便察覺到了異樣,通過安插在太平道內部的奸細,他迅速得知了這群龐大教眾的動向。
    原本,他以為這些人是要湧向廣宗,去南下支援張角的。
    那樣的話,北中郎將盧植的兩萬多大軍必定會受到威脅。
    而作為巨鹿郡太守的他,也必然會因此受到牽連,日後定然麻煩不斷。
    但當得知這群教眾遷徙的方向,竟然是遙遠的雁門郡時,郭典長舒了一口氣。
    郭典出身潁川老牌世家郭家,麵龐方正,氣度不凡。
    嘴唇厚實,鬢有白發卻難掩儒雅之質。
    他沉穩幹練,處事果斷,行事務實迅速。
    在巨鹿郡任職多年,他精通兵法、善於用兵的威名廣為流傳。
    麾下兵強馬壯,又有幾名猛將相助,在當地威望極高。
    然而,他又有些不放心起來。
    麵對太平道百萬教眾如此龐大的勢力,若任由其前往雁門,日後必成大患。
    於是,他經過深思熟慮,果斷下令調兵遣將,準備在半途伏擊。
    如今郭典正和朝廷召集來的部分兵馬,將下曲陽的張寶所部十萬黃巾軍團團圍困在城裏。
    他深知,此次分出的兵馬不能太多,否則很可能會引發一係列不可預料的後果。
    劉昆深知夜長夢多,這次的百萬教眾遷徙,必定會遭遇諸多波折。
    果不其然,幾天之後。
    在癭陶西北廣闊的平原上,太平道教眾二十餘萬人的隊伍綿延十數裏。
    先行出發的教眾帶著堅定的信念,扶老攜幼,艱難前行。
    在一處密林之中,郭典早已在此部署了數千精銳,隻等太平道教眾自投羅網。
    這二十多萬先走一步的太平道教眾拖家帶口,步履沉重,艱難地跋涉著。
    突然,一陣號角聲響起,緊接著,官軍從四麵八方如潮水般湧來。
    首先發起攻擊的是郭典麾下的前鋒,他們如猛虎下山,衝向太平道教眾。
    “殺啊!”官軍們高喊著,氣勢洶洶。
    他們手中的武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步伐整齊而有力。
    普通教眾們平日裏多為普通百姓,哪裏見過如此勇猛的官軍,頓時驚慌失措。
    許多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官軍砍倒在地。
    “大家不要怕,一切有我們!弟兄們,上!”劉昆沒有慌亂,而是不住地大聲出言穩定教眾們的情緒。
    無孔不入的校事府密探早已經將巨鹿郡太守郭典要分兵伏擊他們的情報送了過來,也大致推測出了伏擊地點,但未能準確提供其具體位置。
    畢竟校事府的密探也不是萬能的,能打探到這種機密的事,也是花費了無數的精力。
    得到傳訊的劉昆立即與張牛角、張寧商議了對策,製定了相應的對敵之策。
    他雖重傷未愈,但仍能騎著戰馬,手持青龍偃月刀,毅然親自帶兵上陣殺敵。
    劉昆身先士卒,帶領著身邊親衛以及一群黃巾軍戰士衝向了突然殺出來的官軍。
    黃敘、張牛角和張寧見狀,亦紛紛率領自己的人馬,奮勇衝向官軍。
    然而,官軍的攻擊實在過於猛烈。
    他們如同連綿不絕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讓太平道教眾們難以招架。
    盡管劉昆和張牛角、張寧早有準備,手下也帶著兩千精銳黃巾軍。
    且在劉昆、黃敘這段時間的短暫緊急訓練下,戰鬥力相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但在這些訓練有素的官軍麵前仍然不夠看,劉昆也是沒有辦法。
    如果這兩千人是種花部落六個戰區中任何一支正規軍,他都有信心擊敗一萬官軍。
    但如果就是如果,現實中沒有那麽多的如果。
    這兩千剛剛經過短暫訓練的黃巾軍士卒,畢竟還是難以與官軍抗衡,被三千官軍打得節節敗退。
    “弓箭手,放箭壓製住他們!”郭典在大軍後麵沉著冷靜地指揮著。
    頓時,隱蔽在官軍陣中的弓弩手們一齊放箭。
    箭雨如注,朝著太平道教眾飛去。
    許多教眾躲避不及,紛紛中箭倒下。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劉昆、張牛角、張寧、黃敘等人各率領數百名黃巾軍戰士奮力拚殺著。
    他們雖人數較少,但個個英勇無畏。
    黃敘揮舞著手中的大號青龍偃月刀,勇猛地在衝鋒在最前方。
