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戴鐐行走
字數:5223 加入書籤
在北進的征途中,紅軍隊伍猶如一條鋼鐵巨龍,堅韌不拔地蜿蜒前行在崇山峻嶺和廣袤草地之間。紅軍保衛局的隊伍裏,幾個特殊的身影猶如夜空中的璀璨星辰,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身戴沉重的鐐銬,在崎嶇的道路上艱難地挪動著腳步,仿佛每一步都要耗盡他們全身的力氣。那鐐銬與地麵摩擦發出的聲響,猶如一聲聲沉重的歎息,在寂靜的山林間回蕩,讓人心情沉重。
他們之中有羅書記、何旅華等人。這兩位文化人,雖身陷囹圄,卻依舊心懷對革命的滿腔熱忱,猶如燃燒的火焰,永不熄滅。他們身戴鐐銬,先是艱難地攀爬在高聳入雲的雪山之上。雪山猶如一座巨大的銀白金字塔,寒風如淩厲的鞭子,無情地抽打著他們的臉龐。腳下的積雪深可沒膝,每邁出一步都如同在泥潭中掙紮,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們的雙手被鐐銬束縛著,平衡難以維持,時常在雪地裏滑倒,但他們又一次次掙紮著爬起,繼續前行。看押他們的人,神色冷漠,不時地嗬斥著他們,催促他們加快腳步。
這些看押者似乎急於與大部隊拉開一定距離,不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和知道他們的事情,仿佛這幾個人是他們想要隱藏的秘密。好不容易翻過雪山,他們又踏入了草地。草地裏泥潭遍布,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其中。他們的鐐銬在泥潭中拖行,濺起一片片渾濁的泥水,打濕了他們的衣衫。
即便如此,羅書記和何旅華這兩位文化人,一路上宛如肩負著神聖使命的勇士,提著那石灰桶,仿佛那是他們衝鋒陷陣的武器。每見到一個大石頭或是民居牆壁,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停下腳步,宛如雕塑般穩穩佇立。手中的刷子蘸著石灰水,恰似靈動的畫筆,在石頭和牆壁上盡情揮灑,寫下振奮人心的標語:“打倒軍閥帝國主義,北上抗日”“抗日救國”等等。他們的字跡雖然因為身體的顫抖而略顯歪斜,卻如同風中搖曳的燭火,每一個字都猶如閃耀的星光,飽含著他們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趙懷中提著石灰桶,在他們沒有寫過的地方,也寫上標語,然而那字跡卻明顯稍遜一籌,這讓趙懷中不斷地摹仿和學習羅書記與何旅華的字,宛如一個虔誠的信徒,渴望汲取那神聖的力量。
腳步拖遝的康大姐,緩緩回過頭,極目遠眺,遠遠地瞥見他們漸行漸近,便如蜻蜓點水般,用手肘輕輕觸碰了一下肖英,似乎在傳遞一個隱晦的信號,示意她留意那兩個被押解著前行的人,心中滿是狐疑和憂慮。當隊伍如零散的趕集人一樣向她們走來時,康大姐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故意放慢了步伐,雙眼恰似被磁石牢牢吸附,緊緊地凝視著他們,恨不能將他們的一顰一笑都盡收眼底。她心中暗自思忖,務必要將這情形稟報給總司令,千方百計地營救他們,宛如在茫茫黑夜中尋覓那象征光明的燈塔。她深知這幾人皆是革命的稀世珍寶,絕不能如此輕易地被埋沒在艱難困苦之中。
隊伍艱難地向前挪動著,一隊隊戰士如被抽走了脊梁般,疲憊不堪地從大姐和肖英麵前走過。肖英不禁詫異道:“這兩人是誰?”大姐壓低聲音,仿佛怕驚醒了什麽似的,輕聲說道:“那個戴眼鏡的是羅書記,名叫羅世文,他可是四川威遠的一條好漢。入黨極早,猶如一顆閃耀的紅星,考入了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與林彪、陳賡同窗。北伐戰爭時,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 4 軍葉挺獨立團參謀,猶如一把利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後來他調任中共重慶地委軍委委員,參與策劃順瀘起義,宛如一位智謀超群的軍師。紅軍入川後,他組織人在南部起義,如蛟龍入水,進入川陝蘇區,擔任川陝省委宣傳部部長,後任紅四方麵軍宣傳部部長。中共川康特委書記,更是如定海神針,穩定著局勢。可不知為何,竟有人給他戴上了手銬,這手銬猶如沉重的枷鎖,束縛著他的自由。”
