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長安驚變後的諸侯眾生相

字數:4122   加入書籤

A+A-


    初平元年十月的長安驚變,引發了大漢天下一係列連鎖反應,各地諸侯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關中大地。
    原本的曆史由於劉昆的意外到來,改變了許多,令劉昆自己都意想不到。
    首先說說董卓,原來曆史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戰事要拖到初平二年四月。
    但是,原本曆史上牛輔在河內郡擊敗河內郡太守王匡,強勢占領河東郡,穩固了洛陽北線。
    董卓得以從容布局洛陽之戰,戰事一度陷入了膠著狀態。
    然而,劉昆的意外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劉昆在河內郡異軍突起,越過王匡戰勝了牛輔大軍。
    洛陽北線被關東聯軍突破,戰局瞬間改變。
    董卓在三麵被圍攻的情況下,不得不敗退關中,比原本的曆史上退入關中足足提前了一年。
    孫堅進入洛陽,清理皇宮廢墟時,還是找到了深藏水井的傳國玉璽,這也引發了一係列原本曆史上的事件。
    在退回長沙的途中,孫堅遭遇了新任荊州刺史劉表的刁難。
    劉表本就對孫堅心存忌憚,擔心他勢力壯大後難以控製。於是,他設下重重阻礙,與孫堅發生了衝突。
    孫堅雖然勇猛,但最終還是被劉表打敗。
    無奈之下,孫堅隻好投奔袁術,成為其部下。
    隨後,孫堅率大軍南下,兵鋒直指劉表在漢水之北的樊城、鄧城一帶。
    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
    可黃祖根本不是孫堅的對手,在漢水之北被孫堅軍打得大敗。
    孫堅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了襄陽城。
    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援軍。
    黃祖帶兵歸來,孫堅切斷了他的退路,黃祖隻得撤往峴山。
    孫堅追擊而去,不幸被伏兵射殺,英年早逝。
    十五歲的孫策隻能帶領父親的舊部,無奈地依附於袁術。
    關東聯軍解散後,袁紹回到了冀州渤海郡。
    袁紹自然不會滿足一郡之地,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冀州。
    在謀士荀諶的建議下,他一方麵拉攏公孫瓚,讓其攻打冀州,給冀州牧韓馥製造壓力。
    另一方麵派遣使者前往冀州遊說韓馥,恫嚇他如果不讓出冀州,公孫瓚就會趁機奪取冀州。
    韓馥本就膽小怕事,麵對袁紹的威逼利誘,最終選擇出讓冀州牧的位置給袁紹。
    袁紹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冀州,卻隻給了韓馥一個有名無實的官職,韓馥最終窩囊地死去。
    公孫瓚見袁紹得到了冀州全境,便要求袁紹兌現承諾,拿出一半冀州來。
    袁紹當然不肯,雙方隨即展開界橋之戰。
    麹義率八百精兵為先鋒,以步破騎,大敗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慘敗,含恨退回幽州。
    就在袁紹得意忘形之時,關中之戰的消息傳來。
    他氣得一拍桌子,怒吼道:“哼,這劉昆竟敢如此輕易地顛覆董卓,還占據三州之地。這天下局勢,怎會如此輕易就被改寫。想我袁家四世三公,隻有某袁紹袁本初才是最有資格匡扶漢室之人!”
    他一個人在帳內揮舞著寶劍,將大帳內的東西砸了個粉碎。
    砸完後,他癱坐在椅子上,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布局。他
    深知,如今局勢已變,自己不能坐以待斃。
    一方麵,他決定繼續拉攏各方勢力,鞏固自己在冀州的地位,讓冀州成為自己爭霸天下的堅實根基。
    另一方麵,他密切關注劉昆的動向,派出大量探子前往關中,時刻掌握劉昆的一舉一動。
    袁術占據南陽,本就誌得意滿。
    當聽到劉昆的消息後,他心中雖然嫉恨和鬱悶,但表麵上卻故作鎮定。
    “哼,劉昆何德何能,竟敢占據司州、涼州、並州。這天下諸侯眾多,鹿死誰手還未可知。想某袁術袁公路占據南陽,兵強馬壯,也不容小覷。哼,若有機會,這天下也該有某袁術的一份。”袁術心中卻恨恨地想道。
    他對孫堅一直心存忌憚,生怕孫堅會噬主。
    孫堅一死,他反倒放心了。
    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孫堅長子孫策的依附,還將孫堅殘留的舊部順便收編了過來。
    袁術趕忙加強了自己在南陽的防禦,擴充軍隊,準備應對可能來自劉昆的威脅。
    劉虞在得知劉昆扳倒了董卓,將少帝劉辯重新扶上皇位之後,老懷大慰。
    他激動地說:“劉孟光能扳倒董卓,扶正少帝,實乃我漢室之幸。我幽州雖地處偏遠,但也當為朝廷效力,盡一份綿薄之力。”
    作為漢室宗親,劉虞一直以維護漢室正統為己任。
    他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長安新朝廷,送去糧草等物資,以顯示自己的忠誠。
    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隻有維護漢室的尊嚴和正統,才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荊州的劉表得知自家侄兒劉昆做下了這等大事,也是欣慰不已。
    他高興地說:“吾侄劉昆重新扶少帝繼位,也是順應天命。我荊州雖地域廣大,但也當順應時勢,為朝廷提供支持。”
    此時的劉表頭腦清明,立即上表長安新朝廷,並支援了十萬石糧草,表達了效忠之意。
    同為漢室宗親的兗州牧劉岱和揚州牧劉繇,在麵對劉昆建立新朝廷的消息時,表現得十分耐人尋味。
    劉岱皺著眉頭說:“哼,這劉昆何德何能,竟能獨掌三州之地,把持朝政。某兗州牧劉岱才是漢室宗親中的佼佼者,他憑什麽占據長安。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輕舉妄動。”
    劉繇見兄長劉岱都未表態,他也沉默不語。
    益州劉焉得知董卓敗亡,劉昆新立長安朝廷時。
    他慢悠悠地說:“這董卓已死,長安有劉昆掌控,這天下局勢愈發複雜了。我益州地處西南,本就與中原局勢關聯不大。且如今我已將精力放在發展益州上,這長安之事,且先擱置一旁吧。”
    劉焉深知益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決定先鞏固自己在益州的統治。
    他不想卷入中原的紛爭,隻想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曹操此刻正依附於陳留太守張邈。當他聽到劉昆是種花部落之主,竟然擊敗董卓建立了長安新朝廷的時候,他陷入了沉思。
    “這劉孟光能擊敗董卓,建立新朝廷,倒是出乎某的意料。如今天下局勢愈發混亂,某曹操還需謹慎行事,等待時機,方能成就大業。”曹操輕輕地歎了口氣。
    他明白,在這亂世之中,自己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各方諸侯抗衡。
    隻有繼續依附張邈,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