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新儒的新成果

字數:3805   加入書籤

A+A-


    在炎國轟轟烈烈,籌劃著捐贖以功的時候,百家自然也沒有閑著。
    厲夏每年拿出那麽多的預算給百家,如果百家沒有一點成就的話,那厲夏的錢不是白花了。
    對於百家的投入,是一項長期的事情。
    隻要有一家有了新進展,那麽以前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一項新的進展就可以彌補所有的損失。
    這不,百家把自己的成就給報告了上來。
    他們報告上來的目的很簡單,首先是希望借助國家的渠道進行宣傳,比個人宣傳的效果要好上不少。
    其次是為了給厲夏一個交代,畢竟厲夏給了那麽多的錢,有了進展之後,自然要跟他說一下了。
    這就是告訴厲夏錢沒有白投入,厲夏以後掏錢才會更加心甘情願不是。
    第一個向厲夏報喜的,就是新儒。
    當初厲夏撥款那麽多,這新儒隻給厲夏交了一份十八般磕頭方式的研究成果,差點沒有把厲夏給氣死。
    逼得厲夏給新儒找事做,就擔心他們太閑了,別又繼續研究怎麽磕頭了。
    那份磕頭的研究,厲夏到現在都沒有推行,實在是丟不起那個人,真的以國家渠道推廣的話,不知道會笑話死多少人。
    如今給他們布置了任務,他們又拉來了新儒的賢公,終於把厲夏布置的任務給完成了。
    “幾位夫子請坐,來人立刻上茶。”
    厲夏接見這些人,並不是在庭議上麵,畢竟那裏顯得太正式了,而是選擇了在自己日常處理上書的地方。
    這樣顯得更加親近,也不用那麽多禮,大家也能夠更放的開。
    幾位夫子也不客套,很快就按照名聲順序落座下來。
    厲夏隨意翻看了一下,看起來挺多的,厲夏一時半會也看不完,也不可能讓幾人一直在這裏等著。
    所以在上茶之後,厲夏主動詢問了起來。
    他需要了解一個大概,然後才能決定要不要繼續查看,如果還是跟磕頭那樣,厲夏連看都不用看了。
    “鄭夫子你能不能簡單的說一下,畢竟你拿來了那麽厚的東西,孤估計一時半會也看不完。”
    厲夏掂量了一下鄭夫子的東西,直接是一厚摞。
    他寫一份上書的份量,比厲夏今天批閱的上書總量還要多好幾倍,他是真的苦笑不已,可不是敷衍的。
    而鄭夫子也明白厲夏說的都是實話,他也開始做好了解釋了準備。
    “老夫按照大王的要求,一共整理了三項研究。
    第一份是關於幼兒學習的問題,因為學習矛盾太大,死記硬背效果太差,甚至讀音不準的問題。
    老夫設計了一套關於認字學習的音韻譜來。
    一共分為二十四個音,二十四個音不同的組合,可以構成不同字的音韻拚讀方式。
    同時老夫還按照樂家的樂音,聲音從低到高創造出了五種聲調來,第一種是輕音,然後越來越重,第五種是重音。
    隻要學會了這一套音韻譜,就可以學習其他所有的字詞了,也不用擔心大家讀音不準確的問題了。
    雖然老夫無法保證,包含了所有的字的讀音,但是老夫可以保證,包含了絕大多數的讀音。
    而且老夫也會根據以後的反饋,繼續進行改進的。”
    “大善!”
    厲夏立刻露出了笑容來,雖然拚音不適合這個世界,但是作為土著的鄭夫子,他編寫的應該適合這個世界吧。
    同時,厲夏也對這套東西產生了興趣。
    也想看看,這音韻譜和拚音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當然了,現在不是研究這些的時候,等到閑著沒事的時候再說了,如果沒有什麽大問題,就可以作為少年學宮最基本的教材了。
    鄭夫子還算是淡定,有種寵辱不驚的感覺。
    並沒有因為厲夏的稱讚忘乎所以,他一個賢公,恐怕他的名氣影響的人,比整個炎國人口還要多,並沒有因為厲夏的稱讚就興奮什麽。
    “第二份是老夫這一年多來,能夠想到的所有字了,也用盡了畢生所學,把認識的所有字,以及向其他人打聽到的字,都給匯編了起來。
    一共收集了六千七百多個字,其中有一部分字音義相同,但是形不同。
    老夫就自作主張選擇了一種,另一種或者多種都沒寫,而是選擇了最常見的一個形。
    然後編撰出來了這一份萬字書,每個字都進行了解釋,包括意思,讀音,詞語,句子等等。”
    厲夏挺詫異的,這不就是字典嘛。
    沒有想到鄭夫子的覺悟那麽高,厲夏就是想要讓他收集一下字,他竟然連讀音,意思之類的都想好了。
    果然不愧是賢公,總能夠走一步看兩步,提前把這些東西給做了,怪不得這份上書這麽厚了。
    原來這是一本字典啊。
    以前的漢字有多少,好像幾萬吧,相比較起來,這六千確實有點小家子氣了,也不知道字就這麽多,還是說鄭夫子知道的太少了。
    但是不管怎麽說,能夠想出來那麽多字,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可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
    更何況鄭夫子不僅把意義標注了出來,他還自動進行了文字統一。
    同音同意不同形的,取經常用的形,也算是一種高瞻遠矚了,不然以後大家會不會也在討論,茴到底有幾種寫法。
    討論這種問題的意義,可能就是彰顯學問吧,給枯燥的生活增添一分喜悅,好像也沒有其他的作用了。
    “第三份是一篇千字文,大王是打算給少年學宮的孩子當做教材,萬字書恐怕不太合適,畢竟太多了,很多也記不住,用不到。
    所以老夫根據大家經常會用到的字,改編成了一分千字文,一共是一千三百字,學會了這份千字文,就可以應對生活中九成左右的需求了。
    給少年學宮的人當教材,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字不一定是會的越多越好,能夠明白至理才是最重要的,千字文足以給孩童開智所用,也可以在全國推廣,大人也可以學習。
    至於萬字書,可以等到玉炎學院的時候再學習。”
    喜歡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