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磁龍吐珠上)

字數:3909   加入書籤

A+A-


    蓬萊磁宮的青銅門在液壓裝置的悶響中閉合,李琰手中的鬆明火把被穿堂風撩得忽明忽暗。潮濕的空氣裏飄著鐵鏽味,他靴底碾過青磚時,聽見石縫間傳來磁針摩擦的細微蜂鳴——這是宇文愷設計的地磁預警係統在運轉。身旁的上官婉兒正用袖口擦拭額角冷汗,她腰間牛皮袋裏裝著從驪山磁宮拓印的《秦律》殘片,此刻正隨著青銅門的閉合發出規律震動。
    "哢嗒"一聲異響從正前方傳來。高九尺的秦始皇磁俑眼瞳突然轉動,鎏金眼眶裏嵌著的東海磁晶折射出冷光,將李琰二人的影子釘在磚牆上。更詭異的是,磁俑手中捧著的青銅書簡竟在冒火星,巴掌大的磁版《呂氏春秋》"當啷"落地,磚麵上立刻燒出"法不阿貴"四個篆字,邊緣還帶著未燃盡的朱砂粉——那是當年徐福東渡時,專門從亶洲開采的導磁礦物。
    "放肆!"磁俑喉間傳來齒輪轉動般的聲響,胸腔內磁石共鳴震得空氣嗡嗡作響,"朕以磁髓鑄九州龍脈,爾等鼠輩安敢擅闖?"話音未落,甬道兩側的燈台突然全部點亮,八百具秦俑同時舉起青銅戈,戈頭鑲嵌的靛藍磁晶與十二金人肚臍處的能源核心一模一樣,在火把光裏泛著水銀般的流光。
    上官婉兒猛地拽住李琰手腕,從內襯暗袋裏掏出半枚虎符。這東西在驪山陵墓的磁暴中被烤得發燙,邊緣還留著她用銀簪撬取時的劃痕:"陛下,這是在陪葬坑第三層找到的!"李琰心領神會,扯下腰間刻著"開元通寶"的鎏金虎符——那是三年前在洛陽明堂遺址發現的,此刻兩塊殘符相觸的瞬間,空氣裏突然泛起細密的磁粉霧。
    全息投影在青霧中展開的刹那,李琰差點鬆手丟掉火把。那是始皇帝東巡琅琊台的場景,四十歲的嬴政正用手指摩挲著三丈高的磁碑,碑體表麵流動的光斑竟在自動拚合《史記》未載的文字:"徐福,此去東瀛,須以磁髓養三千童男女經絡,待九星連珠之日......"話未說完,投影突然扭曲,眼前的磁俑竟抬腿跨出基座,青銅戈帶著破空聲直刺李琰咽喉!
    他本能地後仰倒地,火把滾出三尺遠。戈尖擦著喉結劃過,在磚麵犁出半寸深的溝,火星濺在袖口上燒出焦洞。上官婉兒趁機甩出腰間磁鏈,鏈頭的司南佩精準勾住磁俑腳踝——那是用阿史那雲送來的漠北磁晶鍛造的,此刻正發出蜂鳴將磁俑定在原地。但李琰看得清楚,磁俑背後的牆麵上,八百具秦俑的眼眶正在依次亮起,像極了那年在洛陽看到的地磁感應陣列。
    突厥牙帳的氈房在磁焰中劈啪燃燒,阿史那雲的坐騎"追風"踏碎燃燒的木架,馬腹上的磁鱗甲被火星濺得滋滋作響。她低頭避開橫飛的木梁,老薩滿的頭骨滾到馬前,空洞的眼窩裏嵌著的磁石還在投射《推背圖》殘頁,"熒惑守心,磁獸食月"八個小字在瞳孔裏明滅不定。
    突然,地平線像被刀切開般隆起紅色沙牆。阿史那雲猛地勒緊韁繩,追風前蹄騰空長嘶——那不是普通沙暴,漫天黃沙裏裹著數以萬計的磁晶碎片,在陽光折射下顯形為《山海經》裏記載的磁魘獸。這東西足有兩丈高,甲殼由菱形磁晶拚接而成,每片甲胄邊緣都刻著楔形突厥文,正是《突厥秘史》裏記載的聖祖圖騰。
    "放箭!"她扯下背上的磁骨弓,狼騎們射出的磁髓箭卻在獸甲上撞出串串火花。阿史那雲眼睜睜看著箭頭被磁晶彈開,在半空劃出詭異的弧線——那些突厥文竟在自動重組,分明是在破解箭矢的磁頻共振密碼。磁魘獸張開巨口,噴出的不是火焰而是裹著磁砂的高溫氣浪,三十步外的狼騎瞬間被掀翻,鎧甲與兵器在磁暴中融化成詭異的金屬流體。
    她的手心沁出冷汗,摸到腰間的鎏金匕首——那是李琰在長安臨別時送的,刀鞘上刻著《陰山盟約》的回鶻文,此刻正在掌心發燙。突然想起盟約夾層裏的《考工記》殘頁,上麵用朱砂畫著"以磁製磁,同頻相消"的圖示。阿史那雲猛地抽出匕首,在馬背上旋身甩出,刃口劃過空氣時竟帶出藍色光痕——那是磁晶與鋼鐵摩擦產生的電離現象。
    匕首精準刺入磁魘獸眼窩,那裏正是無數磁晶甲胄的接縫處。怪物發出類似金屬扭曲的尖嘯,甲殼表麵的楔形文字突然全部崩裂。阿史那雲捂住口鼻後退,看著獸體內湧出的不是鮮血,而是成捆的竹簡——泛黃的竹片上用朱砂寫著《禹貢》青州篇,字跡在磁砂中自動懸浮。沙暴退去的刹那,露出地表下沸騰的磁髓火山口,暗紅的液體正像活物般蠕動,表麵倒映著逐漸排列成直線的九顆赤星。
