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遠客來訪堰關城

字數:4946   加入書籤

A+A-


    吃了睡睡了吃的薛昭昭經過近一年的缺乏運動,如同吹氣球一般圓了許多,看起來更可愛了。
    雖然她的四肢圓圓有點笨拙,但卻十分有力。十個月時她便可以堪堪扶著床沿、柱子慢慢走動了。
    能走動的薛昭昭片刻不停,走來走去,內院外院磕磕絆絆地繞。某天她繞到她爹薛衛將軍的書房外,張牙舞爪便往裏麵衝。嘴裏也不停地喊著爹爹,爹爹,伸著小手要抱抱。
    眼看著要磕門檻上了,一雙手將她一把撈起,動作一氣嗬成,輕巧極了。昭昭心想,父親還是挺可靠的,不是他撈著自己就會摔個屁股墩了。
    薛昭昭任由自己撞進父親懷裏,也沒有動彈,有些撒嬌意味。那修長的手輕拍著她的後背,有些生疏地逗小孩開心。
    薛昭昭感覺到眼前的人周身清潤、氣質雅正,跟自己武人氣息濃厚的爹迥然相異。
    下意識抬頭看了一眼,原地呆住了。
    薛昭昭覺得自己太丟臉了,這一波屬於直接被一個陌生男子帥呆。
    薛衛連忙將昭昭接過來,放椅子上坐好,又連連向男子拱手致謝,那人隻道無礙。
    昭昭內心:自己好像一個球被無情地傳來傳去。
    兩人交談沒有避開昭昭,畢竟一個一歲不到的小孩也不會說話——就算能夠聽懂自己說話,也無法泄露內容。兩人想法出奇一致:薛衛大概知道自己女兒有狀如成人的心智,而竹隱則是見過另一個心智過人的小孩。
    竹隱此次並非特意前來,隻是有事處理,順便拜訪。昭昭百日宴上暗月樓之人意圖偷竊兵防部署一事,薛衛使遊青往暗月樓傳去了消息。
    盛京距邊境約5000裏,來回需三個時辰有餘,第二日遊青便帶回了暗月樓的信,這小隼當真為了昭昭帶它玩的話,未停留太久便往回趕了。
    搞得暗月樓的人莫名其妙。
    這懶隼有一天居然會積極營業,並且這一次它居然沒有等待他最親近的同伴燕青,當真稀奇。
    真是一隻呆傻的小隼,昭昭寶寶除了咿咿呀呀和它聊聊天,還能怎麽帶它玩呢?
    年齡小還真是好騙。這可能就是幼崽之間天然的吸引力吧。
    暗月樓在信中表示願意與薛衛交易軍中內鬼信息,以此交換出人質。
    後麵不僅有詳盡的信息,還列出了營中嫌疑頗大的幾人,且每人的行為處於不同環節,十分隱蔽,都有通敵嫌疑。
    信的落款是竹隱,也就是此次拜訪薛衛的男子。
    這封暗示意味很強的回信,讓薛衛確定了先前的猜測。
    暗月樓背後的人,必定是同盟。
    雖不知其來曆底細,但是與其交好於國運必定是有所助益的。
    竹隱此番前來是為了讓薛衛知情,營中叛逃之人不僅同柬摩勾結,還聽命於朝中之人,行叛國之事。
    隻是如今朝堂形勢混亂,渾水摸魚者、心懷鬼胎者、唯利是圖者、通敵叛國者紛紛隱匿在混亂之下,屬實不容易查到證據。
    暗月樓察覺這一點,故而提醒薛衛,為的就是早日查出朝中蛀蟲,最終一網打盡。那些為一己私利置國家利益不顧的賣國賊,必須從朝中拔除,否則後患無窮。
    薛衛心下了然,這暗月樓,當真是既恪守原則,又會靈活做事啊。
    此番提示既是示好也是暗示未來的合作。
    五朝為郢朝、柬摩、牧朝、淵朝、雅地,雅地處於中心,大概的方位如下:往東郢朝,往南淵朝,往西牧朝,往北柬摩。
    數十年前淵牧兩國爆發戰爭,濯帝薛和與厲帝宇文季出兵交手,不死不休。
    柬摩四處偷襲搜刮好處,將由大家族治理的雅地劫掠燒殺得破敗不已,雅地地理位置特殊,主要作用是製衡緩衝著其他四朝。並且商貿十分發達,各朝到雅地交易比較方便。
    而柬摩的舉動無異於殺雞取卵,淵牧無暇他顧,所以當時國力尚為強盛的郢朝出兵,才不至於讓柬摩將雅地覆滅。然而卻遭到了柬摩數十年如一日的瘋狂針對與報複,說句瘋狗也不為過。
    近年來盛京之中形勢變得嚴峻,郢朝帝王漸漸年邁,儲君身體羸弱,多方勢力蠢蠢欲動。郢朝與柬摩的邊境又異動頻發,戰亂久久不能平息。
    郢朝朝堂上,主戰派與主和派每日爭論不休,中立的臣子們三緘其口,清流們態度模糊,不主戰也不主和。
