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字數:5186 加入書籤
“三曲往北,截住出口,不準放走一個人!”
河東騎營中郎將齊角大聲下令。
在晉陽城外,大批漢軍騎兵出動,沿城展開,清剿異族。
無論是出於報複,還是安定並州,周徹都必須盡快將這些垃圾打掃幹淨。
隻有如此,才能安心繼續用兵。
否則,自身腹地、身後一群異族亂躥,他們關鍵時刻給你來一刀怎麽辦?
於是乎,四處都是被漢騎驅趕、押解的異族。
“這也太多了。”
齊角看著前方茫茫一片,忍不住歎息。
河東騎營人最少,現在他手上隻捏著兩千騎,驅來的異民何止萬人?
莫說看管,就是把這幫人趕到晉陽城去,都是一個不小的差事。
按照此前周徹、賈道的計劃,對於更大規模的、可以用上的異民,可以先廢物利用一下——原地征為民夫,幫忙搬運糧食。
一騎奔來:“齊將軍!殿下有令!”
齊角抱拳:“何事?”
來人道:“所有異族俘虜,不問年紀,一律就地消滅!”
齊角一愣:“不是挑些人出來用?”
“不用了!”來人搖頭,隨後罵了一句:“嗎的,韓問渠糧倉幾乎全是空的!”
齊角恍然,隨後道:“我需要一些時間……”
對方沒有回答,而是遞過來一張紙條。
“這是什麽?”齊角問。
“殿下讓你做掉這些人的文書。”對方笑道。
齊角很意外:“這種事還留文書!?”
文書,有時候也會是上司的把柄。
留下文書,鍋都甩不掉。
來人笑道:“殿下說了,若此事算罪,他都不敢背,如何好叫將軍們去背?”
“若後人認為此事算功,那殿下也不能平白推了出去。”
“諸位將軍用兵,隻需依殿下之命行事,但凡是錯,自有他擔;若是算功,也不會虧待諸位。”
齊角神情一正,歎道:“如此為人,怎叫我等不心折呢?”
那人將馬靠近,問:“速殺這麽多人,將軍可有法子?”
“無非騎兵衝、掄刀砍。”
“太慢。”
那人搖頭,手指西北:“往此處走三五裏,便有一條小溪。溪水上流已被賈先生安排人截住,溪水現今隻沒到腰間。”
“將軍將這些牲口全數誆到溪水中央去。”
“上麵將閘口一拔,這些草原上生的雜種,哪有不死的道理?”
大冬天的,聽得齊角有點泛涼:“如何誆?”
“簡單,你就說他們身懷罪孽,用水洗了舊罪,便給他們活路,他們哪敢不應?”
齊角點頭:“賈先生安排的真周到。”
內心:這老狗比心真狠真黑,屠人都一套接一套的,得罪誰也不能得罪他……
要不然,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司馬震部兵馬極多,堵下的異民足有七八萬之數!
作為軍人,作為漢族的軍人,看到並州被異族屠的遍地屍體,說不動殺心是不可能的。
但要司馬震自己屠這麽多人,還是有點慫。
莫說他自己,便是手下的校尉們也有些忌憚。
大家圍在一塊討論:該挑多少活口?屠起來又按個什麽章程?
“用車輪法吧!”
有人歎息,推來一個車輪。
所謂車輪法,就是比車輪高的全殺,比車輪小的充奴。
看著立在那的車輪,司馬震頭痛:“此番來的這些異族,都是突然襲入,多是成人,有幾個沒有車輪高的?”
正議論間,周徹的親衛甲士到了。
他走到車輪前,一腳踹翻。
車輪倒地,高不過腳麵。
“就用車輪法。”
他彎腰,手在腳麵上比劃了一下:“比車輪高的全殺。”
司馬震、諸將:不是兄弟,誰家車輪像你這樣放的?
“殿下命令,將軍收好了。”
來人將文書交接,也告訴了他法子:“前有矮山一座,正值枯季,多有幹草死木,可將異民遷於山上,點起火來即可。”
“賈先生已安排了人送火油來,馬上便到。”
司馬震喉嚨一滾,點頭:“好……”
他手下的校尉摘了鐵盔,抓了抓頭發,一臉難以相信:“嗎的絕了!”
“一個敢批條子屠人,另一個直接掏出這樣毒計來,做起事來……真幹淨啊!”
“倒顯得我們膽怯了。”司馬震自嘲一聲,繼而眼神轉狠:“不要歇了,立即去辦,屠光這群孫子!”
“咱們漢人的地,也是他們能占的!?”
一西一東,相隔不遠;一水一火,成批的進行人口注銷。
韓問渠撤去定陽了——這則消息送到了周徹麵前。
原先在東邊的西原將領宇文汗魯,也帶著少數從騎一路狂奔,往西給韓問渠護駕去了。
這則消息不是周徹的人探出來的,而是韓問渠或說西原人直接公布的。
他們為何要公布?
要是不公布此訊,那韓問渠活著還有什麽意義?
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告訴並州的叛黨——領頭的還在,旗還沒倒,兄弟們別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夏口中的並州,從建國初的三郡,到如今的六郡,分別為東)右三郡:上黨、太原、雁門;還有西)左三郡:西河、定陽、朔方。
右郡上黨鄰河內,漢化程度最徹底;太原最大、人口最多、最為富裕;雁門在北邊,郡很小,主要就是起到一個關隘作用——第一時間被韓琦和呼延賀蘭占了。
左邊從北到南,朔方在大夏地圖上畫的很大,但這個郡基本上全是沙漠——而且胡人越多,沙漠擴張越是凶猛。
此郡一城未立,大夏在地圖開疆後,郡守和朔方營的漢軍就跑去沙漠邊上紮帳篷。
郡守怎麽治民?
當然是拎著榔頭去錘異族,捶多了那些異族就捂著頭大喊‘大夏萬歲’。
在這樣的地方,郡守就是披著文官皮的武人。
開拓民族生存地盤,從來不是靠嘴皮子能解決問題的。
朔方郡守這個職位,也就成了大夏陣亡率最高的封疆大吏。
因為朔方的吊樣子,所以定陽的漢民就注定多不起來——西側統治力最強的就是西河。
在韓問渠舉旗造反的第一時間,朔方守軍便失聯了,而後隻有千餘人殺出、與定陽營匯合後,在左中郎將褚飛的帶領下把守西河,將叛軍、異族堵在西河以北。
——情況如此。
韓問渠從晉陽撤走後,有兩條路線:往北去雁門、往西去定陽。
去雁門,等同於放棄並州內部,周徹可以迅速平定;但對韓問渠自己而言,是最安全的。
雁門有西原兵在,實在打不過了還能繼續往南走。
去定陽,代表著他不願退出並州,還要繼續舉著旗,讓並州接著亂下去,和周徹鬥到底!
可同理,定陽根基淺薄,在韓問渠正麵大軍潰敗後,那裏的散兵叛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韓問渠走進此處,無疑是拿自己在冒險。
“此未必是韓問渠的主意。”賈道說。
“不錯。”周徹點頭,將筆擱在輿圖上:“他連晉陽都不敢守,哪來的膽守這空空如也的定陽?定是西原人的手筆!”
賈道問:“殿下打算怎麽做?”
周徹沉吟片刻,再度提筆,在定陽畫了個圈:“宜將剩勇追窮寇!”
喜歡請,卸甲!請大家收藏:()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