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鑄銅城

字數:5035   加入書籤

A+A-


    牛紫才率領著偵察隊伍,沿著蜿蜒曲折的河流,穩步朝下遊挺進。河水緩緩流淌,水波微微蕩漾,每一道漣漪似乎都在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故事。冬日的陽光灑在水麵上,閃耀著粼粼波光,為這靜謐的河麵增添了些許靈動。隊伍中的戰士們身姿筆挺,步伐穩健有力,他們的目光猶如鷹隼般銳利,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隱藏危險的角落。他們深知,在如此複雜的局勢下,任何一絲疏忽都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行至中途,一座“天鑄銅城”赫然出現在他們眼前。此城三麵環水,清澈的河水悠悠流淌,宛如一條天然的護城河,守護著這座神秘的古城。波光粼粼的河麵倒映著岸邊繁茂的青山綠樹,山水相映,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而另一麵則緊鄰著高聳入雲的大山,山體與大地渾然一體,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屏障。平地突兀而起幾十米高,遠遠望去,整座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仿佛它是曆史的巨人,默默地見證著歲月的更迭。
    牛紫才立於城前,昂首凝望,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表的震撼。此時,三位牽著水牛的老者徐徐走來,他們的步伐略顯蹣跚,麵龐刻滿歲月的痕跡。老人們驚異地審視著這支陌生的隊伍,眼中滿是狐疑。牛紫才見狀,上前一步,麵龐掛著沉穩的笑容,恭敬地問道:“老人家,這是啥子地方?”他的聲音低沉而莊重,意欲消解老人們的戒備。身披蓑衣的老大爺,眼神中閃過一絲警覺,他審慎地打量著牛紫才等人的衣著,隻見他們身著素樸的衣裳,卻又透著一種軍人獨有的氣質,似兵非兵,似民非民,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反問:“你們是……?”
    牛紫才趕忙向前一步,滿臉堆笑地解釋起來:“三位大爺!我們是從外地過來做皮貨買賣的。初到貴地,看到這個特別的地方。真是太稀奇、太少見啦!所以就想打聽打聽,這兒到底是個啥地方?”
    說話間,牛紫才那真誠懇切的語氣讓人難以懷疑。他一邊說著話,一邊還不停地用手比劃著四周的環境,一雙眼睛更是滴溜溜地轉個不停,視線牢牢鎖定在這座城池之上,眼中流露出的濃厚興趣簡直比見到金子還要熱切幾分,活脫脫就是一群沒見過世麵、充滿好奇的外地人。
    蓑衣老人見他們並無惡意,遂放下戒備,緩聲道:“這就是聲名遠揚的得漢城。據傳是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時,所開鑿的城池寨。因其形似烏龜,故名龜山寨。”老人聲音低沉沙啞,似蘊含歲月滄桑,每一言皆仿若自曆史淵藪傳來。“百餘載後,劉邦為漢中王,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國相蕭何留守巴蜀,以此地為據,儲糧屯兵。”老人繼續說道,眼神中閃爍一絲自豪,仿若在述自家先輩的榮耀事跡,“漢高祖據此通餉道,敗霸王項羽,滅楚興漢而得天下,後賜名‘得漢城’。”
    牛紫才和戰士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老人的講述,每個人都沉浸其中,無法自拔。隨著老人那生動形象的描述,他們的腦海裏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麵——那個金戈鐵馬、英雄輩出的時代。隻見劉邦身著華麗的戰袍,英姿颯爽地騎在一匹高大威猛的戰馬上,他手中揮舞著長劍,身後緊跟著浩浩蕩蕩的大軍。這支軍隊士氣高昂,步伐整齊有力,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肆意奔騰、縱橫馳騁。