    郢朝內憂外患。
    在混亂的時局中,薛衛帶領家人回京的計劃一再擱置,歸家一事遙遙無期。
    如此世道,大多數人所作所為隻是為了能夠好好活下去罷了。但是也有一些人是為了自己隱蔽的私欲而汲汲營營。
    仍然還有赤誠的心閃耀在這泥濘動蕩之中,那便是戍守邊疆的將士的衛國之心。邊疆將士的守望也是庇護王朝免受外敵侵辱的屏障。
    一旦邊境失守,柬摩對郢朝的侵略將是毀滅性的。
    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家的戰士,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京的薛衛一家,千千萬萬的堅守,守護著郢朝的西北防線。許多像薛衛一樣的將士遠離故園,身向那畔,經曆多年的夜寒露重,他們忠君愛國,一心渴望戰亂平息,希望自己可以重回故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在邊地的黃沙翻滾、寒風凜冽中,薛昭昭長到了五歲。
    薛衛的官銜從累累戰果中由從三品都尉遷至正二品武顯大將軍。時局如此混亂,邊境卻沒有給柬摩可乘之機。
    薛衛鎮守有功,赫赫威名遠揚。
    作為將士家屬,舒氏與昭昭囿於後宅,隔絕了直麵殘酷戰爭的可能。
    重兵把守的堰關城池固若金湯,柬摩來犯已經大大減少。
    昭昭有時會被薛衛抱著巡視堰關城的內外城,於是乎她對於堰關城的風土人情也了解了幾分。
    堰關雖是邊境,卻是毗鄰雅地的貿易勝地。
    雅地毗鄰四朝,原是五朝的貿易中心。自牧朝淵朝混戰之後,雅地便不可避免地衰敗了。
    許多雅地商販湧入堰關城,多年以後,堰關的商業也變得發達起來。絡繹不絕的商隊與馬匹,不知疲倦地通過堰關城運往郢朝之內。
    混合交雜的民族與人口,豐富的風土人情以及沒有宵禁的限製,使堰關城擁有極其熱鬧的夜市,五朝麵孔均會出現在堰關城中。
    凡此種種,無不象征著堰關城的富饒。
    郢朝的富饒愈發加重了柬摩的覬覦。
    邊城被侵襲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堰關城有薛衛駐守,近些年已是安定許多。但還是有一些流離失所的人在外城遊蕩。朝廷的安撫所席位有限,周邊城池的流民為求庇護,紛紛前往堰關城。
    昭昭在一次跟隨薛衛巡訪外城時發現了他們。
    外城風餐露宿的人與內城安定樂足的人的生活兩極分化,看上去很是令人心酸。
    堰關城富裕,昭昭便提出在堰關城內興辦公役,擴充流民住所,且加固內外城的防禦牆,甚至可以擴建外城,接納更多的百姓安家。募流為兵,視其安定程度給予戶籍。加之內城的商業如此發達,其實還是有一些崗位可以提供給這些人維持生計。比如代采買的小廝等。
    安置好變成流民的郢朝百姓,也是為了國家的安定。
    沒有人在意一個五歲小女孩的話語,因為這些措施一直都有,但因為各種原因,不甚起效。
    但是薛衛上了心,當天回到家便向堰關太守梁益飛鴿傳書一敘。敲定了安置事宜後,梁益激動開口:“將軍高義,此前下官一直頭痛流民的安置事宜,此次軍政措施並行,堰關的安定與建設必定更上一層樓。”
    薛衛也心情頗好,自豪開口:“今日小女昭昭隨我出外城,看見有流民風餐露宿,便生發了一些想法。雖童言童語,卻也十分有道理。我覺得可行,便邀約梁兄一同商議了。”
    邊關遙遠,鎮守的將士與太守為了避嫌,除非必要,一般不會私下聯係。
    流民安置措施涉及戶籍與兵籍,兩位大人商議以後方能更好地實施。
    梁益十分驚奇:“若我沒記錯,令媛今年應當僅五歲吧?”
    薛衛十分自豪:“正是五歲!”
    梁益解決了一樁心事,真誠地誇讚起來:“令千金非池中物,來日必扶搖而上!”
    這個馬屁拍到薛衛心裏了。
    薛衛舉杯邀梁益,二人興盡而歸。
    喜歡昭昭貪慕請大家收藏:()昭昭貪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