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調人送槍
字數:5329 加入書籤
晌午的陽光肆意傾灑在物資儲備站,鄭部長筆挺地佇立在那堆積如山的物資前,神色凝重,仿若一尊堅毅的雕像。就在剛剛,他接到張主席派人快馬加鞭送來的指令,要求即刻將物資送往黨中央和紅一方麵軍,且務必仔細做好計數工作。這份任務仿若千鈞重擔,沉沉地壓在他的肩頭,他心裏清楚,這絕非普通的物資交接,而是兩大主力紅軍之間深厚情誼的莊重傳遞,是革命征程中攜手共進的有力見證 。“明光!” 鄭部長猛地轉身,目光如炬,緊緊鎖住不遠處的明光,“這次任務事關重大,每一份物資都得反複核查,必須確保準確無誤地送到中央紅軍手中,容不得半點差池!”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宛如洪鍾一般,在空曠的物資站裏久久回蕩,其中蘊含的信任與期待,恰似熊熊燃燒的烈焰,點燃了明光內心的責任感。“鄭部長,您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吧!我保證圓滿完成任務!” 明光胸脯一挺,那股子精氣神猶如利劍出鞘,直插雲霄。說罷,他便如一頭猛虎,撲進忙碌之中,在物資站裏按照每人十斤幹糧,一套衣服、鞋子和帽子的標準,精心地為中央紅軍籌備物資。隻見他拿起一件衣服,眼神如鷹隼般專注地審視著每一處針腳,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瑕疵;抱起一袋幹糧,雙手如鐵鉗般穩穩托住,仔細掂量重量,仿佛在稱量著革命的希望。
運輸隊的戰士們毫不示弱,如同一群被點燃鬥誌的勇士,瞬間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和激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當中。隻見他們個個身手矯健、步伐敏捷,仿佛經過無數次演練一般,動作流暢而又嫻熟。每一個人都全神貫注地執行著自己的任務,齊心協力地將那堆積如山的物資一件接一件穩穩當當、小心翼翼地搬到車上。
這些物資可不僅僅是普通的物品,它們承載著四方麵軍全體戰士對中央紅軍那份無比深厚的情誼和關懷。這份深情厚意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熱烈而真摯;又如潺潺流淌的溪流,細膩而綿長。此刻,這些飽含真情實感的物資即將踏上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穿越崇山峻嶺、跨過江河湖海,曆經千難萬險也要送到中央紅軍的手中。因為它們將會化作一條溫暖人心的紐帶,緊緊地把兩支英勇無畏的主力紅軍緊密相連。
終於,當運輸隊圓滿完成任務,順利返程歸來的時候,一直在翹首以待的雄國兵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期盼,像一陣疾風般急匆匆地迎了上去。他瞪大雙眼,目光急切地在運輸隊員們身上掃來掃去,滿臉都是關切與焦急之色。還沒等運輸隊的戰士們站穩腳跟,他便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這次送去的慰問物資數量夠不夠啊?咱們省府倉庫裏還有一大批呢,如果需要的話,要不要馬上再送過去一些?”他的話語中透露出明顯的急切之情,那顆心係中央紅軍的心早已飛到了遠方。