肖英腦海中瞬間閃過一件事,驚歎道:“哦!我之前聽說過,南部起義的部隊被整編為一個獨立師,師長名叫任煒章,政委叫作張逸民。後來又聽說這支部隊出了問題,師長政委也不知去向了。那另一個呢?”肖英目光如炬,大姐緊接著道:“他就是廖仲愷的兒子廖承誌。廖仲愷,你肯定聽說過,他可是孫中山先生的得力臂膀,國民黨左派領袖,極力主張與我們緊密合作的人。隻可惜,天妒英才,竟遭人暗殺。”“那他兒子為啥又叫何旅華?”肖英滿心疑惑,追問道。大姐解釋道:“這還不是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追殺,不得已改名換姓。當然,他媽也是赫赫有名的革命家兼畫家何香凝,他改名隨他媽姓,也是順理成章!”肖英如夢初醒,喃喃自語:“哦!我明白了,原來孩子是可以隨母姓的。”
說話間,傅團長風風火火地匆匆而來,帶來一股疾風。肖英見狀,如青鬆般挺直身子,向他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高聲喊道:“報告!”緊接著,又像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般,眨巴著大眼睛,神秘兮兮地說道:“傅團長,傅政委,傅書記,聽說您率領勞改隊擊潰了藏騎,立下了赫赫戰功。可為何他們還被看押著呢?”說著,她用手指了指前方正在行走的羅書記和何旅華。傅團長眉頭微皺,若有所思,緩緩說道:“我要的那個勞改隊,是省蘇維埃保衛局看押的人,一般職務都是營連長級別的。他們幾個被看押的,那可是四方麵軍保衛局看管的“要犯”。他們可是張主席和總政委直接管轄的大案要案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哦!”肖英如夢初醒,緊緊挽著大姐繼續前行,她們臉上的疲憊如影隨形,腳步也變得猶如千斤重擔,沉重而遲緩。突然,前方一個人如疾風般急匆匆地跑回,邊跑邊聲嘶力竭地叫道:“我的槍!我的槍!”跑到肖英跟前時,一個踉蹌,差點摔個四腳朝天,肖英眼疾手快,急忙扶住他:“慢點,慢點,小心摔個狗吃屎。你的槍咋個啦?”“槍不見了?”“啊!”肖英和大姐不約而同地失聲驚叫起來,“你怎麽把槍弄丟了?”
戰士滿心委屈,滿臉無奈地嘟囔著:“我真的沒有弄丟啊,可能是剛才走著走著,瞌睡蟲就爬上了我的眼皮,等我醒來時,就發現槍不見了。”旁邊的傅團長卸下身上背著的三支步槍,猶如一座沉穩的山嶽,對他說道:“小夥子,你看看我這裏麵有你的槍嗎?”小夥子猶如火眼金睛一般,一眼就從三支槍裏麵精準地找出了他的槍,伸手如同攫取珍寶般拿起來,激動地說:“這支就是我的!謝謝您!首長。”他邊說邊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告訴大家,他叫駱長青,是廣元人。自從參加紅軍以來,他就一直馬不停蹄地行軍,從未有過片刻停歇。進入草地以後,更是連續七八天的長途跋涉,沒有絲毫休息,身體已經疲倦到了極限。走著走著,他的眼皮猶如千斤重擔般越來越沉,竟然在行走中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的身體如風中殘燭般搖搖晃晃,手中的槍也像落葉般悄無聲息地掉到了地上。
跟在他們身後的傅書記,猶如一座沉默的山嶽,又兼獨立團團長和政委,默默地將地上的槍撿起來,如同背負著一座山般背在了自己肩上。他的眼神中,既有對戰士疲憊的心疼,恰似一汪清泉,也有對紀律的堅守,仿佛鋼鐵般堅硬。他沒有立刻叫醒駱長青,而是靜靜地跟在他身後,宛如一個忠誠的守護者,等待著他自己醒來。傅政委正與肖英和大姐說話時,掉槍的戰士機械性地走到前麵去了。猛然間,駱長青像被驚擾的睡獅,被一陣晃動驚醒。他下意識地摸了摸手中的槍,卻發現槍如同消失在空氣中一般不見了。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立即清醒過來,如同一頭受驚的獵豹,急忙回頭去找,嘴裏不停地念叨:“我的槍,我的槍。”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焦急和恐懼,仿佛被抽走了靈魂,對於一個戰士來說,槍就是他的生命,失去了槍,就如同失去了戰鬥的能力,仿佛被斬斷了翅膀的雄鷹,隻能在地麵上苟延殘喘。
