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隱山規誡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A+A-


    數日後。
    陳逸一行人途經山路,他看向兩側的茂密山林,提醒小二與同行的武人護衛:“當心林中有山賊埋伏,多加注意。”
    “是,少爺。”
    小二頓時打起精神來,目光警惕了許多。
    不多時。
    一行人竟真在前麵遇到了山賊,隻不過這群山賊死狀淒慘,皆是被自己手中的刀劍給貫穿胸腹掛在了樹上。
    一看就是沒有武魄的普通人。
    趙琦抬頭打量。
    “尋常山賊罷了。”
    若是擁有武魄的山賊,應是不會死得如此淒慘,定是劫道之時遇到了武人,被活閻王一鍋端了。
    這世上擁有武魄的始終是少數人,哪怕是在烈風城的尚武堂,幾十個家族子弟最終也隻有十人成為武人。
    雖同樣是練武之人,但沒有武魄之人甚至都不配被稱之為武人,兩者之間的差距乃是天壤之別。
    可是。
    放眼天下,放眼民間。
    最多是的還是不懂拳腳的老百姓,隻要人一多,隻要有武器,普通人倒也未必不能斬殺武人。
    這群山賊顯然就是這麽幹的,隻是運氣不太好,終究是遇上了活閻王。
    陳逸猜測:“似乎是一個馭金的高手,這些山賊全是死於手中刀兵,總不至於是自己刺死的自己。”
    一個破軍境的高手。
    “馭金?”
    趙琦還真聽說過附近有個馭金的高手:“桐城的劍門就以馭金的手段名震江湖,你這麽一說興許真有可能是劍門之人所為。”
    說著。
    他陷入沉思。
    劍門當代好像有個名氣很大的天之驕子,叫什麽來著?
    思索片刻。
    趙琦終於是想了起來。
    “劍無鋒!”
    陳逸是第一次聽說這名字,就連劍門都是第一次聽說。
    “劍無鋒?”
    “嗯,此人今年應是二十有六,若無意外定是劍門下任劍宗,劍無鋒雖名為無鋒,但從來鋒芒畢露,心狠手辣,此番行事頗有他的作風。”
    既然山賊之禍無虞。
    便繼續趕路。
    一路上趙琦跟陳逸說了不少劍無鋒的江湖傳聞,此人十六歲開始闖蕩江湖,是一路殺出來的赫赫威名。
    殺性極重。
    傳聞就連當代劍門劍主都壓製不住他了,若非劍無鋒一心專情武道,對權勢毫無興趣,隻怕劍門早已易主。
    陳逸問:“他是隻馭刀劍兵器?”
    “應該是吧,不然呢?”
    趙琦不解。
    當然是磁場轉起來啊!
    這在陳逸眼裏才是馭金真正正確的用法,馭金的原理大概是利用磁場,破軍境界的磁場操作,那可比純粹的操縱刀劍厲害多了。
    話說回來。
    金理應屬於土的分支才對。
    土生金嘛。
    不討論哲學易學上的象征意義,隻論物質上的實質關係,金本就是土的一部分,這完全合理。
    隻要打破金非土的固有認知,趙琦估摸也能馭金,畢竟武魄這玩意本就是唯心力,陳逸驗證過了。
    三十裏外。
    一座雄偉山嶽橫亙大地,蒼茫山林延綿無盡,雲霧繚繞間可見走獸奔走其中,又或是飛禽白鶴若隱若現。
    山間有一條路直通官道,山路徑直通向山頂,雲霧中似有亭台樓閣,恍若人間仙境,出塵脫俗。
    山下有一處湖泊。
    湖泊旁有一老者,老者身披蓑衣頭戴鬥笠,氣定神閑,養氣功夫一看就十分了得,狀若高人。
    老者手中握有一釣竿,魚線沉入水中時而沉浮,在水麵上蕩起微弱漣漪。
    一人走來。
    朝老者恭敬行禮。
    “少主,再過三日,祖師規誡之期便過,您屆時即可上山繼承宗主之位,得到宗門金丹與祖師傳承。”
    “我知道。”
    祖師規誡之期是隱宗立宗之初就留下的規誡,意思即使宗主仙逝之後,下任宗主需得按照規誡等待三年。
    這三年內但凡是有緣人都可上山求取隱宗傳承,若真有緣,這即為天數,有緣人可取走隱宗宗主金丹與祖師傳承。
    一旦宗主金丹與祖師傳承被取走,也就意味著隱宗傳承合該斷絕於此,既受於天,便由天定。
    這就是祖師的規誡。
    如若這三年規勸之期不見有緣人,那麽隱宗少主即可繼承宗主之位,這是隱宗千百年來的規矩。
    規矩如此。
    不過千百年來尚未有外人能將隱宗金丹與傳承取走,老者自是不擔心這一點,前任宗主便是他師傅。
    他師傅替他算過一卦。
    “我即為天數。”
    老者如此言道:“這宗主之位非我莫屬,且三日後再來尋我,莫要驚擾了湖中的魚兒。”
    “是,少主。”
    宗門弟子退下。
    湖中魚線沉浮不定。
    老者心無旁騖。
    一日後。
    馬車行至隱宗山下。
    趙琦遙望雲霧繚繞的山間,想起了某事。
    “此地可是隱山?”
    小二點頭。
    “確實是隱山地界,繞過隱山腳下,再有幾日大概就能到尚武院所在的洛水城。”
    “隱山……”
    趙琦若有所思,回頭問陳逸:“陳兄,可有聽說過隱山的規誡之期?”
    陳逸未曾聽說過。
    “何規誡?”
    “我以前曾隨家父路過隱山腳下,聽說過隱山規誡,隱山祖師曾有規誡,宗主仙逝後,繼任宗主靜待三年,這三年中任何人都可上山求取隱宗金丹與祖師傳承。”
    聽聞如此。
    陳逸就知趙琦是何意:“現在是隱山規誡之期?”
    “聽聞隱山宗主於三年前仙逝。”
    “隱山真有此規誡?”
    “真有。”
    趙琦言之鑿鑿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甚至於他的父親在年輕時都曾上過隱山,可惜沒有那份機緣。
    趙琦未有丹藥相助,他若是就這般去參加百國演武,別說國試,州試都過不了,雖說早有心理準備,但誰不想走得更遠。
    他心意已決。
    “陳兄,何不去一試?”
    陳逸眸光閃爍。
    片刻後。
    “那就試一試。”
    說罷。
    兩人待馬車行至山路,隨即一同上山,陳逸交代小二:“你們先行一步,若不能追上你們,便在洛水碰頭。”
    “少爺……”
    小二覺得不妥,少爺要是出事了,他們不得脫一層皮啊,可陳逸說完就上了山,根本沒給小二說話的機會。
    無奈。
    小二隻好留下兩個武人在山下等候,他自己先一步趕去洛水,到那裏先替少爺打點好一切再說。
    他手無縛雞之力,留下反倒可能是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