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針鋒相對的接風宴(一)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大將軍劉昆雖然與他同屬魯恭王一脈,但這種血脈已經單薄了許多。
何況親兄弟都拚死相爭呢,看看袁紹、袁術兩兄弟就知道了。
所以,長安朝廷帶給他的壓力日增,急需要一道屏障。
劉備有才能,恰可安置於新野這等前沿之地,姑且充當這條屏障吧!
但他也有深深的疑慮,劉備為人不甘人下且頗具能力,劉表擔心其“鳩占鵲巢”。
蒯良“安置新野,若其異動,我亦可製之”的建議,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的這份顧慮。
見大堂之上的爭論仍然沒有結果,劉表抬手止住了眾人。
他年過五旬,鬢角斑白,但眼神仍銳利。
劉表緩緩起身,高聲說道"諸公之意,吾已盡知。玄德然終是漢室血脈,我若拒之,恐負天下英雄之望。"
他轉身回座,繼續說道"然德珪所慮,亦不為虛。便依子柔之議,暫令玄德屯駐新野,拱衛荊襄。然其兵馬須受我荊州軍序列節製,糧草由襄陽調配,不得擅自擴軍。"
這個決議,是劉表在結合自身名譽、地位安全、與荊州士人相互製衡間反複權衡的結果。
蔡瑁雖麵露不悅,但見劉表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言,隻冷笑一聲坐回原位。
蒯良與劉先相視一眼,微微點頭。
其他官員則表情各異,有的鬆了口氣,有的則憂心忡忡。
次日,襄陽城外。
秋風起處,簡雍得訊後立即修書一封,遣快馬送往魯陽。
信中詳細敘述了荊州決策,並附言"景升公外寬內忌,雖準入駐新野,然必多防範。主公宜早做準備,廣結人心,以圖後計。"
熹平七年秋,襄陽城外,天高雲淡,秋風蕭瑟。
劉備率領廖化及數百親兵,風塵仆仆抵達這座荊襄重鎮。
但見城郭巍峨,漢水環抱,城頭“劉”字大旗與荊州牧的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城頭上守軍甲胄鮮明,戒備森嚴。
劉備遠遠望見劉表竟親自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急忙滾鞍下馬,快步上前躬身行禮。
他聲音帶著幾分疲憊,卻很熱情地說道“備落魄來投,蒙景升兄不棄,如此厚待,實乃萬分感激!”
他言語懇切,眼角卻不著痕跡地掃過劉表身後的蔡瑁、蒯良等人。
隻見蔡瑁手按劍柄,麵色冷峻,蒯良則羽扇輕搖,目光深邃。
劉表年過五旬,鬢角微霜,身著錦繡官袍。
他笑容滿麵地伸手扶起劉備“玄德何必多禮。你我同為漢室宗親,理當相互扶持。今你來投,我荊州如虎添翼也。”
他雖言語熱絡,目光卻在劉備身後的廖化、簡雍、周倉及數百親兵身上細細打量。
隻見那些士卒雖衣衫襤褸,卻個個眼神銳利,陣型不亂,顯是百戰餘生的精銳。
當晚,劉表隆重設宴為劉備的接風洗塵,一眾荊州重要文武官員悉數到場。
州牧府內,數十盞精銅枝形燈架將夜晚照得如同白晝,燈內膏油燃燒時散發出淡淡的鬆香。
劉表將劉備安置在自己身旁主位,以示尊崇。
蔡瑁、蒯良、蒯越、劉先等荊州文武分坐兩側,侍女如蝴蝶般穿梭其間,捧上荊楚之地的珍饈美饌和醇酒。
劉表舉杯起身,麵帶微笑“玄德乃我漢室宗親,今日南下荊州,實乃我荊州之幸。今日特設此宴,為玄德接風洗塵!”
劉備連忙起身舉杯回敬,神色恭謹“景升兄言重了。備乃落魄之人,得蒙收留,已是感激不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蔡瑁突然放下酒杯,首先向劉備發難道“聽說玄德曾先後依附公孫瓚、大將軍劉昆,此兩位都待玄德不薄,而玄德皆盡棄之而去。更是刺殺大將軍不成,方轉而南下荊州。”
“朝廷的海捕文書上,可是說你劉玄德‘僭稱宗親、禍亂天下,格殺勿論’。不知此番南下我荊州是暫避風頭,還是另有所圖?”
劉備從容應答道“德珪兄謬矣!備雖不才,然始終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今大將軍劉昆掃平北方,雖功在社稷。然此人野子狼心,把持朝政,欺淩天子,朝廷政令皆出於其手。故備毅然隻身為國除賊,奈何時運不濟,功虧一簣。”
蔡瑁嘿嘿一笑道“玄德公此言差矣。當今天下大勢已定,大將軍劉昆平定北方,四海望治。若公在荊州結交士人,廣樹恩德,恐生內憂外患,反害了荊州安寧。”
蒯越此時插話,語氣中更是暗藏機鋒“玄德誌存高遠,令人敬佩。然荊州地狹民寡,恐難容玄德鴻鵠之誌。”
“且北方朝廷兵強馬壯,荀攸、賈詡、郭嘉皆當世奇才,關雲長、呂奉先更是萬人敵。玄德公何以背棄朝廷,而隻身南下來我荊州?”
劉備正色道“劉昆雖蕩平北境,其功自不可沒。然朝廷權柄,盡操於其手,天子徒居深宮。備雖人微力薄,亦知君臣大義。故不惜隻身犯險,欲為國除患。惜乎天時未至,事竟不成。”
此時,傅巽冷笑一聲“恐是劉玄德在北方已無容身之處吧?聽聞玄德公與結義兄弟張翼德反目成仇,張翼德已投奔大將軍麾下。玄德公如今形單影隻,南下荊州,莫非是要借荊州之力以報私怨?”
觸及劉備心底痛處,令他麵色微變。
但劉備到底是梟雄心性,但還能保持鎮定道“備與翼德乃私事耳,不敢與國事相混。今備身邊雖隻憲和相隨,然匡扶漢室之心,從未改變。”
席間氣氛越發緊張,韓嵩起身嚴肅地說道“劉玄德,非是我等不容於你。隻是當下局勢微妙,朝廷已平定大半河山,實力雄厚。”
“你此時南下,若朝廷以為荊州有意與你聯合而發兵來攻。屆時戰事一起,豈不禍及荊州百姓?”
劉先終於忍不住起身,麵向劉表拱手道“主公!玄德乃漢室宗親,今落魄來投,若我等拒之門外,豈不令天下宗室寒心?”
蒯良也附和道“劉別駕言之有理。玄德胸懷文韜武略,今來荊州,正可助我州鞏固防務,安撫民心。”
蔡瑁聞言大怒“真是荒謬至極!此時我荊州若收留劉備,無異於授人以柄!若大將軍震怒,親率百萬大軍來攻,我荊州何以抵擋?”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