    盡管他重傷未愈,但刀法淩厲,招式威猛,那些普通官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在他的大開大合的誇張大刀下,官軍紛紛如潮水般退卻,避其鋒芒。
    在他的帶領下,一些黃巾軍戰士也表現得異常勇猛。
    他們與官軍展開了殊死拚殺,一時間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劉昆與黃敘等人終究隻是少數,麵對大部分的黃巾軍戰士來說,官軍的攻勢還是太過勇猛。
    這不利的戰事,太平道教眾們不禁感到深深的絕望,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戰鬥中受傷甚至死亡。
    “兄弟們,為了親人,為了太平道,我們不能放棄!”渾身浴血的張牛角大聲喊道。
    他的話語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黃巾軍戰士,讓他們更加奮勇殺敵。
    然而,官軍的攻勢越來越猛烈,太平道教眾們漸漸陷入了困境。
    他們的人數在不斷減少,而官軍卻越戰越勇。
    郭典站在後方官軍本陣中,指揮若定,眼神中透著冷峻的光芒。
    劉昆與黃敘因重傷未愈,實力隻能發揮出平時的二、三成。
    但為了保護教眾,他們顧不上自身安危,毅然決然地率領太平道教眾奮起抵抗。
    劉昆手持青龍偃月刀,衝入官軍人群中,大開大合,帶走了一片片官軍士卒的生命。
    他身體受傷的經脈還未完全恢複,但依靠純肉體力量的每一刀都蘊含著強大的力量。
    正是有他們的奮力拚殺,一時間竟然擋住了官軍的前進的道路。
    然而,敵人的攻勢如潮水般洶湧,太平道教眾在官軍的猛烈攻擊下,逐漸陷入了困境。
    就在此時,顏良、文醜兩大猛將的加入,讓局勢變得更加嚴峻。
    黃敘同樣奮力抵抗,他的身影在敵陣中穿梭,大砍大殺,毫不退縮。
    他深知,此時若稍有退縮之意,這群太平道教眾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太平道教眾雖人數眾多,但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傷亡慘重。
    隊伍中不斷有人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張牛角看著眼前的慘狀,心急如焚,他一邊奮勇殺敵,一邊大聲呼喊著。
    試圖鼓舞士氣,可教眾們終究抵擋不住官軍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劉昆、張牛角、張寧等人深知,若不想讓此次遷徙計劃功虧一簣,就必須想辦法擊退這幫官軍。
    然而,此時的局勢愈發艱難,每一次抵抗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顏良今年二十四歲,身材魁梧,渾身充滿了爆炸般的力量。
    他麵容剛毅,高挺的鼻梁下,嘴唇厚實。
    濃眉之下,一雙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天生巨力,手中的镔鐵大刀沉重而鋒利。
    一身武道修為已經到了煉髒境中期,在官軍之中也算是難得的高手了。
    在這紛亂的戰場上,他騎著一匹戰馬衝鋒陷陣,勇不可擋。
    每一次揮舞武器,都帶著千鈞之力,輕易地奪走了大片大片黃巾軍士卒的生命。
    那些普通士卒在他猛烈的攻擊下,毫無還手之力。
    文醜比顏良小一歲,身材修長,身姿矯健。
    他有些醜陋的麵容略顯冷峻,雙眼深邃而銳利。
    他手中的一杆镔鐵大槍招式凶猛,勢大力沉,如虎狼般凶殘地收割著黃巾軍士卒的生命。
    憑借著煉髒境後期的修為,他在敵陣中來去自如,大殺四方。
    其實他們並不是郭典的部將,而是袁紹特意派過來幫助郭典的。
    郭典是袁氏門生故吏,是袁紹堅定的支持者。
    袁紹自然要多加照拂,將手下最強的兩名勇將派了出來。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