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遷都長安二)
字數:4494 加入書籤
在董卓心中,長安占據著關中這片戰略要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隻要在函穀關部署重兵,便能如當年強秦對抗六國一般,有效抵禦關東群雄的進攻。
而且,關中地區土地廣袤肥沃,物產極為豐富,無疑是理想的根據地。
他打算在此安心發展勢力,積蓄力量。
在董卓看來,關東群雄為了爭奪權力,不可能一直團結一致,內部遲早會分裂.
到時候就會像當年的六國那樣,為了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
李儒憑借著對董卓的細致觀察,敏銳地察覺到此刻董卓的想法.
連忙說道:“主公,既然無法收買劉昆,那遷都長安就勢在必行了。”
董卓滿意地點點頭,對李儒說道:“文優,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於是,董卓在虎牢關留下趙岑率領部分兵馬鎮守,自己則率領大軍撤回洛陽,並且下定決心實施遷都計劃。
幾日之後,洛陽的街頭巷尾突然流傳起一則童謠:“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這童謠迅速傳播開來,短時間內就傳遍了整個洛陽。
洛陽自光武帝劉秀建都以來,已曆經近兩百年的繁華歲月,其繁華程度絲毫不遜色於當年的長安。
全大漢的權貴們大多集中在這裏,經營了幾代人之久。
若按照董卓的想法,將所有人都遷往長安,那麽他們過去的一切積累都將化為烏有,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這讓洛陽的權貴們如何能夠甘心?
更為關鍵的是,如今的關中地區民生凋敝,長安的宮室大多毀壞嚴重,根本不具備作為新都城的良好條件。
於是,洛陽的文武百官紛紛上書朝廷,強烈反對董卓的遷都計劃。
周毖和伍瓊兩人聯合前來勸說董卓,他們苦口婆心,試圖說服董卓放棄遷都的想法。
然而,董卓見到他們,頓時火冒三丈。
原來,當初他聽從兩人的建議,將一直與自己作對的袁紹提拔為渤海郡太守。
結果,袁紹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還在不久後成為關東聯軍的盟主。
董卓怒目圓睜,大聲吼道:“好啊!你們倆當初攛掇我提拔袁紹,現在他卻成為俺的死對頭!俺看你們和袁紹就是一夥的。”
說罷,他命令左右道:“來人呐,把這兩賊推出去,斬了!”
周毖和伍瓊嚇得渾身發抖,嘴裏大喊冤枉。
可哪還有人理會他們,幾名西涼軍甲士不容分說,架起二人就走。
不一會兒,兩人的腦袋就被盛在一個盤子裏端了進來。
董卓厭惡地揮了揮手,說道:“把這兩個叛徒的首級懸於鬧市,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知道和我作對的下場!”
司徒楊彪以“關中地區如今殘破零落,如果無故放棄宗廟、皇陵,恐怕百姓會驚動不安。想要安定天下很難,但要想動搖天下卻很容易”為由,勸阻董卓遷都。
太尉黃琬也覺得楊彪的話有道理,還指出以前王莽篡位、更始赤眉作亂之時,長安因戰亂成為廢墟,此次遷都應當慎重考慮。
董卓聽後,怒不可遏,當即下令將二人貶為平民。
司徒荀爽進諫道:“太師,若執意要遷都,天下百姓將會騷動不安。”
董卓卻大怒道:“俺這樣做是為了天下考慮,那些小民懂得什麽,也配得上俺的良苦用心!”
說完,便下令罷免荀爽的官職,將他貶為平民。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專權,解除黨錮,大肆提拔黨人。
他還聽從他人意見,征辟了名滿天下的荀爽。
荀爽原本極力躲避,躲都躲不及。
但迫於董卓的權勢,隻得無奈接受平原相的任命。
還沒等他走到宛陵今安徽宣城),又被朝廷追拜為光祿勳。
僅僅在職三天後,於十二月戊戌日就升任司空。
荀爽自被征召到位列台司之職,前後不過九十三日,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升官記錄。
然而,就因為向董卓進諫遷都一事,他辛苦打拚來的官職瞬間化為泡影。
這裏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太原王氏的王允。
董卓進駐洛陽後,為了站穩腳跟並擴大勢力,極力拉攏朝中有影響力的官員。
王允敏銳地意識到,董卓的倒行逆施必然會成為威脅大漢朝廷的巨大隱患。
但考慮到董卓手握強大的軍事力量,黨羽眾多且凶殘毒辣。
他深知若是主動出擊,與董卓公然對抗,無疑是自尋死路,無異於以卵擊石。
於是,王允決定順勢歸順董卓,盡量迎合董卓的心意。
有時為了獲取董卓的信任,他甚至不惜矯情曲意、偏違原則。
實際上,他卻暗中精心謀劃、周密布置,為日後反董卓做準備。
董卓見王允既有才識,又對自己表現出忠心耿耿的模樣,便把他當作心腹親信,將朝政大小事務都交給他處理。
而王允在表麵與董卓虛與委蛇的同時,暗地裏卻在積極組織和籌備反董卓的鬥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王允堅定地站在董卓這一邊,力勸眾人讚同董卓的遷都之舉。
也正因為如此,王允不知道被多少人暗地裏指責,被罵為董卓的走狗。
周毖、伍瓊兩人的首級,楊彪、黃琬、荀爽三公被罷官,董卓種種鐵血手段,效果果然顯著。
這一係列事件,對那些還想要上書反對遷都的文武百官產生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一時間,洛陽竟然無人再敢反對董卓的遷都大計。
董卓對此十分滿意,心想這些人都還算識趣。
要是還有人不長眼,不識抬舉,他也不介意再拿幾顆人頭來堵住那些人的嘴。
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地位都極為重要。
這裏沃野千裏,物產豐富,天生就具備獨特的地理優勢。
四周有秦嶺、北山、黃河環繞,憑借蕭關、散關、武關、函穀關四塞,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穩固地勢。
而且,長安更靠近董卓集團核心成員的家鄉涼州,便於從涼州征募兵源。
在董卓看來,那些阻止他遷都長安的人,都該殺。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強令漢獻帝及群臣西行,洛陽城內外數百萬百姓被迫西遷。
董卓竟動用軍隊驅趕雒陽居民,遷都途中,百姓饑病交迫,不斷有人死去,道路兩旁積屍滿路。
董卓自己留鎮洛陽畢圭苑內,竟下令縱火焚燒洛陽二百裏內的宮廟、宮府、居家。
又指使呂布發掘諸帝及公卿陵墓,掠取其中珍寶,對洛陽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
他安排董越、段煨等部將駐守長安周邊關隘,如董越屯兵澠池,段煨屯兵華陰,牛輔屯兵安邑。
其他將領留守各縣,以此製衡山東群雄,抵禦關東聯軍的進攻 。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