鄭部長微微眯起眼睛,宛如一位深思熟慮的智者,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據說中央紅軍每個人都收到了禮物,他們對咱們四方麵軍那可是感激涕零。其他物資先暫且按兵不動,靜候上頭的命令。”聽到這話,眾人那顆如巨石般高懸著的心,終於如釋重負地落了地,臉上紛紛綻放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宛如春日裏盛開的花朵,既有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也有對兩大主力紅軍情誼的珍視。雄國兵由衷地稱讚:“後勤部這次的保障做得很好,鄭部長操心操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鄭部長笑道:“雄主席不要表揚我們後勤部,你們蘇維埃的工作受到了總指揮總政委的表揚,特別是蘇維埃餘副主席對解決中央領導的坐騎,可是嘔心瀝血,他才應該得到表揚。”
的確,兩支主力部隊剛一會師,餘副主席就如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發動籌糧隊四處尋覓糧食,很快便大功告成。給中央領導送去的七頭毛驢,宛如精挑細選的良駒,都是從土司家買來的上等好毛驢,餘副主席還特意為毛驢披上紅彩帶,掛上銅鈴鐺,董林謝徐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都對其讚不絕口。董老那頭毛驢,不是馱著書籍,就是馱著糧食,要不就是讓傷病員騎著,而他自己則常常拉著韁繩在前麵領路,宛如一位盡職盡責的向導。
何政委心疼年紀大的董老,幾次勸說他路途遙遠,還是騎著節省體力,但董老就是不聽。徐老一路上也舍不得騎毛驢,隻用它馱東西,自己穿著草鞋拄著木棍在後麵走。此外,中央紅軍許多將領也都有了新的坐騎。紅一軍團政委的坐騎在靈關過鐵索橋時,馬蹄陷在木板縫間拔不出來,影響到部隊的通過,情急之下,警衛員將馬腿砍掉推下激流中。這次得到了一匹大青騾馬,聶政委非常高興。而送給總司令的一匹青馬,卻在阿壩被人偷走殺掉了。餘副主席便又給總司令找了一頭騾子代步,因短時間難以找到好馬,對不了解的馬匹,餘副主席又不放心,他便果斷地把自己最喜歡的坐騎——一匹青色的雄馬送給了中央領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匹馬個頭不大,但溫順、力大、靈活,不管是山路還是平道,跑起來穩當。當時紅四方麵軍部隊中的護士大多是女同誌,且識字不多,餘副主席把在自己身邊工作的、符合主席提出的兩個條件的衛生員送到他身邊,中央領導對他很滿意。多次誇讚他。讓省蘇維埃的工作也成績滿滿。
與此同時,在四方麵軍戰鬥部隊的營地內,氣氛緊張而熱烈。一場關乎革命走向的人員和武器調撥行動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總指揮決定調派三個團,共計三千八百多名熱血戰士,帶著精良的武器,奔赴紅一方麵軍,增強中央紅軍的戰力,開啟新的征程。一方麵軍則選調一批軍事過硬的幹部,前來四方麵軍主力擔任參謀長,整體促進四方麵軍的作戰能力。
初擬調入一方麵軍的三個建製團分別是擁有一千一百人的三十二團、同樣人數為一千一百人的二百七十團以及八百九十師直屬隊五百人和人數達一千人的二百九十四團。他們所配備的槍支總數加起來一共三千八百支。其中,二百七十團的楊團長接到調令,行動迅捷,當天就率部進入了三軍團,並被委以重任,擔任第十團的副團長一職。而二百九十四團的張團長,也是當天晚上帶領著他那一千一百名士兵和眾多槍支來到了紅一軍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隻被任命為第四團第二營的營長。不僅如此,其他各級幹部的職位也都相應地下調了兩到三級。麵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心中都感到非常不滿,甚至有些人還直接向張團長進言相勸道:“在紅一方麵軍這邊啊,您最多也就隻能當個營長罷了。要是回到咱們的四方麵軍去呢,您依舊還是那個威風凜凜的團長呀!所以依我看呐,您不如就回去得了。”聽到這些話後,張團長猶豫了很久,也仔細掂量掂量了很久,然後果斷地轉過頭來,目光猶如閃電一般犀利,語氣更是堅定得如同鋼鐵般斬釘截鐵:“不管在哪裏,都是打仗,都是革命!既然已經來到了一方麵軍這裏,那麽從現在起,我便是一方麵軍的人啦!無需再提什麽回去不回去的事情了!”
