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寒潭深潛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第 9 章:寒潭深潛
寒潭水麵結著薄冰,陳風穿著專業潛水服站在岸邊,手電筒光束刺破幽藍水麵,照見水下五米處閃爍的藍色礦脈。空間係統的提示音在耳邊回蕩:"永磁礦開采進度 0,需突破水下作業技術瓶頸。"
"陳總,潛水設備調試完畢。" 薑雪抱著重型潛水裝備走來,防滑靴在結冰的岩石上踩出哢嚓聲,"安保團隊已封鎖寒潭周邊,無人機巡邏每十分鍾一次。" 她腰間別著新配備的水下攝像機,鏡頭蓋折射出寒潭水麵的微光。
潛水艙內,蘇雨涵正在校準磁力探測器:"根據空間係統建模,永磁礦脈呈螺旋狀分布在寒潭底部,核心區域水深超過 80 米。" 她推了推防霧眼鏡,"但現有設備的抗壓極限是 50 米,強行下潛會有危險。"
陳風摸出吊墜,光霧在潛水艙內壁投射出寒潭底部的三維地圖。當光霧觸碰到永磁礦脈時,礦脈表麵突然浮現出與吊墜相同的齒輪紋路 —— 這是空間係統與地球資源產生共振的標誌。"用寒潭水淬火的鈦合金打造抗壓艙。" 他指著地圖上的礦脈核心區,"我記得父親的圖紙裏有深海勘探的草圖。"
老周的工作室裏,老人正在放大鏡下研究陳風帶來的圖紙:"你爸當年設想過用鎢鉻釩合金做潛水艇外殼,可惜沒機會驗證。" 他突然抬頭,渾濁的眼睛裏閃著光,"寒潭水淬火的鈦合金,說不定能承受百米水壓。"
五天後,首台深海抗壓艙在寒潭邊組裝完成。陳風穿上特製的抗壓潛水服,薑雪堅持要一同下潛:"萬一遇到暗流,我能幫你固定繩索。" 她拍了拍腰間的水下推進器,金屬部件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下潛過程比預想順利,抗壓艙的鈦合金外殼在 30 米深處發出輕微的形變聲,卻始終保持完整。當探照燈照亮 70 米深處的永磁礦脈,陳風屏住呼吸 —— 整麵岩壁都鑲嵌著藍色晶體,在水流中輕輕震動,仿佛有生命般與吊墜產生共鳴。
"開始采樣。" 陳風啟動機械臂,金剛石鑽頭剛接觸礦脈,水麵突然傳來刺耳的警報聲。蘇雨涵的聲音通過水下對講機傳來:"陳風!三艘不明快艇接近寒潭,裝備著水下探測設備!"
薑雪立刻啟動推進器,將抗壓艙隱蔽在巨大的鍾乳石後。透過舷窗,他們看見潛水員攜帶的探測設備上印著黑狼重工的標誌。"是當年偷活塞環技術的那幫人。" 薑雪握緊了水下匕首,"要不要我出去警告他們?"
"別衝動。" 陳風啟動空間係統的電磁幹擾功能,吊墜光霧化作無形屏障,讓對方的探測設備瞬間失靈。看著黑狼重工的潛水員在水中迷茫打轉,他突然想起空間係統的 "地質共鳴" 功能 —— 寒潭的磁場隻會響應吊墜持有者的設備。
首批永磁礦樣本被小心翼翼地封裝在鉛盒中,帶回實驗室時,張工的檢測報告讓整個團隊沸騰:"陳總,這種礦石的磁導率是普通永磁體的三倍,完全符合新能源電池的核心參數!"
