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史家新人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史家這些新人,真的孝死個人了。
    曆史跟其他的東西不同,曆史不能創造啊。
    不可能造曆史吧,那估計是小說家的強項,幹脆加入小說家好了,很多野史,就是小說家寫的。
    因此小說家也是史家的編外人員,同時也是史家的對頭,因為很多野史比正史還要受歡迎。
    畢竟正史需要講究真實,野史不需要。
    這就導致史家必不可少,他們是時間的記錄者,但是史家的發展和前景,卻大大的受到了限製。
    不能去創新,隻能枯燥乏味的記載。
    因此也導致了史家發展壯大不起來,一直都存在,卻一直沒什麽存在感。
    史家這麽做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一次次推翻前人的記載,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人重新站出來修史,這也是常事了。
    修史也比較符合當權者的利益。
    對於史家的新人來說,修史可以賺取人氣,名聲之類的,有利於他們的名望提升。
    而對於當權者來說,修史有利於鞏固統治,有利於維護百姓的穩定,雙方可以說一拍即合。
    因此每個朝代,都會重新組織一次編史。
    為何曆史總是充滿了矛盾,為何有很多的曆史消失在曆史長河,真相到底又是什麽。
    還是曆史真相是很難評價的。
    大家看到的史書,很多都是後朝對前朝的編寫。
    至於前朝的自己的史書。
    要麽因為戰爭原因毀掉了,要麽就是後朝為了鞏固統治,維護自己的正義性,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滅史。
    把對自己不利的,不正義的都給毀掉,盡可能的往壞處寫,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自己是正義之師。
    自己才是順應天道的。
    所以很多時候,這些曆史都是當權者主動去毀掉的,重新找人編撰一份,對人的價值觀和認同感進行重造。
    以免你還心向前朝。
    這就是為何,人們總喜歡說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緣故。
    按照這個德行,可不是勝利者重新寫的嘛。
    幾十年後,對於前朝的曆史幾乎就消失殆盡了,隻能根據一些野史,傳說,大事件之類的去推斷。
    但是史哪能夠滅幹淨,這就造成了很多曆史看起來前後矛盾。
    其實就是不同朝代的修改不同罷了。
    好在都還有底線,一些大事件隻能盡可能的美化或者大事化小,卻不能真的去毀掉,不然曆史就真的斷層了。
    史家的傲骨,他們可以稍微低頭,但是絕對不能讓曆史斷層,不然他們的脊梁骨還不被人戳斷了。
    他們也沒有麵目見自己的祖師爺啊。
    有一些事情,不是說你想滅就能滅的,而且滅史或者改史,名聲可都不好聽啊。
    史家雖然是一個閑職,沒有什麽實權。
    但必須要好好的養著,這樣可以寫的好一點,美化一下,不然別提寫的有多髒了。
    普通人還要一個麵子問題,作為帝王,肯定把臉麵看的更重,都希望自己的身後名能夠好聽一點。
    厲夏的反應有點激烈了,或者說想的太嚴重了。
    這些人其實並不是想要滅史,而是想要重新編寫史,他們把這件事形容的這麽嚴重,就是想要讓厲夏認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
    如果厲夏真的說滅兩國的史書,恐怕反對最激烈的也是史家了。
    重新編寫史書和美化更改都可以,厲夏要是直接滅史,那不是砸史家的飯碗嗎,幹脆不要史家得了。
    不過就算是重新編史,也是一件大事了,涉及到的東西有很多。
    首先要大量搜集兩郡以前的史書,民間的史書也要收上來,然後還要和炎國以前的史書做參考。
    不然史書矛盾了,你以後說哪個是對,哪個是錯呢。
    這就需要厲夏下令,讓那些人上交史書了。
    所以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一些涉及敏感問題的東西,還要跟厲夏商討的,畢竟站在以前洛國的角度,炎國其實才是大反派,但是你不能真的這麽寫。
    你這是在教導炎國人仇恨炎國人嘛,這當中的度就要好好把握了。
    不過厲夏沒有去過洛郡,不清楚洛郡如今的百姓態度,所以一直沒有意識到統一思想這一點。
    史家說的很對,想要滅了一個國家,土地隻是開始,也是最簡單實現的,想要徹底的滅了一國,先要從滅史開始。
    史不滅,文明不絕。
    文明不絕,那麽這片土地就不可能徹底的歸附,隨時都有可能造反。
    這才是根子所在。
    厲夏也為這份上書所動容了,如果這位不說,厲夏還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厲夏是一個穿越者,自然明白其意義所在,但是這個時代的人可不蠢,他們可能受限於眼界,但是思想還是很高的。
    一些問題,他們看的其實也很清楚。
    “常樂,這個人孤有點印象,上一次大考的第六名。”
    厲夏為何有印象,原因很簡單,前五甲是他評定的,他為了平衡地域差距,用了一點點手段。
    導致這個常樂是有可能進五甲的人,從五甲當中跌了出去。
    雖然隻低了一個名次,但是相差可是很大的。
    畢竟前五甲算一個等級,後麵的十五甲算一個等級。
    不過厲夏一點也不後悔,何況他當時的文章,厲夏確實不怎麽喜歡,寫的很漂亮,卻顯得十分空洞。
    就是有種高談闊論,紙上談兵的意思。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說國家應該強兵。
    我也知道應該強兵。
    但是你從頭到尾都在為強兵找理由,為何強兵之類的,但是如何強兵你卻不說,這如何讓人信服。
    看來這家夥是成長了,是真的成長了。
    果然官場最能鍛煉一個人的能力。
    雖然他隻是沒實權的小官,如今上書不再是當初那麽空洞了。
    同時人也圓滑了很多,這可是有點大逆不道的事情,沒有經過江夫子,趁著江夫子批改大考試卷的時候,把這份上書送了上來。
    說明也是一個想要進步的年輕人啊。
    對此厲夏並不反感,就像打工一樣,都是為了掙錢,沒啥磕磣的,也沒啥高尚的。
    求官求仕途,人之常情。
    百家的首要目標就是入仕,入仕不得才會退而求其次隱居,研究學問,教授學生等等。
    百家思想理念就是這樣,所以一個人求官求仕途,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
    喜歡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請大家收藏:()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