    就在這時,頭戴鬥笠的老人話鋒一轉,將眾人的思緒帶到了三國時期。經過諸葛亮和薑維的精心修繕與改造,得漢城已然成為了伐魏前線至關重要的大本營之一。緊接著,畫麵中出現了漢壽亭侯關羽之子關索以及他的妻子鮑三娘。兩人威風凜凜地站在高高的城牆上,關索手持青龍偃月刀站在擂鼓寨,鮑三娘則手握長槍守衛在得漢城,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視著遠方的關索。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這對夫妻率領著重兵牢牢地扼守住了得漢城和遙遙相對的擂鼓寨。每當魏軍來襲,得漢城和擂鼓寨的城牆上便會響起嘹亮的號角聲和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關索身先士卒,衝入敵陣之中,左劈右砍,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地;鮑三娘也毫不示弱,她靈活地穿梭於敵軍之間,槍尖所指,必有敵人喪命。一時間,戰場上火光衝天,硝煙彌漫,雙方士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老人繪聲繪色的講述令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他的話語中飽含著對那段輝煌曆史的深深自豪之情,仿佛自己曾親身經曆過那些激烈的戰鬥場麵,親眼目睹過關索和鮑三娘在城牆上英勇無畏地指揮作戰,頑強抵抗著魏軍一次又一次凶猛的進攻。
    “宋淳佑九年,抗元之戰已至緊要關頭。”戴鬥笠的老人神情肅穆,沉緩言道,其聲若洪鍾,仿若要將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深深烙印於眾人腦海之中,“自餘階出任西蜀安撫製置使以來,一反昔日戰爭之常規戰法,行連點成線、線點呼應之戰術,將全線近百處險要關隘及險峻城池、寨壘悉數改造加固,連成一線。於這條防線東側之數十座禦敵堡壘中,得漢城地位舉足輕重,素有‘南有雲頂,北有得漢’之美譽。同年,餘階親往巴州,勘察地勢,遂下令都督張實、團練使向佺‘依險築壘,儲糧建邑’。此城與合川釣魚城、金堂雲頂城、蓬安運山城、蒼溪大獲城、奉節白帝城、南充青居城、劍閣苦竹城一同被譽為‘四川八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牛紫才與戰士們皆斂神靜聽,仿若親臨其境般感受著當年宋軍於得漢城抵禦元軍之鏖戰,城牆上箭矢密如蝗雨,士兵們舍生忘死。那位頭戴草帽的老人聞聽此話,雙眸中掠過一絲精芒,顯然他對這段曆史亦是稔熟於心,不遑多讓地接言道:“再說那清朝嘉慶三年,白蓮教軍風頭正盛,勢力範圍涵蓋通江的麻巴裏、方山坪以及樓子廟等地!為抵禦來勢洶洶的白蓮教軍,通江縣繼任縣令徐廷鈺當機立斷,將縣衙遷至縣北之得漢城,並更名為‘安輯寨’。”
    這裏的含義就是‘安民濟眾’,讓老百姓能夠安定下來,團結一心;還有那句‘上宿民父母,安輯自無偏’,意思是說當官的就如同老百姓的衣食父母一樣,隻要能安撫好民眾,自然就能做到公正無私。”老人頓了頓,接著講道:“清軍進入這安輯寨之後,就在裏麵安頓好了百姓,還駐紮下了大批的兵馬。把這裏當成指揮剿滅白蓮教軍的重要據點。那時候的知縣們,像徐廷鈺、董曾持、李嘉佑、劉銓常等等,都先後在這裏儲備糧食,組織團練。就這樣前前後後總共在這兒辦公長達十三年之久!一直到最後,終於把白蓮教軍給徹底肅清了,通江縣衙才又在清嘉慶十三年的時候搬回到原來的老地方——通江城。現如今這得漢城已經歸屬永安鎮管轄啦。之所以叫永安鎮,也是希望這個地方永遠沒有戰亂災禍,永遠都平平安安、太太平平的喲!”