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堅定不移且執著不屈的光芒,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焰一般熾熱而耀眼。這團火焰不僅點亮了身旁戰友們前行的道路,更如同一麵旗幟,高高飄揚在空中,向世人宣告著他對黨、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和矢誌不渝。也正是他的這一選擇,讓他在其後的攻克臘子口天險,為中央紅軍北上打開大門立下赫赫戰功,一戰成名,及至二十年後獲授中將軍銜,比同期在四方麵軍的幹部高授一級。
然而,懷著滿腔熱血的寧開正則沒有這麽幸運了。他緊緊跟隨著張團長的腳步,一同踏入了一軍團這個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新環境。但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那些懷揣夢想的人們,等待著他們的並非一路坦途,反而是重重艱難險阻以及數不清的嚴峻考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剛剛進入一軍團沒多久的寧開正,竟然遭遇了軍旅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失去了原本擔任兩年的排長職務。重新從戰士做起。短槍換成了長槍,還受班長和副班長及小組長的直接指派。不僅如此,他還要麵對接踵而來的各種重新考驗,這些考驗就像一道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橫亙在他麵前。
更為糟糕的是,居然還有人對他之前入黨的那段經曆產生了懷疑。由於當時情況特殊,寧開正已經無法找到當初為自己做入黨介紹人的那兩個人。每當回憶起當年駐守通州時的情景,寧開正的內心便會不由自主地泛起陣陣痛楚。那時,介紹他入黨的白川同誌和那位被大家親切稱呼為軍師的班長,都已經英勇無畏地犧牲在了川陝蘇區那塊灑滿烈士鮮血的土地上。
想到這裏,寧開正隻覺得心如刀絞,仿佛有成千上萬根細針同時紮進了自己的心窩。他不禁喃喃自語道:“我為了黨的事業不惜舍生忘死,一路走來曆經無數艱難困苦和生死考驗,可萬萬沒有料到,時至今日竟然還要承受這般無端的質疑……”
他靜靜地佇立在那裏,目光穿過重重山巒,望向那遙遠的天際。他的眼眸深處,彌漫著無盡的悲痛和深深的無奈,但即便如此,他那顆對黨無比忠誠的心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接到調入一方麵軍命令已是夕陽西下了,三十二團餘團長立即處理善後事宜,告訴大家第二天去一方麵軍報到。他們三十二團總計一千一百多人整體調入紅一軍團,這對餘團長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這個團就如同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一般,他對團裏的每一名指戰員都懷有深厚的感情。然而,當接到上級下達的命令時,他沒有半句怨言,毫不猶豫地肩負起了這艱巨而重要的任務——認真負責地做好部隊移交的政治思想工作。
他首先從黨內開始做起,逐一與黨員們深入交談,讓他們明白這次調動的意義和目的。接著,他又將工作對象擴展到黨外同誌,耐心細致地向他們解釋其中的緣由。然後,按照幹部、戰士的順序,逐個找到他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那些話:“不管我們身處哪一方麵軍,我們始終都是由黨所領導的隊伍,我們的使命就是必須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談到大家即將麵臨的去向問題時,餘團長語重心長地說道:“到了紅一方麵軍之後,也許有些人會繼續保留原有的建製,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會被分散補充到各個不同的連隊當中去。但無論如何,大家都一定要服從組織的分配安排。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出紅軍的優良傳統,為人民再立赫赫新功!”
次日清晨,陽光灑滿營地。幾位通信兵悄悄嘀咕著什麽。見到餘團長立即閉口不語,隻用詫異的眼光盯著他。他立即走到通信兵們麵前,追問什麽事。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劃過心頭——到達一軍團的張團長竟然改任了二營長!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在四軍拚搏奮鬥多年的他感到無比震驚和困惑,一時間竟有些難以接受。通信兵汪定列冒出一句:“看這架式,餘團長過去了也隻能當個營長。”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話深深地刺痛了餘團長。隻見他緊緊地皺著眉頭,仿佛那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他的內心充滿了糾結,一邊是對老部隊的不舍之情,另一邊則是作為軍人必須履行的使命責任。思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往昔在四軍度過的日日夜夜如同電影畫麵一般在眼前不斷閃現。那些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生死相依的親密戰友們,那一個個浴血奮戰、灑滿熱血的殘酷戰場……這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草一木仿佛都見證了他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付出,承載著他無盡的奮鬥曆程和遠大夢想。如今,四軍對於他來說早已不僅僅是一個軍隊番號那麽簡單,它已然深深紮根於他內心深處,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麵對現實,他深知軍令如山不可違抗。經過一番痛苦而又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最終理智戰勝了情感,他毅然決然地決定,服從上級對他個人的安排。盡管心中仍有萬般不舍,但為了大局著想,他還是選擇留了下來,繼續為四軍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完成部隊的順利移交工作之後,他稍作整頓便帶領著通訊員和勤務員踏上了前往三十三團擔任政委的新征程。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