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血色網戀:藍山暖陽下的殺機2
字數:5871 加入書籤
第二章:靴蹤尋跡
藍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會議室裏,煙霧繚繞。投影儀的光束打在幕布上,定格在一張放大的照片上——正是河灘女屍腳上那雙沾滿泥汙的棕色短靴。靴子的特寫占據了整個畫麵,側麵的金屬扣、鞋底的紋路、皮質在汙漬下透出的光澤,都清晰可見。
陳鋒站在幕布前,手指重重地點在照片上,聲音帶著熬夜後的沙啞,卻異常堅定:“同誌們,這就是我們目前唯一的、也是最關鍵的線索!無名屍的身份,是撬開這起惡性拋屍案的第一個鎖眼。找到這雙靴子的來源,就可能找到她是誰!”
台下,林薇和其他幾名隊員神情凝重,筆記本攤開,筆尖懸停。河灘現場的冰冷氣息似乎還縈繞在會議室裏。
“林薇,”陳鋒的目光轉向她,“技術科那邊,對靴子的初步分析出來了沒有?”
林薇立刻回答:“陳隊,初步報告剛出來。靴子是牛皮材質,做工相對精良,尺碼是37碼。鞋底磨損程度中等,說明死者生前穿著有一定時間,但不算特別舊。最關鍵的是,鞋底沾附的微量泥沙和河灘現場的樣本有差異,支持第一現場非拋屍點的判斷。另外,”她頓了頓,加重語氣,“技術員在靴筒內側靠近腳踝的位置,發現了一個非常模糊、幾乎被磨損殆盡的燙印痕跡,勉強能辨認出幾個字母,像是品牌標識的一部分,但無法完全確認具體品牌。”
陳鋒點點頭,這個信息雖然模糊,但聊勝於無。“好。既然品牌暫時無法鎖定,我們就用最笨但也可能最有效的辦法——掃街!”他環視眾人,“藍山縣城不大,賣鞋的店鋪集中在那幾條主要商業街和幾個市場。我們分成三組,林薇帶一組負責解放路和中心市場;老張帶一組負責人民路和小商品城;我帶一組負責環城路和周邊零散店鋪。目標明確:拿著這靴子的高清照片,一家一家問!問店主,問店員,問有沒有見過、賣過、或者知道誰穿過同款!重點留意那些賣中檔鞋、款式相對新潮的店。”
他拿起一疊剛打印好的靴子照片,分發給各組。“記住,細節!購買時間、購買者特征、購買時有無同伴、任何能想起來的蛛絲馬跡,都要問清楚!大海撈針,也得撈!散會,立刻行動!”
藍山縣城的冬日街道,行人步履匆匆。三組人馬如同撒開的網,迅速融入略顯蕭索的商業氛圍中。陳鋒帶著兩名年輕警員,沿著環城路一家家店鋪走進去。鞋店、服裝店、甚至一些賣日用品的雜貨鋪,隻要有可能賣鞋的,他們都不放過。
過程遠沒有電影裏演的那般戲劇化,充滿了枯燥、重複和一次次失望。
“警察同誌,這靴子?沒見過,款式有點老了吧?”一家運動鞋專賣店的老板瞥了一眼照片,搖搖頭。
“哎喲,這種靴子我們店裏沒有,我們都是賣皮鞋的,男式的多。”皮鞋店的老板娘熱情但愛莫能助。
“棕色短靴?好像有點印象……哎呀,記不清了,每天來來往往那麽多人。”一個大型商場的鞋類專櫃導購員努力回憶著,最終還是抱歉地笑了笑。
“照片?拿走拿走!別影響我做生意!沒見過!”一個在市場角落擺攤賣廉價鞋的中年男人不耐煩地揮揮手。
陳鋒耐著性子,一家家解釋,一次次展示照片。午後的陽光斜射進店鋪,灰塵在光柱裏飛舞,空氣中混雜著皮革、膠水和新布料的味道。重複的問詢、模糊的回答、甚至是警惕或冷漠的眼神,像無形的細沙,一點點消磨著人的精力。跟隨他的年輕警員小趙,臉上已經掩飾不住疲憊和一絲沮喪。
“陳隊,這……真能問到嗎?感覺像大海撈針,還是根快化了的針。”小趙忍不住小聲嘀咕,揉了揉發酸的小腿。
陳鋒停下腳步,站在一家緊閉的卷簾門前店主臨時有事關門了),掏出煙盒,抽出一支點燃,深深吸了一口。煙霧在寒冷的空氣中迅速消散。他目光掃過這條不算長的街道,看著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店鋪招牌。
“大海撈針,也得撈。”陳鋒重複了一遍會議室裏的話,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小趙,你知道破案最重要的是什麽嗎?”他沒等小趙回答,自顧自說下去,“是耐心。是堅持。是相信任何看似微小的線索,都可能指向真相。河灘上那姑娘,她是誰?她家人可能還在等她回家過年。我們鬆懈一分鍾,她沉冤昭雪就晚一分鍾。繼續!”
