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墨染風華43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仁宗聞言大吃一驚,之前的小麥與占城稻的產量就已經很讓他感到吃驚了,他沒想到昭宸還能夠拿出更多的良種。隻聽他激動的道:“真的?咳咳...這事....咳咳咳....可真?”
墨蘭點頭言道:“昭宸絕不敢打此誑語,此事確實為真。種子不算很多,還要在等上一等才能大麵積試種。”
趙曦亦是點頭附和,“是啊,父皇此事我也是知道的。我們本來想著等秋日裏收成以後再來與您細說的。但是....”說著他麵露難過之色地看著仁宗蒼白的臉龐,不知該如何說下去。
仁宗輕笑:“好了,作甚這般小兒女姿態,父皇明白你們的意思。”他絲毫不懷疑兩人說的食物人吃過之後會不會有什麽不適,畢竟有前車之鑒。
兩人搖頭,仁宗對他們是真的好,好到讓他們一度想要找小湯圓為其續命的地步。但他們隻是剛有這一想法,就被那顆湯圓給堵了回來,用它的話說就是,這是大道規則所定,自己還管不到頂頭上司那裏。
墨蘭輕道:“那您看我們什時候將此事公布出去?”
仁宗聞言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兩人對視一眼,安靜的等在一側。須臾,隻聽他說道:“再等等吧,等宗和繼位,廣施天下。”
墨蘭趙曦聞言紅了眼眶,“父皇”
仁宗一聲輕歎:“哎,莫要如此。天命如此而已,更何況父皇曾說過,燕雲十六州的收複,足以讓父皇去麵見列祖列宗了,更何況還有占城稻和小麥的改良.....”
“父皇已經沾了很多光了。”他輕拍著兩人的手說道。
墨蘭和趙曦強忍著淚水,重重地點了點頭。
仁宗看著他們,目光中滿是慈愛與欣慰:“你們今後定要謹記,切不可因私廢公,要以天下蒼生為重。”
墨蘭與趙曦齊聲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仁宗微微頷首,臉上略顯疲態:“好了,你們先退下吧,讓父皇一個人靜一靜。”
兩人緩緩退出房間,心中滿是沉重。這日兩人正在處理政務,聽到侍從來報說是派去頂著兗王和邕王的人傳信回來,邕王在私製龍袍,並且兗王在一處藏私兵還和榮妃搭上了線。
墨蘭沒想到,這一世,有了正統的皇位繼承人,還是有人準備造反了。而榮妃還是和兗王勾結在了一起,隻是不知這一世她又是以何名目,畢竟榮飛燕可是被自己給救了下來。
趙曦:“星辰,可能知道兗王的私兵在哪,人數多少?”
墨蘭:“他們這是想趁著父皇病重,趁火打劫?邕王和兗王有反的跡象,那禹州那裏可有動靜?”
萬能人甲:“回娘娘,禹州並無異樣,隻是年前寧遠侯府二兒子顧廷燁去了禹州投奔趙團練。”
趙曦:“本宮知道了,你且先下去吧。”
而此時,兗王與邕王正在與各自的幕僚商議著該如何行事,製定計劃。
兗王府邸的一處密室內,兗王目露凶光:“如今官家病重,太子也就是個剛成人的黃毛小子,正是我們行事的好時候。榮妃已經答應與我聯手,事成之後,本王必有重賞。”
幕僚甲乙丙丁:“我等多謝王爺,祝王爺馬到功成。”同樣的一幕也在邕王府上演著。
這日,榮妃差人到東宮,說是辦個賞花宴,也好讓仁宗鬆快鬆快。遍邀諸人,其中就有邕王妃與嘉城縣主。墨蘭知道,兗王這是打算行動了,她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眾人的一舉一動,心中盤算著應對之策。
宴會上,榮妃看似悠閑地與眾人交談,眼神卻不時飄向兗王安排在暗處的人手。而墨蘭也早已安排了自己的人手,時刻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就在眾人沉浸在賞花的氛圍中時,兗王突然發動了襲擊。他率領士兵衝進皇宮,喊殺聲震天。
然而,趙曦和墨蘭早有準備。他們憑借著嚴密的部署和忠誠的將士們,垂拱殿前趙曦與一眾侍從將仁宗護在身後,神情淡淡的看著兗王。
仁宗:“兗王,你這是在行大逆不道之事,難道就不怕朕直接下令將你射殺嗎?”
兗王:“嗤,現在整個大內都是我的人,官家還是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安然無恙的好。”
仁宗輕笑:“兗王,朕給你機會,現在退兵,自行伏誅,朕不牽連你的妻兒,如若不然,朕想你亦是知道後果。”
兗王冷哼一聲:“機會?隻要你寫下退位詔書,本王就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還用你饒過?官家還是現在就動筆的好,以免受罪不是。”
趙曦:“兗王,你當本太子是死了不成,你這是謀逆,罪無可恕。”
兗王:“太子?很快就不是了。”
趙曦:“看來兗王很有信心你今日會成功啊!”
兗王眼神中閃過一絲得意,他已經讓榮妃牽扯住了昭宸,剩下這兩人自己輕易就能解決。“那是,你以為沒有做足充分的準備本王敢如此行事?”
趙曦冷哼一聲,“兗王大話還是不要說的太早為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 他如此態度,兗王心生疑慮,難道.........
“咻”的一聲箭鳴,“嗯”一聲悶哼,他低頭看去,自己被當胸一箭,箭頭直接貫穿了他的身體!鮮血如泉湧一般汩汩流出,瞬間染紅了他胸前的衣衫。
他踉蹌著回身看向殿外,隻見墨蘭緩緩走進,“是.....你...”
墨蘭:“兗王這是當本宮死了不成?”
兗王:“你.....”話未說完,他就轟然倒地,沒了生息。
星辰、歡歡同時歎道:“哎,要不說反派死於話多呢,看吧,你死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仁宗的身體愈發虛弱。嘉佑八年1063 年)三月二十九日,仁宗駕崩於福寧殿,享年 54 歲。
仁宗逝世後,趙曦榮登大位。改國號為“盛和”,寓意國家繁榮昌盛、和平安寧。
趙曦登基後,銘記仁宗的教誨和囑托。墨蘭也在旁輔佐,夫妻二人共同致力於治理國家。
他們首先著手推進高產量糧食種子的推廣工作。墨蘭精心組織人員,對種子進行分類、培育,確保其質量和適應性。
趙曦則頒布詔令,鼓勵各地農民積極參與試種,並給予豐厚的獎勵和扶持政策。
在他們的努力下,玉米、紅薯和土豆等良種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糧食產量大幅增長,百姓們不再為溫飽問題擔憂,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同時,趙曦和墨蘭重視教育,大力興辦學校,培養人才。他們選拔有才能的官員,加強對地方的治理,確保政令暢通。國家的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在軍事方麵,他們加強邊防建設,鞏固國家的安全。趙曦親自檢閱軍隊,提升將士們的士氣和戰鬥力。墨蘭則關注軍事後勤保障,確保軍隊的物資供應充足。
隨著國家的繁榮昌盛,百姓們安居樂業,對趙曦和墨蘭充滿了愛戴和敬意。他們的統治被後世傳頌,成為了一段輝煌的曆史。
喜歡綜影視之另擇航線請大家收藏:()綜影視之另擇航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