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舉手之勞

字數:4950   加入書籤

A+A-


    暴雨衝刷著北京國貿三期的玻璃幕牆,水痕扭曲了城市的燈火。楊龍站在落地窗前,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西裝袖口的紐扣,那是豆豆今早親手替他縫緊的。身後會議桌上,台積電的技術文檔鋪了滿桌,3納米工藝的樣品芯片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徐總到了。"陳冰推門進來,高跟鞋踩在地毯上無聲無息。她身後跟著一位西裝筆挺的中年男人,正是台積電副總徐國晉。
    徐國晉的領帶夾是枚不起眼的芯片造型,袖扣卻鑲著台積電第一代處理器的矽晶片。他快步走向楊龍,臉上帶著罕見的熱情:"楊總,久仰大名。盧小姐已經跟我們詳細介紹了《星辰o》項目。"
    楊龍注意到徐國晉說"盧小姐"三個字時,語氣中帶著微妙的恭敬。他剛要回應,會議室的門又被推開,盧橋蹦蹦跳跳地走了進來。她今天穿了件印著"刻晴"圖案的t恤,下身是條破洞牛仔褲,與嚴肅的商務場合格格不入。
    "楊叔叔!"盧橋小跑過來,包上掛著的雷電將軍立牌晃得叮當響,"徐叔叔帶了3納米試產線的全部資料!"
    徐國晉立即從助理手中接過鈦合金公文箱。指紋解鎖的瞬間,冷霧從箱內溢出,露出三枚躺在液氮槽中的晶圓。"這是最新的3納米gaa工藝樣品,"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片,"理論算力是14納米芯片的二十倍,功耗降低60。"
    豆豆戴上放大鏡仔細觀察,突然輕"咦"了一聲:"這個晶體管排列...你們改進了量子隧穿效應的屏蔽層?"
    徐國晉的瞳孔微縮,顯然沒料到有人能一眼看破核心工藝:"楊夫人好眼力。我們用了雙層石墨烯隔離..."
    "每月一萬片的產能。"楊龍打斷道,"價格方麵..."
    "價格不是問題。"徐國晉出人意料地說,"盧先生已經交代過,全力支持《星辰o》項目。"他從公文包取出一份合同,"這是無條件合作協議,台積電願意以成本價供應3納米芯片。"
    會議室瞬間安靜。楊龍接過合同,快速瀏覽條款。合同出人意料的簡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甚至連常規的保密條款都比行業標準寬鬆。
    "這..."楊龍抬頭看向盧橋。
    盧橋正歪著頭看豆苗調試全息投影,察覺到目光後俏皮地眨了眨眼:"我爸說,好的技術就該用在改變世界上。"
    徐國晉適時補充:"首批樣品下周就能空運過來。我們還會派三位頂尖工程師常駐天元科技,協助優化量子算法。"
    豆豆突然問道:"為什麽選擇我們?"
    徐國晉看向盧橋,得到默許後回答:"因為你們在做的事,正是盧先生一直期待的——用技術創造一個有靈魂的世界。"
    簽約儀式簡單得不像一個價值數十億的合作。徐國晉臨走前,將一個u盤交給楊龍:"這裏有台積電未來五年的技術路線圖,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實驗室裏,三台不同規格的神經接駁設備整齊排列。
    最左側是"星辰艙"——流線型的銀色艙體宛如太空艙,艙門采用磁懸浮設計,開啟時無聲無息。豆苗正在調試參數:"這是我們的旗艦產品,五感反饋達到98,觸覺精度0.01毫米,味覺和嗅覺模擬覆蓋了人類能感知的全部範圍。"
    楊龍走進艙內,艙門自動關閉。瞬間,他仿佛置身於真實的翡翠城廣場,陽光的溫度、空氣中的花香、腳下石板的觸感,與現實毫無二致。他伸手觸碰虛擬的花朵,甚至能感受到花瓣上的露珠滑過指尖的冰涼。
    "太真實了..."楊龍輕聲感歎。
    中間的設備是"星辰環"——一個造型簡約的頭環,表麵覆蓋著柔性顯示屏。陸子浮介紹道:"這是高端消費級產品,五感反饋達到72。視覺和聽覺接近完美,觸覺反饋限於主要接觸點,味覺和嗅覺模擬12種基礎類型。"
    豆豆戴上頭環,立刻置身於沈園的雨景中。她能清晰感受到雨滴落在皮膚上的涼意,聞到泥土和草木的清香,但相比星辰艙,細節略顯模糊。
    最右側是"星辰鏡"——一副智能眼鏡加無線耳機的組合。蔡浩宇拿起設備:"入門級產品,五感反饋隻有15。視覺和聽覺達到高清標準,其他感官僅提供基礎提示。"
    陳冰試戴後評價:"雖然感官反饋有限,但勝在輕便,連續使用八小時也不會疲勞。"
    "定價策略呢?"楊龍問道。
    豆苗調出全息投影:"星辰艙定價228萬,主要麵向高端商業用戶;星辰環2.8萬,定位中產和專業玩家;星辰鏡隻要1999,目標是大眾市場。"
