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卿位落誰家?

字數:6420   加入書籤

A+A-


    次日,朝會。
    張辯和趙燁早已將所掌握的罪證呈上。
    與李清彥罪狀一同呈上的,還有丁玉堂這個笑話。
    “選賢舉能!選賢舉能!便是這樣替朕舉能的?”
    “弄個不知忠義、沒有學識的混賬孌童來吃朕的俸祿!?”
    此言一出,在場皇子大臣們,除了周徹外,全部慚愧低頭。
    他們要麽參與了,要麽無視了,也確實該慚愧。
    “張辯擬詔,所有推動丁玉堂的中樞和地方官員,全數下獄待查……徐岩,你去辦!”
    “是!”
    兩人同時俯身。
    李清彥死,廷尉卿位暫缺,徐岩順理成章的以廷尉正監身份暫領廷尉卿事。
    隨後,徐岩又呈上一份名單——通過金氏,和五皇子完成利益交割的中樞、地方大小官員。
    大大小小,不下百人。
    天子看了一眼,忽然發笑:“老五,你知道這上麵寫的什麽嗎?”
    周明一震,趕緊跪下:“兒臣不知!”
    “你是不知,還是不敢說?事都是你做的,你應當知道的!”天子手一抖:“去,拿去給五皇子看看。”
    “是——”
    張辯接過罪證,小心呈至周明麵前:“請五殿下過目。”
    周明略掃了幾眼,麵色蒼白。
    天子問:“你有要辯駁的嗎?”
    周明無力搖頭。
    “那好,既然你認,那就好辦了。”天子開口:“著廷尉府、禦史中丞、繡衣直指衙門聯合辦理此案。動作要快,莫要讓他們走了!”
    徐岩再進言:“啟奏陛下,臣見其中涉資巨大,擔心他們提前轉移、盜取國財,已差人提前蹲守。隻等詔命一到,便可捉拿。”
    “可有人走了?”天子問。
    “有人想走,都被堵回去了。”徐岩回道。
    周明一聽,渾身陣陣無力,整個人都要蔫了下去。
    這些人,都是他多年運營的人脈。
    一朝拔盡!
    現在老六有天子的信任,加上廷尉府相助,對付自己的人簡直如秋風掃落葉。
    而自己,隻能慢慢等死……
    周明心一緊:廷尉卿這個位置,一定、一定要保住!
    “好!做的好!”天子臉色終於好看了些,指著徐岩:“看到沒有?辦事辦差,就要像徐岩這樣!”
    “李清彥的事朕都知道了,朕想六皇子在雲台上說的話你們也都聽說了。”
    “朕隻想說,說得對、說得好!”
    “朝廷的公卿,名滿天下的儒法宗師,背地裏竟也是這樣的蠅營狗苟之輩!”
    “丟人!!連帶整個朝廷都跟著他這樣的奸人!小人!蠱惑之亂臣丟人!”
    在大夏,臣子還沒有進化為奴才,講究的是一個君臣相敬。
    公卿更是地位超然,天子今日將一位九卿批到這個份上,儼然是半點麵子都不想留了。
    “朕不想再做什麽處理了,該做的昨日都做了。”
    “朕已命史官載下,六皇子是不是暴虐之人,李清彥又該不該死,交給後人去評說吧!”
    眾臣再俯身。
    “還有事要奏嗎?”天子問道。
    “啟稟父皇,兒臣有事要奏。”周徹出列。
    見是周徹,天子麵色再度緩和一分:“奏來。”
    “廷尉府掌舉國律法,不可缺主。”
    “廷尉正監徐岩,盡忠善任,品性賢良,可擔此大任。”
    周徹話音即落,盧晃、魏仲文、皇甫龍庭等亦先後出列,讚同此議。
    而後,大宗正周崇也站了出來,道:“老臣亦認同此議。”
    大宗正除了皇室內部,其餘政事幾乎從不參與,此番竟公開表態徐岩進位廷尉卿——他在提名徐岩這未必有多少話語權,卻透露出他在另一處的偏向:內心極度認同周徹!
    否則,他絕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臣亦讚同。”說話的是前番支持過周徹的左將軍劉德。
    不少中立派眼神活絡,在周徹和周崇身邊徘徊。
    一個勢頭正盛的皇嗣——
    一個得到大宗正青睞的皇嗣——
    怎麽看,做個好人都不虧?
    於是乎,出列讚同的人愈來愈多。
    天子麵帶笑意,微微點頭,目光落到司徒身上。
    大夏官製,司徒領廷尉、太仆、大鴻臚三卿。
    司徒尚未語,司空王宸出列:“陛下,臣以為不妥。”
    一言出,殿內立靜。
    “哦?”天子似乎很驚訝:“司空為何不準徐岩進位?”