傅政委看著駱長青,嚴肅而又和藹地說:“槍找到了也得吸取教訓。你這個當兵的,怎麽敢把家夥丟了?”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但更多的是關切。駱長青看著傅政委,滿臉羞愧,低下頭說道:“報告政委,我錯了,我實在是太累了,不小心就睡著了。”傅政委拍了拍駱長青的肩膀,說:“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是我們現在身處艱苦征途中,每一個戰士、每一件武器都關係著革命的成敗。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駱長青用力地點了點頭,緊緊地握住手中槍,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堅定信念。
看著駱長青高興而去,大姐突然想到在這艱難困苦中,戰士們在疲憊與困境中需要相互扶持,共同前行。但那些被看押的人,他們戴著鐐銬前行,艱難程度難以想象,誰又在為他們的命運操心?誰又在牽掛著他們的安危冷暖?他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為紅軍?被稱為紅軍之父的總司令應該關心他們!嗬護他們!保佑他們!大姐心想自己既然了解了他們,也看到了他們受苦受難的事實,必須想辦法幫助他們。她打定主意,拉著肖英說:“走,我們走這邊,去一趟紅總部。”然後帶著肖英,向總司令部跑去。把她們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總司令。總司令邊聽邊眉頭緊鎖,他也聽說過這些被看押著行軍的同誌,滿以為上次的勞改隊打藏騎有功,已經全部放出來恢複了工作,沒料到還有這麽高級別的幹部被看押著北進,他們都是為了革命事業而奮鬥的,不能讓他們再受那些不公正的對待了。
又是一個早穿棉襖午穿紗的日子,太陽像個大火球一樣懸掛在天空,無情地炙烤著大地。隊伍在這酷熱的天氣裏艱難地前行著,每個人都汗流浹背,腳步沉重。
羅書記和何旅華等人,雖然被戴上了沉重的鐐銬,但他們的步伐依然堅定。在看押者的嗬斥聲中,他們默默地忍受著,沒有絲毫的抱怨和反抗。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不能輕易放棄。
就在隊伍緩慢前進的時候,總司令部突然派來了幾個人。這些人徑直走到羅書記和何旅華麵前,二話不說,就動手除去了他們的手銬。然後,他們帶著羅書記和何旅華,匆匆趕往抗日救國軍指揮部。
一到指揮部,羅書記和何旅華就被帶到了王總指揮麵前。王總指揮是以前的紅三十三軍軍長,他見到羅書記和何旅華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總指揮告訴他們,紅軍快要走出草地,進入抗日戰場了。但是,對於日本兵的情況,大家還不是很了解。雖然電台截獲了一些日本的信息,但很多人都看不懂。經過調查,發現隻有何旅華和羅書記比較了解日本的情況。
於是,王總指揮決定給他們一個新的任務:翻譯和研究日軍的情況,以便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王總指揮說,這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如果能夠完成得好,不僅可以為紅軍提供寶貴的情報,也可以讓他們將功補過。
羅書記和何旅華對視一眼,彼此的目光交匯,仿佛在那一瞬間,他們讀懂了對方內心的想法。那是一種堅定和決心,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驅使著他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看似艱巨的任務。他們默默地投入到工作中,一邊研究各種材料,分析日軍的行動規律和戰術特點;一邊跟隨部隊行軍,親身感受和模擬戰爭的殘酷。但他們心中始終有一個疑問:為什麽會突然給他們安排這樣一個新任務呢?
許久之後,他們才如醍醐灌頂般偶然間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這一切都是總司令的精心謀劃。總司令深知羅書記和何旅華的卓越才能,猶如伯樂識得千裏馬一般,故意拿著一疊電文去找張總政委,信誓旦旦地聲稱總司令部裏無人能夠研究日軍的情況,唯有讓羅書記和何旅華來承擔此項重任,方可將功抵罪。張總政委聽完總司令的意見,心中雖有不滿,但麵對總司令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堅決的態度,如那被霜打的茄子般無可奈何。極不情願地揮揮手表示同意。讓羅書記和何旅華這兩位原本被嚴密看管的人,竟如那困在籠中的鳥兒重新獲得了自由。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