    盧橋突然插話:"我爸說,可以幫你們解決量產問題。"她晃了晃手機,"他剛回消息,願意投資一條專屬生產線。"
    實驗室再次安靜下來。楊龍望向窗外,雨後的北京夜空格外清澈。
    而此刻,盧橋正戴著測試版頭環,在全息投影前手舞足蹈:“天啊!這個盛唐長安的細節!連坊市裏賣胡餅的西域商人都會說波斯語!”她的眼睛裏映著數據流的光,像個偶然間闖入未來世界的孩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會議結束後,實驗室的自動門緩緩關閉,將外界的喧囂隔絕在外。楊龍站在全息投影前,凝視著星辰艙的3d模型緩緩旋轉,銀白色的艙體在藍光中泛著未來感的光澤。
    "爸,媽,"豆苗突然開口,手指無意識地卷著發梢,"你們是不是很好奇盧家為什麽這麽幫我們?"
    豆豆放下手中的數據板,和楊龍交換了一個眼神。實驗室裏的其他人——蔡浩宇、陸子浮、陳冰等人都不自覺地放慢了手中的工作,豎起耳朵。
    "陳叔叔沒跟你們說嗎?"豆苗眨了眨眼,"盧叔叔和陳叔叔是當年在邊疆服役時的戰友,一個班的。"
    陳冰點點頭,接過話茬:"我爸聽說你們在做神經接駁技術後,連夜給所有老戰友都打了電話。他們那批人現在..."她頓了頓,"基本上都在關鍵崗位上了。"
    蔡浩宇的眼鏡片反射著藍光,難得露出驚訝的表情:"所以那天軍方的人來得那麽快..."
    "不隻是軍方,"豆苗壓低聲音,"盧叔叔把你們的項目書直接送到了最高科技委員會的桌上。據說會上有位老人家看完後隻說了一句話:"這才是我們該有的技術方向"。"
    實驗室裏一片寂靜,隻有散熱器的嗡鳴聲。陸子浮推了推眼鏡,手指在虛擬鍵盤上懸停了足足三秒。
    楊龍望向窗外,北京的夜色中燈火璀璨。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無意間推開的不隻是一扇技術之門,更是一個隱藏在表象之下的世界。
    "盧家..."豆豆輕聲問道,"到底是什麽樣的存在?"
    陳冰和豆苗對視一眼。最後還是陳冰開口:"這麽說吧,台積電隻是盧家產業中比較顯眼的一個。他們在半導體原材料、量子計算、甚至太空探索領域都有布局,但從不張揚。"
    "像盧家這樣的家族,在國外也有幾個。"豆苗補充道,"羅斯柴爾德那種明麵上的不算,真正的大鱷都是藏在深水下的。"
    蔡浩宇突然笑出聲:"所以我們這是被"隱世大佬"看上了?"
    "準確地說,是被一整個"隱世圈子"看上了。"陳冰糾正道,"我爸那批老戰友現在遍布軍政商三界,他們認定《星辰o》是國家戰略級項目。"
    實驗室的氣氛突然變得微妙起來。陸子浮調試設備的動作明顯輕快了許多;蔡浩宇摸著下巴,眼神飄向遠處的量子計算機;幾個年輕工程師交頭接耳,臉上寫滿難以置信。
    "等等,"豆豆突然想到什麽,"盧橋那孩子..."
    "她是盧家這一代唯一的繼承人,"豆苗笑道,"所以徐副總對她那麽恭敬。不過她從小叛逆,就喜歡泡在二次元裏,家裏也由著她。"
    楊龍回想起盧橋包上掛著的動漫角色,恍然大悟。那個看似普通的女孩,背後竟站著這樣一個龐然大物。
    "所以現在,"陳冰拍了拍手,"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幹了?"
    全息屏幕突然亮起,顯示出一份新的郵件。發件人欄隻有一個簡單的""。內容簡短有力:"生產線已就位,隨時可以開工。"
    實驗室裏爆發出一陣歡呼。年輕工程師們擊掌相慶,有人甚至吹起了口哨。蔡浩宇罕見地露出笑容,開始快速敲擊鍵盤調整參數;陸子浮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閃閃發亮;豆苗和陳冰頭碰頭地討論著用戶界麵優化方案。
    豆豆走到楊龍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兩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星辰艙上,那個銀白色的橢圓艙體靜靜矗立,像一顆等待孵化的未來之卵。
    "我們是不是..."豆豆低聲說,"不小心站在了時代的浪尖上?"
    楊龍緊了緊握著她的手,沒有回答。但在他腦海中,已經浮現出無數個可能性——那些即將被改變的遊戲規則,那些即將被重塑的行業格局,以及,那個即將誕生的新世界。
    窗外,一顆流星劃過北京的夜空,轉瞬即逝的光芒照亮了實驗室裏每一張充滿希望的臉。在這光芒中,星辰艙的指示燈輕輕閃爍,仿佛在回應著來自未來的召喚。
    喜歡遊戲時空的第二次告白請大家收藏:()遊戲時空的第二次告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