然而,黑狼重工的動作更快。三天後,陳風在辦公室收到匿名快遞,裏麵是一份偽造的環評報告,指控寒潭開采破壞生態環境。柳如煙迅速調取寒潭的 24 小時生態監控:"他們篡改了水下攝像機的數據流,但區塊鏈存證裏的水質數據無法偽造。"
"召開新聞發布會," 陳風看著監控裏清澈的寒潭水,"把我們的開采方案和生態保護計劃同步公開。" 他忽然想起空間係統的 "自然共生" 模塊,"在礦區安裝生態修複裝置,讓開采區的水藻生長速度提升 50。"
新能源電池的研發進入白熱化階段。陳風將永磁礦與寒潭水結合,在空間係統的指引下,成功製造出第一塊 "寒潭芯" 電池。當電池在零下 40 度的環境中仍保持 90 的續航,實驗室的低溫測試艙內爆發出歡呼聲。
"陳,這是電池技術的革命!" 馬可的視頻通話背景是 f1 維修區,他舉著電池模型興奮地說,"我們的電動方程式賽車需要這種電池,它能讓充電時間縮短到五分鍾!"
就在電池即將量產時,國際能源協會突然修改了新能源電池的安全標準,新增的 "深海礦物開采倫理" 條款,直指寒潭的永磁礦開采。陳風敏銳地察覺,這是黑狼重工聯合國際資本發起的新一輪狙擊。
"他們想從規則層麵卡死我們。" 柳如煙展示著新收到的 to 申訴文件,"但我們的開采過程全程透明,而且寒潭屬於中國的天然礦脈,受國內法律保護。"
陳風點點頭,目光落在辦公桌上的地球儀上。他忽然想起空間係統的 "文明共振" 提示 —— 寒潭的資源饋贈,從來不是為了壟斷,而是為了共享。"把電池技術的核心專利開放授權," 他突然說,"但永磁礦的開采權,必須掌握在中國匠人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日內瓦的國際能源大會上,陳風的演講震動了整個行業:"我們不做技術壁壘的建造者,而是清潔能源的擺渡人。" 他展示著寒潭邊的智能化開采基地,"每一塊 " 寒潭芯 " 電池的誕生,都伴隨著寒潭水的淨化和山林的修複。"
當國際能源協會最終認可寒潭開采的生態友好性,新能源汽車的訂單如雪花般飛來。第一輛搭載 "寒潭芯" 電池的 suv 上市當天,續航 1200 公裏的測試視頻在社交媒體播放量突破十億,評論區裏 "中國新能源崛起" 的詞條刷爆屏幕。
深冬的寒潭邊,陳風帶著老周查看新落成的生態監測站。老人望著水下閃爍的礦脈,突然指著水麵:"小風,你看!"
一群從未見過的藍色小魚正圍繞著開采區遊動,它們的鱗片與永磁礦脈的光芒交相輝映。蘇雨涵的檢測報告顯示,這些小魚的基因序列發生了良性突變 —— 這是空間係統與自然共生的奇跡。
"父親當年說,機械和自然應該像齒輪一樣咬合。" 陳風摸著吊墜,光霧中浮現出父親在農機站畫的生態循環圖,"現在,我們做到了。"
新年的鍾聲響起時,寒潭水麵的冰層下,永磁礦脈正隨著潮汐輕輕震動。陳風知道,這是大地的心跳,是空間係統與人類智慧的和鳴。他望向遠處的機械廠區,新能源電池生產線的燈光與食品廠的暖光交織,形成一片璀璨的工業星海。
這一晚,陳風在日記本上寫下:"深潛寒潭,不是索取,而是對話。當我們學會與土地共振,齒輪的轉動就會成為自然的節拍。" 手機震動,柳如煙發來消息:"歐盟正式批準 " 寒潭芯 " 電池進入市場,第一艘貨輪明天啟航。"
他笑了笑,望向寒潭深處。那裏不再是冰冷的礦脈,而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是父親的夢想、團隊的汗水與空間係統的饋贈共同編織的工業詩篇。屬於陳風的新能源時代,正隨著寒潭水的流淌,帶著中國匠人的智慧與擔當,向全世界發出轟鳴。
喜歡重生之商業鬼才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商業鬼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