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蘄縣大決戰(三)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A+A-


    袁術為了維持他那所謂的“仲氏王朝”,不惜竭澤而漁,瘋狂壓榨淮南百姓。
    一道道征兵征糧的詔令下來,整個淮南地區頓時再次陷入了一片混亂。
    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們扶老攜幼,背井離鄉,紛紛逃亡他處。
    那些來不及逃或者不願逃的,從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到五旬老者,都被官兵強行抓去充軍。
    昔日富庶的魚米之鄉,如今良田荒蕪,村落蕭條,哪裏還能產出足夠的糧食?
    沒有糧食,又如何供養這數十萬大軍?
    然而常人不敢做的事,袁術卻敢做。
    就像稱帝這件事,你還真以為那些諸侯如劉表、劉璋、孫策等不想嗎?可他們都隻能將這份野心深深藏在心底。
    唯獨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登基稱帝。
    當然,在這亂世之中,也不是沒有過自稱“天子”的人。
    漁陽人張舉曾聯合烏桓人起兵造反,自稱天子。
    下邳人闕宣也聚集數千人占據下邳城,僭越稱帝。
    但這些不過都是些跳梁小醜,沒多久就全軍覆沒了。
    袁術可就大不相同了,汝陽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更是盤踞淮南數年,已經有了一塊穩固的根據地。
    為了守住他的“仲氏江山”,沒有一支數量龐大的強軍怎麽行?
    所以,他比誰都迫切需要一支龐大的軍隊。
    於是江淮一帶到處都在抓夫拉丁,不論老少,一律塞進軍營。
    可是淮南早已被他折騰得民不聊生,良田荒蕪,糧倉空虛。
    俗話說得好: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袁術看來,普通士卒一天吃兩頓實在有些太浪費了。
    而且,在這個四世三公的汝陽袁氏嫡子眼中,這些士卒都不過是一群身份卑微的下等人。
    甚至可以說,連“人”都算不得!
    所以,他大筆一揮,直接將一天兩頓改成一天一頓。
    而且,就連這一天一頓,也不過是一碗稀得能照見人影的米粥罷了。
    喝過稀粥的人都知道,這玩意根本不頂飽。
    一泡尿的功夫就沒了,反而餓得更厲害。
    一個人連頓飽飯都吃不上,又怎麽能完成那些高強度的軍事操練呢?
    所以,袁軍士卒們一個個餓得有氣無力,整天躺在營帳裏節省體力。
    王八為什麽不吃不喝還能活那麽久?就是因為它們不愛動彈,節省精力。
    像雷薄這樣能把一群饑腸轆轆的士卒訓練得略有軍隊模樣,在袁術軍中已經算是難得的人才了。
    眼看著自家士卒成片成片地倒下,雷薄心裏焦急卻又無可奈何。
    好在數輪箭雨過後,雙方終於短兵相接了。
    然而接下來的戰況讓雷薄心頭一緊——漢軍士氣如虹,剛一照麵就殺得自己一方人頭滾滾。
    不少袁軍士卒見勢不妙,轉身就想逃跑。
    幸好雷薄早有準備,急忙命令手下將潰散的敗兵引向兩翼。
    對那些不管不顧、硬要往中軍衝的死硬分子,雷薄毫不留情地下達了格殺勿論的命令。
    隨著一排排鋼刀落下,總算讓這些人認清了形勢,乖乖繞道而走,不再衝擊中軍陣型。
    白饒在對麵陣中看得真切,他冷笑了一聲,對副將說道:“以為這樣就能穩住陣腳?真是笑話!”
    他手中的令旗一揮,戰鼓聲頓時變換了節奏。
    前排的盾兵和長矛手迅速後撤,換上一批生力軍,穩步向前推進。
    雷薄見狀,立即下令停止前進,轉為防守。
    一麵麵盾牌豎立起來,組成一道盾牆,嚴陣以待。
    白饒又是一聲冷哼:“你以為縮進烏龜殼裏就沒事了?俺就沒有辦法了嗎?哼!”
    他大手一揮,大量弓弩手迅速前移。
    隨著一聲“放箭”的號令傳出,漢軍陣中飛出了一片黑壓壓的箭雨,如同烏雲般向袁軍陣地傾瀉而下。
    頃刻間,又一批袁軍士卒紛紛哀嚎著中箭倒地。
    雷薄這邊也不甘示弱,也讓藏在大陣中的弓箭手紛紛還擊。
    然而,兩軍對射的結果依舊慘不忍睹——袁軍的傷亡遠遠大於漢軍。
    漢軍的弓弩早已更新換代,弩身更輕,上弦更省力,但威力和射程絲毫不減。
    普通弓箭手連續射十箭就會手臂酸麻,而漢軍弩手連射十五箭仍有餘力。
    白饒陰陰一笑,再次揮動令旗,戰鼓聲又變。
    前排的漢軍盾兵突然停止前進,將盾牌下端的尖刺深深紮入土中,擺出一副固守的架勢。
    接著,處於大陣保護中的弓弩手繼續向前移動,又是一陣連綿不斷的箭雨向袁軍傾瀉而去。
    無數的袁軍士卒心中恐懼,互相推搡著不停往後退卻。
    前排的漢軍盾兵趁勢繼續向前挪動一段距離後,又擺出了一副堅守的態勢。
    漢軍大陣中那些弓弩手竟然也跟著向前運動,繼續肆無忌憚地向雷薄大軍傾瀉箭雨。
    袁軍士卒全程被壓著打,士卒大量傷亡,絲毫沒有還手之力,而漢軍則幾乎毫發未損。
    如此反複再三,直把雷薄氣得七竅生煙:“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怎麽還能使出這種無賴的打法??”
    在白饒沒臉沒皮的指揮下,漢軍步步為營,不斷地朝袁軍大陣緩慢推進。
    在漢軍一輪又一輪的箭雨覆蓋打擊下,袁軍的傷亡越來越大。
    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雷薄的一萬人馬就要全軍覆沒了。
    迫不得已,雷薄隻得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否則這仗根本沒法打下去!
    袁軍士卒開始向漢軍陣地發起了進攻,無數人在衝鋒途中就被箭雨射倒在地,永遠都爬不起來了。
    付出慘重代價後,袁軍終於再次與漢軍短兵相接了。
    刹那間,戰場上刀光劍影,殺聲震天,雙方士卒人仰馬翻,血流成河。
    仔細看去,倒下的十之八九都是袁軍士卒。
    漢軍將士越戰越勇,凶狠地殺入袁軍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不到半個時辰,雷薄的一萬大軍已經顯露出潰敗的跡象。
    雷薄在陣中看得分明,心急如焚。
    為了穩住陣腳,他不得不提前動用自己那壓箱底的兩千精銳老卒。
    這兩千老卒可是他多年栽培的心血,原本打算用在最關鍵的時刻。
    但現在的形勢容不得他藏拙啊!若再不拿出來,莫說什麽斬將立功,就連這一萬大軍都要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