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聖人言

字數:3877   加入書籤

A+A-


    楊夫子也比較光棍,既然打算在炎國出仕,對於陌國就沒有什麽留戀的了。
    都說忠臣不事二主。
    但是楊夫子並不是什麽忠臣,他最多算是良臣罷了。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他沒有梁夫子的心理負擔,從決定離開三公子那一刻起,就已經不可能再成為忠臣。
    所以他也看得開,該巴結的就要巴結。
    同時他也明白自己的強項,他的強項就是出謀劃策,對於治理地方,這是他實現仕途的渠道,但是畢竟沒有經驗,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想要城主當的好,那麽太常這個人就很關鍵了,有了太常的支持,他以後才能夠放開手腳去做事。
    “如今大王的到來,親自給了陌國貴族保證,從而讓陌國迅速穩定了下來,大人應該趁此機會,趕緊做好陌國的工作。
    萬不可把精力浪費在其他方麵。”
    ……
    厲夏並沒有在陌國待太久,畢竟他在路上浪費的時間太長了。
    知道梁夫子去世的事情,但是梁夫子的喪事他沒有參與就離開了。
    一個陌國的忠臣,他一個炎國的王不好參與。何況他們沒那麽熟悉,能夠破例讓他陪葬陌王就已經是看在他聰明的份上了。
    所以在梁夫子出殯的時候,厲夏的隊伍已經過了陌國,正式進入了景國境內。
    “這就是炎王嗎?好龐大的儀仗隊啊?”
    “你懂什麽,現在陌國人王被殺,他既然從陌國過來,自然要多帶一些人才安全了。”
    “什麽!人王也有人敢殺!”
    兩名景國的兵將負責看著炎國的隊伍,小聲的在那裏討論著。
    他們是派來保護炎王的,不能讓炎王在自己境內出一點事,人數有三千之眾。
    畢竟是國境之內,原本不需要那麽多人互送的,誰讓陌王的死亡,打破了人王的神秘呢。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有人王在自己境內出事就不好了,而且也要防止一部分人替陌王找炎王報仇。
    畢竟現在有不少言論,說是炎國刺殺了陌國人王。
    你還別不信,真的有一些百家夫子就是老頑固,他們可以為了自己心中的道去獻身的。
    這種殺王的事情,嚴重的破壞了禮。
    如果能夠證明是炎王授意的,他們真的可以找厲夏拚命。
    就算是不能證明,在進入景國之後,就有不少的老夫子,舉著布條在路邊抗議,想要找厲夏理論。
    厲夏自然不可能屈尊降貴和這些人辯論的,等到辯論完的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甚至有的老夫子,為了成全自己的名聲,帶著弟子在路邊喊話的,詢問厲夏身為人王,他聽到了陌王被殺,心裏如何自處。
    不過這些人都不可能靠近厲夏的,就被外圍的景國軍隊驅趕了。
    有的人是真的願意獻身找厲夏理論,當然也有一些人隻是單純的想要從厲夏身上刷名聲罷了。
    這個時代之所以能夠百花齊放,可能就是和大家對百家的縱容有關係吧,隻要百家不是太過分,甚至可以指著人王的鼻子揭露他的錯誤。
    別問,問就是聖人給他們的底氣。
    聖人說過,當麵指出人王的錯誤是一種美德,這是讀書人應該做的事情,不能因為人王位高權重而退縮。
    不然的話,這就是在縱容錯誤,應該和人王同等罪過。
    反正百家經典厲夏也背不出來,但是意思就是這個意思,讀書人發現人王錯誤而不去指出,就是和人王同罪。
    如果因為害怕退縮了,縱容了錯誤,那麽你的錯誤比人王還要嚴重。
    這一開始,應該是鼓勵有學識的人,去主動教導人王的,以免人王犯錯之類的,畢竟百家之人學識多,懂得道理也多。
    而當時的一代人王,很多都是大老粗,大字不識一個。
    禮製不是很健全,一些人王的行事準則沒有完善,往往會導致犯錯誤,甚至做出違背禮製的行為來。
    這個時候,就需要百家夫子去指證教導了。
    因為怕死而逃避,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你的錯誤比人王更加嚴重。而如果因為這個死亡,那麽死亡就是值得的,這是為了自己的道而亡的。
    人王因為這個而殺人,那就是昏庸行為,而你教導人王,但是沒有讓人王認識到錯誤,這是一種可恥的。
    這篇文章出名,就因為這是聖人親自寫的,不是寫給人王的,而是寫給讀書人的。
    甚至被認做禮製一部分,用來規範一些行為方式的。
    從當時的環境來看,禮製不夠健全,這也確實幫助很大,畢竟聖人說的肯定沒錯,
    當時的人王也比較敬重聖人,所以也能夠很好的接受讀書人的當麵指責,知道了錯誤之後,就會立刻改正。
    人族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過後來就變了,或者說看的人多了,難免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理解,大家不僅逐字逐句的去理解,就差把裏麵的字拆了去理解了。
    反而漸漸的成為了不少人刷名氣的工具,縱容了百家之人。
    導致不管對錯,百家之人都會進行一番指責,人王必須按照我說的做,你不按照我說的做,那麽你就是昏庸,你就是錯的。
    反正我是對的就行!
    抱著這種心態,隨便插手人王的事情。
    而人王可不是最開始的大老粗了,他們也已經讀書學習,明白道理之類的了,怎麽可能讓你指著鼻子罵。
    所以人王似乎很默契的鎮壓了一大批,不僅殺死了一批,還大肆汙了一些人的名聲,這就是第一批邪徒的原型了。
    後來那些肆無忌憚進言的就少了,對於那些當麵指認錯誤的讀書人,人王也不怎麽搭理了。
    不過在一些大是大非麵前,還是有一部分讀書人不怕死的,選擇了為了心中的道去殉道。
    當然了,也有一些投機取巧的人,借助這個去博名聲。
    你看看我不怕死,敢當麵指責大王的錯誤,聖人讓我們這麽做的,聖人說的那肯定就是對的了。
    這個文章特別長,厲夏也隻是理解大概意思。
    喜歡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請大家收藏:()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