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看中玻璃罐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A+A-


    十幾分鍾的時間,蔡振軒就找到了抓螃蟹的方法,以及怎麽找螃蟹。
    一下的功夫,他提著的鐵桶裏,就多了十幾隻螃蟹。
    韋翠容看到,都羨慕了。
    “兒子,這麽能幹!回去讓你奶奶給你做醃螃蟹,你奶奶做的醃螃蟹可好吃了。用飯盒一裝,放幾個小時,晚上我們就能吃了!”
    牛雨蘭做生醃的手藝很好,就算她把配方告知家裏的所有人,他們嚐試過,但沒有牛雨蘭做的好吃。
    蔡振軒經常在公社,沒怎麽嚐過牛雨蘭做的菜。
    聽到他媽這麽說,麵色帶著期待,他也開始有點好奇。
    “那我再多抓一點。等爸和哥下班,我們就能一起多吃幾個了。”
    自從昨晚在大堂哥家裏吃飯,吃的很過癮,他就想著以後每一頓,都可以吃的過癮。
    “嗯嗯。那你繼續抓,我也去其他地方看看。聽你奶奶說,最近來的人多。附近的海貨沒有之前那麽多了,就我們這片區域,都少了將近一半的數量。”
    韋翠容說完,就往其他地方走去。
    她剛觀察了一會兒蔡振軒抓螃蟹的地方,她也有一點自己的心得。
    韋翠容在公社長大,不是在村裏長大的。
    她在村裏接觸的東西,並不多。
    趕海的活兒,她幹的更是少之又少。隻有過年過節,他們一家人才會從公社回到蔡家村大隊,但不是每一次回來,都會來海邊趕海。
    蔡言歸和牛雨蘭在不遠處的地方,跟著蔡紅燕和蔡丹萍一起,慢悠悠地撬著生蠔。
    這時候的生蠔沒有那麽肥,但吃起來的口感還是很不錯的。
    他們不是一個個撬下生蠔,而是站在不同的礁石前,手裏拿著專門撬生蠔的工具。
    在他們麵前的礁石,麵上全都是生蠔的殼。
    他們拿著手裏的工具,把生蠔的殼撬開,能看到裏麵的生蠔肉。
    再用工具的另外一側,挖出生蠔肉,放進他們從家裏帶來的玻璃罐。
    玻璃罐都是蔡澤陽他們吃完水果罐頭後剩下的,全部都留了下來。
    到目前為止,平均一天都會有一個新的,閑置的玻璃罐。
    有一部分低價賣給蔡清昌,讓他把做好的薄脆雞蛋餅幹裝進玻璃罐裏售賣。
    除此之外,還剩下很多玻璃罐,沒有找到用途。
    蔡澤陽和方婉怡裝東西,也用不到那麽多玻璃罐。
    所以,多數空的玻璃罐,都被牛雨蘭拿回家。
    牛雨蘭喜歡用玻璃罐裝東西,透明,能夠看到不同的玻璃罐裏,都裝了什麽東西。
    像平時來撬生蠔肉,她也喜歡用玻璃罐裝著。可以清晰地看到裏麵的生蠔肉,更能看到生蠔肉質的變化。
    他們在海邊生活了大半輩子,對海貨的肉質變化,是非常了解的。
    不用紙張寫下日期,都知道哪些是早些日子弄回來的,做到先入先出。
    蔡紅燕低頭看著手裏的玻璃罐,以及裝了一大半的生蠔肉,還有蔡言歸手裏提著的膠桶裏,還有幾個還沒用到的空玻璃罐,看向牛雨蘭。
    她知道,這些玻璃罐,都是她媽積攢回來的。
    “媽。我可以在回去時,帶幾個罐子回去嗎?”
    牛雨蘭轉過頭,手裏的動作不停,熟門熟路地挖了一個生蠔肉,嘴角勾起一側。
    “你這家夥兒,才來第二天,就想著回家的事情了?”
    蔡紅燕訕訕地笑了笑,目光轉向別處,又轉了回來。
    “這不是正好瞧見了,跟媽說一聲。”
    牛雨蘭不在意地揮揮手,“可以。到時候看看家裏能有幾個玻璃罐。對了,等你回去,看看弄了幾罐生蠔肉,也能帶回去。”
    希望公社離海邊很遠,沒有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基本不會有人千裏迢迢地去海邊。
    公社倒是有海貨賣,要麽是一直都有的各種魚幹,要麽就是一定要早點去公社的,才能買到的新鮮海貨。
    蔡紅燕高興地連連點頭,要是能帶生蠔回去,那自然是最好的。
    “媽,那我就不客氣了。”
    牛雨蘭望向在不遠處,能夠聽到她們對話的蔡丹萍。
    “阿萍,到時候你也可以帶幾罐回去。”
    蔡丹萍婉拒地搖了搖頭,“媽,我就不用了。我離得近,平時誌強回來,也可以帶幾罐走。不用等到我回去。”
    牛雨蘭聽到蔡丹萍的前幾句話,還以為蔡丹萍不要。
    說出後麵幾句,她才明白,原來二女兒打的是這個主意。
    昨晚莊誌強沒有回去,夜裏跟蔡丹萍一間房,聊了不少話。其中就包括,他們可以多來蔡家村大隊。
    不要再像以前一樣,明明相隔那麽近,卻回來的次數那麽少。
    蔡丹萍反省,她回來的次數,還沒有遠在隔壁公社的蔡紅燕,回來的勤快。
    他們家還有自行車,在蔡家村大隊把水泥路修到公社後,騎行更加的方便,通行的時間,更短了。
    如果莊誌強幹活累了,不想來。
    他們的兒子,也可以騎著家裏的自行車來。
    大兒子莊立行跟莊誌強一樣,是在紡織廠工作,工作的強度差不多,休息的時間是錯開的。隻要到休息日,肯定是可以回來的。
    家裏的自行車是男款自行車,女子不好騎行,蔡丹萍就沒有考慮兒媳婦們回來村裏。
    二兒子在養雞場上班,忙也是忙一陣。空閑的時候休息好,下班就可以直接騎著自行車回村裏。
    從養雞場弄回來的好東西,也可以帶回來村裏,跟家裏人一起分享。
    三兒子是在拖拉機廠當臨時工,平時忙得很。回到家裏,都累的癱倒在木凳,不想動彈。
    蔡丹萍同樣沒想著三兒子要來村裏,她想著,莊誌強,大兒子和二兒子,隻要來一個,都可以。
    跟娘家多走動走動,總歸不是什麽壞事。
    更何況,按照蔡言歸和牛雨蘭的性子,來都來了,肯定不會讓他們空手回去。
    大家有來有回,也能聯係的更加密切。
    “行。既然你們都打算好了,也沒問題。這段時間我和你爸多趕海,弄多點海貨,晾曬成幹。你們到時候,也可以去帶回去。”
    牛雨蘭計劃著,每天都弄一點魚幹,海菜幹等等。
    大女兒和二女兒都住在公社,買東西沒那麽方便。大家願意多聯絡,她也願意多幹一點。
    孩子們感到開心,她也感到開心。
    喜歡重生七零七個女兒讓我卷成富豪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七零七個女兒讓我卷成富豪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