    老人的敘述恰似一幅厚重的曆史長卷,於眾人跟前緩緩鋪陳開來,使眾人對得漢城的往昔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蓑衣老人接著說道:“民國七年,‘靖國軍廣安川北民軍總司令’鄭啟和盤踞通、南、巴一帶,處心積慮,大肆斂財。強令百姓廣種鴉片,致通江縣年籌‘特別捐’三十萬元,規定無論貧富每戶須交洋‘十元半’。朱兆瓊、張伯山、李子洪等聯絡諸鄉,聚眾三千餘人,屯兵在這‘地環三玉澗,天鑄一銅城’的得漢城。”老人的言辭中流露出些許無奈與慨歎,仿若對那一段黑暗的歲月仍曆曆在目。
    “哦,聽你們這樣說,得漢城向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那我們倒是要上去看看。”牛紫才眼眸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辭別道,“多謝各位,我們上去瞧瞧。”
    牛紫才的心中已經開始盤算,這座城或許有著巨大的戰略價值。他帶著戰士們沿著石階而上。石階蜿蜒曲折,仿佛一條巨龍盤旋在山間。每一步都堅實而有力,仿佛在丈量著曆史的厚度。冬日的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清新的氣息,讓人精神一振。圍城三道城門,每一道城門都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城門高大厚重,上麵的銅釘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戰火紛飛。城門上的斑駁痕跡,記錄著歲月的侵蝕和戰爭的洗禮。入城之路用寬大厚實的石板鋪成,石板上的青苔訴說著歲月的痕跡。石徑一邊臨深溝,溝深不見底,仿佛是通往地獄的深淵;一邊是長 100 多米、高 10 多米的絕壁,絕壁如刀削般陡峭,讓人望而生畏。
    這座得漢城由下而上為三層台地環繞,每層台地都是一圈天然城牆,它三麵環水,四周絕壁如刃,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禦屏障。牛紫才一邊走,一邊仔細觀察著周圍的地形,心中暗自讚歎,這簡直是大自然賜予的絕佳防禦工事。城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在這裏,人們可以安居樂業,自給自足,可長期耕戰而不至於困死山上。城門麵向門外絕壁上掏鑿出來的石梯道,石梯道狹窄而陡峭,既可使沿石梯道向城門進攻的敵人無法展開兵力,又可避免山下敵軍的炮火直接命中木製門扇。進南城門後是一道高 3 米多的陡坡,隻有一條小道貼牆根伸向城內。萬一城門被突破,守軍仍可利用地形居高臨下迎擊敵軍,這獨特的地形,無疑是大自然賜予的絕佳防禦工事。
    牛紫才仔細考察了半天,他時而駐足凝視,時而用手比劃,心中對這座城的戰略價值有了清晰的認識。他認為這裏適合設立重要機構,於是立即拿出紙筆,畫了幅草圖。他的筆觸堅定而流暢,將得漢城的地形、建築、防禦工事等詳細地描繪在紙上。畫完後,他將草圖交給一位偵察員,嚴肅地說道:“立即送給後勤部。”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希望這個發現能為紅軍發展帶來重要的轉機。後勤部鄭部長接到草圖後,坐在桌前,仔細地打開這幅草圖。他的目光在草圖上緩緩移動,時而皺眉思考,時而微微點頭。隨後,他又對照地圖看了一陣,心中對得漢城的位置和戰略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思考著如何充分利用這座古城的優勢。
    鄭部長抬起頭,對著屬下說:“真不愧是偵察連長,找的這個得漢城很好。這裏易守難攻,資源豐富,非常適合設立重要機構。我們先把財經委員會、經濟總公社、造幣廠、石印局設到得漢城。”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充滿了對未來工作的信心。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得漢城成為紅軍重要據點後的繁榮景象。“再報告張主席和總政委,是否把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紅軍電台、彭楊軍事學校、保衛局這些機構也設到得漢城。” 鄭部長繼續說道,“這裏將成為我們的重要據點,為我們的事業提供堅實的保障。”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使命感,仿佛已經肩負起了曆史的重任。“是!” 屬下們齊聲回答,聲音響亮而整齊。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鬥誌,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行動!” 鄭部長一聲令下,整個後勤部迅速行動起來。
    消息迅速傳開,各部門開始緊張有序地籌備搬遷工作。大家忙碌而充實,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轉眼間,得漢城上紅旗飄揚。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川陝省財經委員會、川陝省經濟總公社、造幣廠、石印局、彭楊軍事學校、軍委會電台、川陝省政治保衛局等等機構都在得漢城上掛牌辦公了。得漢城仿佛一夜之間又成為了革命的心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工作人員們穿梭在各個機構之間,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充滿希望的畫麵。在得漢城上,工作人員們忙碌而充實。財經委員會的同誌們日夜研究經濟政策,為革命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造幣廠的工人們揮汗如雨,鑄造著革命的貨幣;彭楊軍事學校的學員們刻苦訓練,為成為優秀的軍事人才而努力……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