他掐滅煙頭,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走向下一家店鋪。小趙看著隊長的背影,抿了抿嘴,打起精神跟了上去。
時間在枯燥的走訪中流逝。夕陽西沉,給街道鍍上一層黯淡的金色。一天下來,三組人馬幾乎跑遍了縣城所有可能售賣這類鞋子的店鋪,收獲寥寥。有用的信息大多是“好像見過類似款”、“可能是外地貨”、“去年流行過一陣”之類的模糊印象。那個模糊的品牌燙印字母,問了幾家稍大的品牌店,店員看了照片也直搖頭,表示沒見過這個標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刑偵隊的辦公室燈火通明。各組匯總情況,氣氛有些沉悶。林薇組在中心市場那邊也一無所獲。老張組倒是在小商品城一家鞋店得到一個信息,店主說半年前好像進過一批類似的,但早就賣光了,也記不清買主是誰。
希望似乎越來越渺茫。難道這條唯一的線索也要斷掉?那雙靴子真的隻是死者偶然在某個不知名小店或者外地購買的?
陳鋒站在窗邊,望著窗外縣城漸次亮起的燈火,眉頭緊鎖。他複盤著白天的走訪,總覺得遺漏了什麽。藍山縣還有沒有他們沒跑到、或者忽略了的地方?
“解放路……中心市場……人民路小商品城……環城路……”他低聲念叨著白天跑過的區域。突然,他猛地轉身,“林薇,解放路靠近老電影院那條岔路,是不是有幾家小店?我們好像沒走到頭?”
林薇回想了一下地圖:“是,陳隊。那條岔路比較偏,裏麵有幾家小店,好像有一家……叫‘麗人行’還是什麽的?主要賣些女裝和鞋子,檔次不高不低。”
“明天一早,先去那裏!”陳鋒拍板。他隱隱有種感覺,越是這種不起眼的小店,越有可能。
第二天清晨,寒意更重。陳鋒帶著林薇和小趙,再次來到解放路,拐進了那條略顯狹窄的岔路。果然,在岔路中段,一家名為“麗人坊”的女裝鞋包店剛剛開門。店麵不大,裝修簡單,玻璃櫥窗裏陳列著當季的冬靴和包包。
店主是一個四十多歲、看起來挺幹練的女人,正在整理貨架。看到穿著警服的三人進來,她顯得有些驚訝和緊張。
“老板,別緊張,我們是公安局的,想找你了解點情況。”陳鋒盡量讓語氣平和,出示了證件。
“哦哦,警察同誌,什麽事啊?”店主放下手中的衣服,擦了擦手。
陳鋒再次拿出那張至關重要的靴子照片,遞到店主麵前:“麻煩您仔細看看,您店裏有沒有賣過這種款式的棕色短靴?或者有沒有印象哪位顧客穿過?”
店主接過照片,湊到眼前,看得非常仔細。她的眉頭先是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回憶。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店裏隻有掛鍾滴答的聲音。陳鋒、林薇和小趙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店主的眼睛亮了一下,手指點著照片上的金屬扣:“哎!這個扣子!這個形狀我有點印象!”她抬起頭,語氣帶著一絲興奮,“沒錯!這靴子我們店進過!還是去年秋天的時候!”
峰回路轉!陳鋒精神一振,強壓住激動:“您確定?具體什麽時候?賣了多少?還記得買的人嗎?”
