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蔣幹出仕第一功
字數:4071 加入書籤
徐晃沉吟片刻,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
最終,他抬起頭來,毅然說道“好!本將軍就給你這個機會。若先生真能說降楊壁,本將軍必向大將軍為你請功!”
蔣幹深深一揖“多謝將軍信任。”
義成城高聳的城牆在暮色中投下長長的陰影,護城河水泛著冰冷的微光。
徐晃大軍在城外逼城下寨,營火如星點般蔓延開來。
蔣幹在徐晃部將雷公的護送下,單騎來到了城下。
雷公滿臉虯髯,身形健碩,隨徐晃征戰多年,立功無數。
他勒住戰馬,聲如洪雷"城上守軍聽著!這位是九江蔣幹先生,楊壁將軍故人,特來求見!"
城頭上人頭一陣晃動,幾個守軍探出頭來。
不多時,一個吊籃緩緩放了下來。
蔣幹整了整衣冠,對雷公拱手道"有勞將軍相送。"
說罷,昂首挺胸大步邁入了義成城放下來的吊籃。
吊籃緩緩上升時,蔣幹敏銳地注意到了城垛後刀光隱現。
但他麵色如常,反而欣賞起義成城的景秀的暮色來。
待到得城頭,隻見兩列刀斧手早已排開,鋼刀在火光下閃著寒光。
一個校尉模樣的將領上前盤查"先生自稱楊將軍故人,不知先生是何人?"
蔣幹微微一笑"幹與楊將軍乃九江同鄉,昔年曾在洛陽有一麵之緣。今日特來敘舊,還望將軍代為通傳。"
那校尉將信將疑,但還是派人趕快通報守將楊壁去了。
縣衙中,楊壁坐立不安,愁眉不展,忽然聽到了親兵的稟報。
"蔣幹?"楊壁皺眉思索,"本將不記得有此故人啊?"
他沉吟片刻,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隻怕此人是城外漢軍派來勸降的吧!既然如此,那本將軍就好好"招待"這位故人一番。傳令下去,擺開陣勢!"
當蔣幹被引下城牆時,眼前的陣勢著實令人心驚。
隻見兩側排開兩列刀斧手,個個麵露凶光,手中鋼刀在夜幕的火光下閃著寒光。
道路盡頭,楊壁端坐馬上,全身披掛,麵色冷峻。
“來者何人?見楊將軍為何不跪!”一員副將厲聲喝道,同時刀斧手齊聲呼喝,聲勢駭人。
蔣幹卻麵不改色,從容不迫地整了整衣冠,大步向前走去。
每向前走一步,兩側刀斧手的殺氣便濃重一分。
但他仿佛視而不見,就這樣一步一步,徑直來到了楊壁馬前。
“九江蔣幹,奉大漢大將軍麾下徐公明將軍之命,特來與楊將軍共商大義。”
蔣幹聲音清朗,在四周一片肅殺的氛圍中格外清晰。
楊壁冷笑一聲“大義?你所謂的大義,就是替那劉昆做說客麽?”
他猛地揮手,“來人!將此獠拿下!”
四名壯碩軍士應聲上前,但蔣幹突然昂首大笑。
有些癲狂的笑聲在空曠的街道中回蕩,讓所有人都不禁為之一愣。
忽然,蔣幹笑聲戛然而止,目光如電直視楊壁,“楊將軍!幹笑的是將軍死到臨頭而不自知,笑的是將軍為虎作倀而自以為忠義!”
“將軍可知道,袁公路二十萬大軍已在蘄縣灰飛煙滅?可知道淮陵城下張勳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可知道袁公路與紀靈已放棄下蔡,倉皇逃回了壽春?”
楊壁麵色微變,這些消息他怎麽會不知道?而且比誰都清楚。
他揮手製止正要上前的軍士,沉聲道“蔣先生,你到底想說什麽?”
蔣幹向前一步,毫無懼色“幹今日前來,非為求生,實為救將軍及全城將士性命!將軍可知,此刻徐公明將軍四萬大軍已圍城,大將軍親率十萬精銳不日即到。將軍以區區八千之眾,能抗天兵幾何時?”
楊壁一陣默然,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韁繩。
蔣幹見狀,語氣稍緩“將軍是聰明人,當知偽帝袁公路大勢已去,四十萬大軍僅剩紀靈十萬殘兵困守壽春。當塗、陰陵已落入我軍之手,高順將軍五萬大軍正在猛攻合肥。壽春已成孤城,袁公路覆滅隻在旦夕之間。”
這時,蔣幹壓低聲音“更為重要的是,將軍族叔楊宏現為袁公路丞相,若城破之日,楊氏滿門恐怕……”
他故意停頓,觀察著楊壁神色的變化。
楊壁額頭滲出細密汗珠,但仍強自鎮定“某若歸降,如何保證我等性命?又如何保證我族叔安全?”
蔣幹知對方已心動,當即道“徐將軍有言,若將軍獻城歸降,不僅能保全將士性命,更可保楊氏滿門安全。再說,大將軍素來寬厚,對於棄暗投明者向來優待。”
蔣幹聲音更低了,“況且,此時歸順,是為大漢功臣;待城破之日,則為階下之囚。其中利害,將軍自明。”
楊壁沉思良久,終於長歎一聲,翻身下馬“先生請隨某來。”
一個時辰後,義成城門緩緩打開。
守將楊壁率文武官員徒步出城,手中捧著印信兵符。
徐晃見狀大喜,立即率軍入城接收防務。
劉昆在中軍大帳聽取了徐晃從義成送來的戰報,當聽到“九江蔣幹”這個名字時,他正端起茶碗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
眉頭下意識地微蹙,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
“等等,公明說那說客叫什麽?”劉昆放下茶碗,目光掃過帳中諸謀士,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詫異。
“回大將軍,姓蔣名幹,字子翼,九江人。”信使恭敬地重複道。
蔣幹?!竟然真是此人!
劉昆腦海中瞬間浮現出那些源自後世的、根深蒂固的滑稽形象一個身著儒袍、自作聰明卻屢屢中計的小醜,在周瑜的“群英會”上醜態百出。
那出“蔣幹盜書”更是成了千古笑談,堪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典範。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將這些標簽與“說降一座重鎮”的功績聯係起來,強烈的反差讓他一時竟有些失語。
甚至下意識地懷疑這莫非是袁軍的什麽詭計?或是徐晃被人蒙騙了?
郭嘉善於察言觀色,見劉昆神色有異,便輕笑一聲。
他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搖扇問道“大將軍莫非……對此人有所耳聞?”
劉昆這才回過神,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他自然無法解釋那源於《三國演義》的“先知”印象,隻得迅速收斂心神,含糊地掩飾方才的震驚。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