    驪山磁宮的暗室裏,上官婉兒的指尖撫過武則天的磁髓麵罩。青銅框架上還留著女皇慣用的龍腦香,麵罩內側的凹槽裏嵌著十二顆小指節大的磁晶,正是當年太平公主從十二金人身上偷取的核心部件。她咬咬牙將麵罩扣在臉上,太陽穴立刻傳來細微的電流刺痛,視野中突然浮現出神龍元年的場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水晶燈在風中搖曳,病榻上的武則天正在咳血,繡著日月紋的錦被上沾滿磁髓藥液的痕跡。太平公主手持青銅注射器,針管裏的靛藍色液體正是從磁俑心髒提取的能源:"母皇,這是最後一支磁髓劑,能續三月陽壽。"武則天的手指摳進床頭的磁雕蟠龍,指甲縫裏還留著朱砂筆的痕跡:"夠了...夠朕寫完《臣軌》最後一章..."突然,她渾濁的眼睛轉向暗角,婉兒分明看見女皇瞳孔裏映出自己的倒影,就像磁晶鏡片在反光。
    "轟!"身後的磁床突然爆炸,薛崇簡的磁傀從牆內破出。這東西渾身覆蓋著武則天時期的鱗甲,關節處的磁軸還在滴著潤滑油——顯然是用最新的磁控機關術改造的。婉兒本能地翻滾躲避,後背撞上擺滿磁藥瓶的木架,上百個琉璃瓶摔在地上,發出類似編鍾的脆響。
    劇痛中,她摸到個硌手的鎏金盒子。打開的瞬間,《武瞾遺詔》的黃絹在磁力作用下自動展開,用磁粉寫的字跡在暗室裏發出微光:"朕以磁髓封存真身於洛水玄宮,待開元二十八年...八年"二字被磁液腐蝕得模糊,婉兒突然想起欽天監的密報——明天就是開元二十八年五月十五,九星連珠的日子!
    磁傀的鐵拳已經砸到麵門前,她急中生智將遺詔按在麵罩上,磁晶與黃絹的磁粉產生共振。刺眼的藍光閃過,薛崇簡的傀儡突然定住,胸腔處的磁核心正在冒出青煙——那是當年上官婉兒跟著袁天罡學的磁脈逆衝術,此刻正順著傀儡的關節軸反噬能源核心。
    蓬萊磁宮的穹頂在齒輪轉動聲中緩緩透明,李琰仰頭看著漸次亮起的九顆赤星。這些星星比尋常星辰大了三倍,每顆都拖著孔雀藍的尾焰,正是《乙巳占》裏記載的"熒惑分形"異象。更詭異的是,星位排列與宇文愷在《東都圖記》裏畫的"磁龍吞日"陣型完全吻合,東南方向的天樞星正對準海麵,尾焰倒影在波浪上,像極了磁龍甩動的長尾。
    "快把星位刻到磁板上!"他扯住欽天監監正的衣袖,對方正用浸過磁液的狼毫在《開元占經》上疾書,筆尖突然自燃——那是地磁過載的征兆。監正的手在發抖:"陛下,宇文大人當年在洛陽城基埋下的渾天儀陣,現在...現在正在響應天象!"
    海麵的沸騰比預計來得更快。十二尊金人從海底升起,每尊都拖著數百米長的磁鏈,在海浪中自動排列成渾天儀陣型。李琰認得這些金人,三年前在黃河底發現時,它們的磁核心已經枯竭,此刻卻通體散發著靛藍光暈,手中的磁戟正指向海底某處。
    海水突然裂開巨縫,露出藏在千米深處的磁髓巨輪。那是個放大百倍的宇文愷渾天儀,青銅框架上的《周髀算經》刻度正在自動旋轉,每個星位凹槽裏都嵌著燃燒的磁晶,與天空中的九星形成呼應。最中央的天軸上,刻著宇文愷的小字:"九星歸位之日,磁龍吐珠之時。"
    "報——!倭國艦隊掛著磁帆衝過來了!"了望塔的士兵幾乎是喊著摔進磁宮,他鎧甲上的磁針正瘋狂旋轉,指向東南方。李琰從石欄望過去,百艘倭船的船帆上都畫著《孫子兵法》的陣型圖,帆布夾層裏顯然縫著磁晶條,正借著九星的磁力高速逼近。
    他突然想起李靖兵法裏的記載,嘴角勾起冷笑:"傳令下去,取三百壇河東醋漿,沿著渾天儀的離位刻度澆灌!當年衛公破竇建德的水攻法,在磁戰中照樣管用——酸性溶液能擾亂磁帆的共振頻率!"看著身邊的宦官們扛著陶罐跑向甲板,李琰摸了摸腰間發燙的虎符,突然聽見身後傳來磁俑倒地的巨響——方才被定住的秦始皇磁俑,此刻正用手指在磚麵劃出新的刻痕:"磁龍吐珠之日,便是九州龍脈重鑄之時......"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