    王宸反對,眾人不驚訝;天子這個說法,卻使場中不少大臣嘀咕:怎麽聽著,有點挑禍的意思在裏頭?
    王宸正色道:“公卿之位,為百官之望,非大德大望大功者不可居。”
    “徐正監雖忠於職守,但終究不是出身名族、未從名師、無顯作流於世、無震世之功顯於朝……卻以而立之年、較淺資曆,進九卿之位,有些拔擢過度了。”
    三十多歲的九卿,不是沒有過,當年霍氏先祖,區區二十出頭年紀,便位同三公。
    可對方那是什麽功業?
    莫說二十歲,換個人來,讓你多活兩百歲也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的徐岩,最近業績也是蹭蹭往上漲,但要擔起震世兩字,確實還有距離。
    而名族、名師、資曆都是加分項,他恰好也沒有。
    王宸有意攔路,但理由找的很恰當。
    沒等周徹盧晃等人反駁,司徒楊複出列:“臣認為王公之議甚妥。”
    “徐岩是可造之材,但還需稍加曆練,來日若有大功傍身,再談不遲。”
    作為廷尉府的上司,他開口的份量可想而知。
    除非天子拿掉司徒換個人來幹,否則司徒力擋的話,徐岩是上不去的。
    天子笑了:“可廷尉府不能缺府尊啊!”
    司徒楊複道:“臣舉一人,可擔此人。”
    “誰?”
    “並州茂才、太原王氏、當朝司空子、潁川鴻儒陳宗弟子、賑災三十一郡、忠孝留名——王氏王諫!”
    孝廉由郡縣舉,茂才由州舉。
    天下攏共十三州,地方上一年能拿到茂才名額的就隻有十三人。
    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這一串頭銜,當場給徐岩聽自卑了。
    人家是一州之茂才,自己是什麽?
    鄉裏的優秀學子,因本地人才凋零,自己還算爭氣,才拿到機會進了太學。
    對方啟蒙老師是陳宗,陳宗是什麽人?
    上一代三公中,有兩人是他弟子!
    自己老師就是個私塾教書匠……
    至於家世和爹就更不要比了,再比下去地下的白骨都該掩麵了。
    司徒話音剛落,太尉出列:“臣認為,廷尉卿一職,王諫最適!”
    “王諫的條件確實好上許多。”天子笑了,看向王宸:“司空呢?你認為王諫可擔此任嗎?”
    “舉賢不避親。”王宸沒有退縮,躬身道:“犬子必全力以赴,不負陛下之望、國家之望!”
    天子亦歸於沉默。
    殿中安靜了下來。
    三皇子滿臉訝異,伸手扯了扯大皇子的衣裳。
    大皇子宛如木雕,始終不動,內心歎息。
    周明提著心,緊張地望著天子——
    “那好吧!”天子點頭,道:“既然三公認同,那就由王諫上任廷尉卿吧。”
    周明長鬆一口氣!
    徐岩神情一黯。
    “宣太史令。”
    太史令除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外,還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
    公卿登位是大事,得拿一個良辰天時才行。
    不一會兒,太史令上殿,正是昨天帶隊‘記死’李清彥的人。
    他和周徹對視一眼,眼中帶著溫和善意。
    接著,取龜甲、卦書,於殿中推算。
    “七日後是良辰,可。”他道。
    “似乎明日就是良辰。”司徒楊複道。
    讀書到他們這種地步,很少有不懂易經的,隻不過專業程度有差罷了。
    太史令道:“明日雖是良辰,卻和新官四柱犯衝。”
    王宸蹙眉,正待出聲反駁,天子出聲:“明日也太促!既然如此,就定在七日之後!”
    “王諫上任之前,廷尉府事,照舊由徐岩暫領。”
    一錘定音。
    眾人不敢再有異議,一齊躬身,口稱聖明。
    “沒有其他事,便都退了吧。”
    “老六,隨朕過來一趟。”
    天子擺袖走進偏殿,又招手吩咐張辯:“去安排些早膳來,要差一些。”
    “差一些?”張辯愣住了。
    難得招待皇子,還吃差的?
    “就是窮酸一些!越窮酸越好!”天子催促:“快些去!”
    “好!好!”
    喜歡請,卸甲!請大家收藏:()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