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唐王府議政(一)

字數:3420   加入書籤

A+A-


    如今的唐王府還是原來的大將軍府,不過匾額換成了“唐王府”三個巨大溢彩流金大字。
    正堂內,沉香木的細煙自青銅獸爐中嫋嫋升起,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凝重。
    晉位唐王後的劉昆,在此召開了麾下重臣會議。
    與會者皆為劉昆集團的核心班底,左仆射戲誌才、右仆射王允、兵部尚書荀攸、戶部尚書黃玄、禦史大夫華歆、禮部尚書劉岱、刑部尚書盧植,以及軍機處賈詡、皇甫嵩、郭嘉、許攸等人。
    他們分列兩側,人人麵色肅然,屏息等待著王座上的那位開口。
    劉昆端坐於主位之上,身著一襲玄色王袍,金線繡製的蟠龍紋路在光線下若隱若現。
    曆經傳國玉璽的洗禮與臻至八重“疊勁”的至高境界,他周身自然流露出一股淵渟嶽峙、不怒自威的上位者氣度。
    他目光沉靜如深潭,緩緩掃過麾下這些文武重臣。
    並未因新晉王爵而有絲毫得意,反而眉宇間凝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
    “諸公,”劉昆沉穩有力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的寂靜,每個字都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
    “孤蒙陛下錯愛,百官推舉,暫領唐王之位,然天下未靖,百廢待興,實非論功行賞、安享尊榮之時。”
    他稍作停頓,目光變得更加銳利,“今日召諸公前來,非為虛禮,乃欲聽實話,知實情,議實事。左仆射,就從朝廷這半年來的動向說起吧。”
    被率先點名的戲誌才應聲出列,他身形清瘦,麵容因常年殫精竭慮而略顯蒼白。
    但一雙眼睛卻銳利如鷹,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霧。
    他微微躬身,語速不疾不徐,卻字字清晰“啟稟唐王。自五月王師東征,至十二月凱旋。這半年間,長安朝局大體平穩,然水下亦有暗流。”
    他略一停頓,繼續道“朝中老臣如馬日磾、楊彪、士孫瑞等常懷憂慮。然那日異星耀空、帝星黯淡之象,彼等亦親眼目睹,對其衝擊甚大。自大將軍奉玉璽歸朝,其態度頗有轉變。”
    戲誌才微微抬頭,謹慎地觀察了一下劉昆的神色。
    見其麵無表情,便接著說“馬公近日稱病,深居簡出,府門緊閉,謝絕訪客。據探,其於府中時常獨坐歎息,曾對家人言‘天意渺茫,非人力可違’,似有心灰意懶之態。”
    他稍作停頓,見劉昆仍無表示,便繼續匯報“楊公則沉默寡言,其子楊修,近日活動反倒更為頻繁。與清流學子交往甚密,言論間對唐王頗多揣測……至於士孫瑞,”
    戲誌才聲音微沉,“此人表麵恭順,然其府中時有神秘客夜訪,雖極力掩飾,然我輩亦能查知,訪客多來自荊州、益州方向。”
    “彼等對天象之事,私下謂之‘甚為蹊蹺’,然於公開場合,絕口不提。”
    劉昆靜靜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王座扶手上輕輕敲擊,發出極輕微的“叩叩”聲。
    這些老臣的反應,大多在他意料之中。
    天象異變的震撼,足以瓦解許多表麵上的抵抗。
    但根深蒂固的觀念與利益牽扯,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徹底清除。
    “此外,”戲誌才補充道,聲音壓得更低了些,“對於宮中陛下及一眾內侍、宮人,臣皆已加派心腹,以護衛為名,嚴加監管。陛下自朝會後,愈發寡言,每日除讀書習字外,便是望天發呆。”
    他抬眼迅速瞥了劉昆一眼,“董承等少數仍與之接觸者,亦在其嚴密監視之下,暫無異常舉動。百官之中,多數已認清時勢,或主動靠攏,或靜觀其變,公然異議者,目下已近乎絕跡……”
    劉昆微微頷首,目光轉向戶部尚書黃玄“黃尚書,朝廷府庫,乃治國根基。此次東征半年,耗糧幾何?損餉幾多?現今府庫虛實,直言無妨。”
    黃玄麵容精幹、顴骨高聳,年已不惑。
    他是跟隨劉昆從種花部落出來的老人,其忠誠與能力毋庸置疑,一直被劉昆倚為左膀右臂。
    他手中捧著的是一本厚厚的賬簿,臉上寫滿了憂慮。
    黃玄深吸了一口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回唐王,臣……臣正欲稟報此事。”
    他翻開賬簿,語速加快“此次東征,曆時半載,動用大軍逾二十萬,民夫更眾。雖沿途州郡供應、亦有繳獲,然所耗錢糧,仍如流水!”
    手指微微發抖地劃過賬目上的數字,“僅糧秣一項,便耗去太倉存糧近七成!軍械打造、撫恤賞賜、牛馬損耗……林林總總,折合五銖錢,恐不下三十萬萬!”
    黃玄抬頭時,臉上已無血色“唐王,恕臣直言,如今朝廷庫府,尤其是長安太倉、武庫,幾近空虛!各州郡雖有餘糧,然轉運艱難,且需備荒、維持地方。”
    他的聲音愈發急促,“若再興起一場如平定淮南般規模的大戰,府庫……府庫絕難支撐!非但如此,去歲關中小旱,並州蝗災,皆需賑濟。”
    說到此處,他幾乎哽咽,“國庫歲入,大半用於軍資,餘者維持朝廷運轉已捉襟見肘。臣……臣懇請唐王,未來一兩年內,若非不得已,務必休養生息,積累糧餉,否則,根基動搖,危如累卵啊!”
    說罷,黃玄朝劉昆深深一躬身,幾乎不敢抬頭。
    殿內陷入一片死寂,唯有府外呼嘯的寒風聲穿透厚重的殿門與高牆。
    荀攸濃眉緊鎖,他深知大漢朝廷治下雖廣,但防務壓力巨大。
    若錢糧不濟,何以對抗四周群狼環伺?
    其餘眾人亦麵色凝重,國家機器的高速運轉,幾乎消耗了長安大漢朝廷的七成家底。
    劉昆的眉頭終於蹙了起來,他預料到消耗巨大,卻未想到已至如此窘境。
    他沉默片刻,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王座扶手上的雕紋。
    看向眾臣緩緩道“黃尚書所言,乃老成謀國之言。大戰之後,亟需休養,此乃常理,孤知道了。”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