“確定確定!”店主肯定地點頭,走到收銀台後麵翻找起來,“讓我想想……應該是去年十月份左右進的貨。這靴子皮質不錯,款式當時也算新,但價格在咱們這兒偏高了點,不好賣。我記得很清楚,一共就進了兩雙,都是37碼的,棕色。”
她一邊說,一邊翻出一個有些陳舊的硬皮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進貨和銷售信息。“找到了!看,這裏!”她指著其中一行,“10月15號,進棕色牛皮短靴,37碼,兩雙。售價是……嗯,記在這兒了。”
“那賣出去的情況呢?”林薇迫不及待地問,拿出本子準備記錄。
“賣出去……”店主翻著筆記本,手指劃過一頁頁記錄,“啊,在這兒!11月3號,賣出去一雙!對,就一雙!另一雙……”她抬頭看了看貨架角落,“喏,還在那兒掛著呢,一直沒賣出去,我都打算處理掉了。”
眾人的目光立刻投向店主示意的方向。果然,在貨架最下層,掛著一雙幾乎全新的棕色短靴,款式、顏色、金屬扣,與照片上死者腳上的那雙一模一樣!這個直觀的對比,如同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
“太好了!”小趙忍不住低聲歡呼。陳鋒和林薇眼中也閃過激動的光芒。踏破鐵鞋無覓處!
“老板,您太重要了!”陳鋒由衷地說,“那您還記得11月3號買走這雙靴子的顧客嗎?長什麽樣?是男是女?有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店主皺起眉,努力回憶著:“是個女的買的。具體長相……過去幾個月了,有點模糊了。年紀……大概三十多歲?個子不算高,有點瘦。哦對了!”她像是突然想起了關鍵點,“她說話口音有點特別,不是我們本地口音,像是……像是廣東那邊的?對!帶點粵語腔調的普通話!當時我還問她是不是外地來的,她說是啊,老家是廣東信宜那邊的,嫁到藍山好多年了。”
廣東信宜! 這個地名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瞬間激起了漣漪!這是死者身份的第一個具體指向!
“她有沒有說叫什麽名字?或者您店裏有沒有登記?”林薇追問。
“名字……”店主搖搖頭,“買雙鞋子一般不問名字。不過,她好像……好像提過一句,說是在縣裏一家足浴城上班?對,好像是這麽說的,因為我說這靴子穿著上班可能有點跟高,她說沒事,她們工作不用走太多路。”店主努力提供著一切可能的細節,“哦,還有,付款的時候,她好像掏錢包時掉出來一張什麽卡,上麵好像有拚音‘in xiao’或者類似的?我沒太看清,就瞥了一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林! 雖然沒有完整的名字,但這個發音結合“廣東信宜”、“足浴城上班”的信息,已經足夠具體!
“老板,太感謝您了!您提供的線索非常重要!”陳鋒鄭重地向店主道謝,同時示意林薇,“立刻記錄下所有細節:購買時間、顧客特征、口音、工作地點、可能的姓名發音!”
走出“麗人坊”小店,冬日的陽光似乎都變得溫暖了幾分。陳鋒深吸一口氣,連日來的陰霾被這關鍵突破驅散了大半。他立刻拿出手機,撥通了局裏的電話。
“喂,技術科嗎?我是陳鋒。立刻查一下縣裏所有足浴城的從業人員信息,重點查找名字發音接近‘in xiao’或‘小林’,女性,三十多歲,原籍廣東信宜的!對,現在就要!有消息立刻報給我!”
掛了電話,陳鋒看著手中那張靴子的照片,又回頭望了望“麗人坊”的招牌。
“走,回隊裏!”他的聲音充滿了力量,“小林……我們離找到你,不遠了。”
那雙從冰冷河灘淤泥中發現的棕色短靴,經過兩天艱苦卓絕的“尋蹤”,終於指向了一個具體的名字和一個模糊的身影。一張無形的大網,開始向那個消失在2013年元月的“小林”悄然收緊。而圍繞她的死亡,一個巨大的謎團,才剛剛顯露出冰山一角。足浴城,又會揭開怎樣的故事?那個讓她請假去“處理”的男朋友,又是誰?新的疑問,伴隨著新的線索,等待著刑偵隊的下一步探索。
喜歡中國凶案筆記請大家收藏:()中國凶案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